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处说藏露?

在起笔上,可分為藏鋒、露鋒;在行笔上,可分為中鋒、侧鋒;在收笔上,可分為敛鋒、放鋒。

二、根本:支点拴住毛笔

当书写支点确定之后,书写动作挥洒的空间范围,就取决于力臂的长度。

1、当以手腕为支点时,书写动作挥洒的空间范围,就取决于手指长度(枕腕书写)。

2、当以肘为支点时,书写动作挥洒的空间范围,就取决于前臂长度。(枕肘书写)

3、当以肩为支点时,书写动作挥洒的空间范围,就取决于整个手臂长度(悬肘书写)。

藏锋真打(对藏锋逆锋太认真你就输了)(1)

在日常持笔书写时,支点(腕、肘、肩)是随机应变的,书写动作挥洒的空间范围也是变化的,但最大的活动范围则是以肩为支点,以整个手臂长度为力臂的,不会超出此空间范围(毛笔笔杆的长度忽略不计)。

三、伸收动作是本源

支点拴住了毛笔,在这个有限制的运动空间范围内,起笔书写点画,必须有一个伸出去、收回来的动作,没这个来回的动作,是不能书写点画的。这样,就产生了“意欲右而笔先左(横)、意欲下而笔先上(竖)、意欲左下而笔先右上(撇)、意欲右下而笔先左上(捺)”。

笔锋自空中落纸,看入纸点是落在笔画之内还是之外。入纸点在笔画之内,就是藏锋,入纸点在点画之外,就是露锋。

1、请看王羲之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藏锋真打(对藏锋逆锋太认真你就输了)(2)

藏锋真打(对藏锋逆锋太认真你就输了)(3)

2、请看王宠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藏锋真打(对藏锋逆锋太认真你就输了)(4)

3、请看孙过庭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藏锋真打(对藏锋逆锋太认真你就输了)(5)

4、看清代,如伊秉绶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藏锋真打(对藏锋逆锋太认真你就输了)(6)

5、请看颜真卿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藏锋真打(对藏锋逆锋太认真你就输了)(7)

6、再看当代,请看孙晓云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藏锋真打(对藏锋逆锋太认真你就输了)(8)

所以,懂得了书写动作,说藏锋、露锋才有确切的意思!知道了伸出去、收回来的书写动作,只说“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就可以了,或者只说入纸点位就可以了。懂得了动作之源,为什么还要说藏锋、露锋呢?

藏露、露锋,是自然形成的,是顺手而为的,不是刻意描画的。所以,书法本无“藏”,忽悠的人多了就有了“逆”。

溯本求源,一切就在起点,那就是你的动作。所以,书法不需要对藏、露、逆锋太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