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叫眉户吗?可能很多90后,00后都不爱听戏,但对于许多土生土长的临汾人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小时候过年期间,除了社火表演以外,看的最多的也就是眉户戏了,夹带着丝丝乡土气息的曲调,亲切生动,朗朗上口。

晋南眉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咱临汾的传统戏剧,但并非是临汾所特有的,而是由黄河两岸及山西南部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来的,有不少朋友好奇它的来源,为什么要叫眉户?有人说它的本名应该叫“迷胡”,因为悦耳动听的曲调而所以被称为“迷人的戏”,俗称为“迷胡”,但具体来源于何地,至今都没有文献可以考究。又有说晋南眉户是由清代吸收了蒲州梆子的音乐而形成。

临汾眉户戏风云(作为临汾人的你听过吗)(1)

早在嘉庆年间,眉户最初是一种原始的地摊说唱艺术,民间称作“自乐班”。到了清代道光年间,晋南眉户开始出现以家族为单位的业余班社“家戏班”,而到了光绪初年,眉户变成了职业班社,表演内容也从简单情节变成了较复杂的故事情节,伴奏乐器也有所增加。然而抗日战争时期,眉户班社纷纷解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而此时,晋南眉户也形成了南北两大流派。南路以临猗一带为中心,北路以临汾一带为中心,形成了临汾地区眉户剧团。

晋南眉户的唱腔属于曲牌体,以民歌、小调及一些明清俗曲为主体。唱腔牌子据传有七十二大调和三十六小调,共一百零八调。唱腔结构主要有二句式结构、四句式结构、长短句的乐句中加入过门、以及通过插入扩充、加垛、变换节拍节奏等手法产生的诸种变体结构四种。伴奏乐器以三弦、板胡子、二胡为主,台词上也很接近老百姓的生活语言,易记易唱,内容大多都是表现家庭生活故事,通俗易懂,但又十分有趣,所以很受观众喜欢。

现如今,听眉户,唱眉户已成为农村老百姓婚丧嫁娶和庆典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包括晋南眉户在内,临汾共有8大剧种,你知道都有哪些吗?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

临汾眉户戏风云(作为临汾人的你听过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