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相关的故事情节(建安文学第三部分)(1)

曹丕在文学上成就很好。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首先我们来看他的诗作。曹操诗作以四言为主,而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

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其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其一

曹丕相关的故事情节(建安文学第三部分)(2)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开头三句写了深秋景色,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准备。这里的意象有秋风、草木、群燕,动作有萧瑟、摇落、辞归,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这种景色和即将出场的女主人公的内心的情感是一致的。这三句写景其实也是抒情的一种方式,借写秋景以抒发离别之愁的方法,是有中国诗歌的传统。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女主人公登台表白:你离家已经这样久了,我想你想得柔肠寸断。我也可以知道你每天都在思念故乡,可是有什么原因使你这样长久地留在外面而不回来呢?一个已婚女人孤独寂寞地守着空房,良人外出久不归家,思念之心,疑惑之意,郁闷之情描写的淋漓致尽,又恰到好处。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这三句描写了女主人公自述在家中的生活情景:她独守空房,整天以思夫为事,思念的泪掉落在衣服上,把衣服都打湿了。这一方面表现了她生活上的孤苦无依和精神上的寂寞无聊;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女主人公在这凄凉的秋夜,取过瑶琴想弹一节极短促,音极细微的清商曲,来抒发自己的衷情,但是口中吟出的都是短调,总也唱不成一曲长歌。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是根据“歌声有长短”来区分的,大概是长歌多表现慷慨激昂的情怀,短歌多表现低回哀伤的思绪。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皎洁的月光照在她空荡荡的床上,她抬头仰望天空,见银河已经西转,才知道夜已经很深了。“夜未央”,夜正深沉,女主人公何时才能捱过这凄凉的漫漫长夜啊。她忽然看见了银河两边的那几颗星上:牛郎织女,你们到底为什么罪过才叫人家把你们分隔在银河两岸呢?牛郎织女很早以来就被中国人民传说成一对不能团聚的夫妻。女主人公对牵牛织女所说的这两句话,既是对天上的星星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表现的是一种愤怒的抗议。

曹丕当时是魏王的儿子,作为一个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能关心这样一种涉及千家万户的悲情故事,而在诗中给以了如此深刻的同情,这是非常可贵的。在艺术上他把抒情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她矜持自重,感情热烈而又含蓄,急婆而又端庄。作品把写景抒情、写人叙事,以及女主人公的自言自语,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凄婉哀怨的风格。

其二

曹丕相关的故事情节(建安文学第三部分)(3)

前四句“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在其一的基础人继续表达思念之情。离别的时候很仓促,相见何其困难,遥远的山川阻隔了我们,非常想念却不能说出,只能把思念寄托给天上的云彩,但是没有应答。所寄出去音书犹如飘渺的浮云,一去不见踪影。用曹丕自己在《短歌行》里的话来说,就是“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后四句“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由于伤心流泪面容都毁坏了,孤独不能自忍放歌一曲,谁知歌声带来的是更悲哀的心情,摧毁了我的心肝。思妇浅音低唱是聊自宽解的第一措施。思苦歌伤,犹如前篇所言“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琴音凄苦不堪,清唱也格外凄冷。二者都是“乐往哀来”,忧上加忧。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最后几句写女主人不得安眠,起床出门,仰头望见天上的星星月亮在云间徘徊。早晨听到鸽子的可怜的鸣叫声。自己的内心仍然在怀念远方的亲人,始终不能慰存。

曹丕是言情高手,善于表达哀婉悱恻的感情,而且用妇女口吻,形成宛转动人、多姿多彩的“女性美”风格。

曹丕相关的故事情节(建安文学第三部分)(4)

《燕歌行》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成熟的七言诗,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曹丕还有《典论》文集,是一部有关政治、文化的论著,全书大概在宋代亡佚,今仅存《自叙》、《论文》两篇较为完整。《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篇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它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重要的问题。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看起来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这篇文论对于当时的建安七子的整体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且进一步明确了文学的地位,认为文学乃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于当时的文学创作的价值进行了积极的肯定。

曹丕相关的故事情节(建安文学第三部分)(5)

曹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在于他下令编纂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开官方组织编纂类书的先河。曹丕称帝之后,命令桓范、刘劭等人搜集当时的文字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编纂,名曰《皇览》。成文约四十部,总数达八百余万字。

曹丕相关的故事情节(建安文学第三部分)(6)

在汉魏时期曹丕的文学贡献极大,后谥号“文帝”名副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