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虽然是大团圆结局,却并不让人生出喜悦,反而有种透心凉的感觉。

白流苏因家暴离婚,回娘家住了七八年,哥哥嫂子把她的财产用尽后,将她当成了累赘,在她前夫去世时逼她回去。

兄弟如此,母亲也帮不了她。白流苏认清自己的处境,决定赌一把,在相亲会上抢走妹妹宝络的相亲对象范柳原,与娘家众亲戚撕破脸皮。

张爱玲的四段友情(张爱玲的倾城之恋)(1)

范柳原是精明、自私的富家子,看中成熟美丽的白流苏,却只愿意跟她玩玩成年人的游戏,并不想娶她。两趟香港之行,白流苏与他百般周旋,终于玩不过这个情场老手,沦为范柳原的情妇。

白流苏的命运原本已成定局,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危难关头,白流苏和范柳原真情流露,相依相伴度过了最危险的日子。随后两人正式结为夫妇,虽只有一点真情,却足够他们过好往后多年的婚姻生活。

张爱玲的四段友情(张爱玲的倾城之恋)(2)

这篇小说,如果没有最后一段,基本上是个冰冷到底的故事。有了最后一段,能让人看到两个人之间的一点点真心,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好歹也对得起标题中的“恋”字了。

不喜欢这个故事,主要原因是不喜欢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

白流苏也好,范柳原也好,都跟可爱无缘。

白流苏美丽、身世可怜,但她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利用自身资源谋取一张长期饭票的女人。她对范柳原的心思,细细密密,谈不上好感,也谈不上恶感,只是将他作为一张质量不错的饭票来做打算,将嫁给他、成为范太太作为一份有望获取的职业来对待,期望自己的表现能击中范柳原的软肋和心弦,求职成功。

范柳原冷眼看待别人替他做的相亲局,挑中白流苏,也不过是逢场作戏时挑出的一粒棋子,促狭地捉弄别人而已。

张爱玲的四段友情(张爱玲的倾城之恋)(3)

白流苏是结过婚的女人,他对她,起初只有占便宜的心。因为流苏的这个身份,他可以得到她而不必对她负责。

他仗着自己的钱和手段,最终达成了目的。他对白流苏有多少真心?实在很难说。

总体来说,还是时机的缘故。

倘若这个时候他遇到的人不是白流苏,而是别的什么女人,倾城之际,他想到的也会是那个人吧?

不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整篇小说中,调情也好,动情也罢,都给人一种特别累的感觉。

男的在动脑子说不负责的漂亮情话,女的在猜男人的心思和每句话的意思。聊个天都那么费劲儿,不累才怪!

张爱玲的四段友情(张爱玲的倾城之恋)(4)

如此费劲的调情,最后能让他俩成为情人,除了用棋逢对手来形容,也没有别的可说了。

不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哪怕在小说结尾,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也没多少爱。

白流苏和范柳原结了婚,范柳原就再也没有跟她说过俏皮话,因为他把这些话说给其他女人听了。白流苏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很满意,因为她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可确保后半生的衣食无忧和令人艳羡的社会地位。

也就是说,所谓幸福的婚姻,连华丽袍子下的虱子,都是幸福的标记。

不少夫妇在结婚前并不爱对方,但在结婚后会建立他们的爱情。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婚后却不需要建立爱情。因为,在香港沦陷期间,他们流露出的那一瞬的真情,已足够他们安安稳稳地过上许多年。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爱情终究是奢侈品。一点点的真情和爱,已够得上倾城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