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1)

图 粟裕

1927年,粟裕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来到了井冈山,开始了他一生的征战,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9年,中国正式成立,粟裕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要职,并得到了大将军的头衔,备受尊重。

1984年,粟裕逝世,他在临终前说出了自己的唯一心愿,但是组织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选择拒绝,得知原因大家都懂了。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2)

图 粟裕病逝

粟裕英雄梦的开始

1907年,粟裕出生在湖南怀化的一个小村庄里,由于家境比较优越,他从小几乎没受过什么苦,不论是吃的还是穿的,都比别的小朋友好得多,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会一直享受这样安逸生活。

阿陀是当时粟裕家中的一名长工,别看他只是普通工人,但是懂得还不少呢,在粟裕的整个人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3)

图 青年时的粟裕

粟裕由于年纪尚小,对很多东西都充满了好奇,而阿陀就是他的解答者,两人不仅仅常常在一起玩耍,而且还会互相交流,那个时候的粟裕觉得阿陀简直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也特别乐意与他呆在一起。

粟裕每每听到阿陀讲述一些英雄的相关事情之后,总会默默地陷入沉思,那种勇敢与谋略深深地感染着他,并且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那样的大人物,能像阿陀故事里所说的那样征战沙场,为国家、为人民做事。

其实阿陀除了能够讲述很多名人事件之外,他还有一定的武术基础,粟裕因此常常绕在他身边,希望能够学到一些新技能,但是阿陀考虑到战场的危险,随时都可能丧命,并没有直接答应。

但粟裕是一个一不做二不休的人,天天在阿陀耳边磨他,阿陀看着小男孩坚定的眼神,不忍心一直拒绝,终于点了头。

在这之后,粟裕在阿陀的要求下天天长跑,并且速度越来越快,甚至还有不少小朋友称他为“飞毛腿”,尽管说他每天都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内心却十分欢喜,总觉得每一次的努力,都意味着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经过几年的训练,他不仅仅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且还为之后上战场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阿陀还为粟裕制作了一件专属武器,但是由于重量原因,他刚开始连拿起来挥动都是个问题,但是轻易说不行那是不可能的,随着之后的勤加练习,慢慢变得非常自如,甚至还学到不少招式,力气也越来越大。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4)

图 青年时的粟裕

在阿陀长时间的训练之下,粟裕的进步是非常快的,而且他本身就在这方面极具天赋,是个可以上阵杀敌的好苗子。

其实粟裕的父亲一直以来也是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甚至还特地为他请了老师,教他一些书本知识,但是粟裕却对这些非常不感兴趣,根本学不进去,一心只想练武,父亲看孩子这样很是焦急。

之后当地修建了一所新学堂,开设了不少课程,其中还有粟裕最爱的体育,他十分喜欢,并且常常跑去听,父亲知道了之后更是恨铁不成钢,但是同时又无可奈何,终究还是让粟裕进了这个学堂。

虽然说粟裕的想法以及英雄梦父亲难以理解,但是也会尊重他的一切决定,长大后的粟裕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向踏上了战场。

粟裕实现英雄梦

1927年,粟裕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参加了南昌起义,不仅仅他本人因此积累了一定经验,而且还让不少人都看到了他的军事才能,在这之后,他离自己的英雄梦越来越近,为我国做出了杰出贡献。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5)

图 粟裕

1928年,粟裕来到了井冈山,在这里他凭借着多次实战,经验越发丰富,而且还认识了不少同志向的小伙伴们,随着自己的实力越来越突出,他所担任的职务也就越来越多,带领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还在继续,为了解决眼下的这一大问题,领导们经过一致商讨,决定进行长征,但是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不能全部转移,必须留下一支队伍来借此吸引敌人注意力,并掩护他们踏上长征。

其中留下的人中就有粟裕,他通过全方位的思考以及判断,提出了很多实际的点,但是由于当时的粟裕还没有决定的权力,最终没有采纳他的提议。

在乐少华的错误领导之下,不仅仅没有扭转当下危险的局势,更重要的是还因此牺牲了不少同胞,粟裕为了尽可能的减少伤亡,带着他们连夜赶到浙江。

这次的失败让粟裕一直耿耿于怀,同样也感到十分难过,他在心里默默决定,日后再相见之时,一定为离开的同志们报仇雪恨。

在这之后,粟裕的实力可谓是越来越强,他不断钻研战术,分析经验,在抗日战争中,带领军队一路向前,歼灭了不少敌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除此之外,粟裕在解放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他转战全国多地,解放了不少城市,不过要说到最关键的一战,那肯定就是豫东战役了。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6)

图 粟裕

在解放战争前期,虽然说也打了一些胜仗,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过于被动,陷入了一个只守不攻的死循环,在这样一个紧急的状况下,领导人们让粟裕带领军队扭转局面,果然他不负众望。

在来到江南之后,粟裕决定与敌人正面刚,改变以往的做法,打他们一个猝不及防,但是他的这一建议却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因为那个时候的战备可谓是十分差,硬碰硬几乎没有获胜的余地,甚至还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

但是粟裕并没有因此采纳他们的想法,还是坚定自己所做出的的判断,并且独自前去请示领导的意见,在经过了短时间的共同商量之后,他们成功被粟裕说动,他内心早已经有了一套详细的计划,尽可能的保证万无一失,先杀一杀敌人的戾气。

在豫东战役刚刚开始的时候,粟裕就给他们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陷阱,果不其然,敌方成功掉进圈套,带领军队杀敌共九万多人,他们不仅仅人员损伤十分惨重,而且还因此乱了阵脚,军心不稳,而我们却与之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开始的胜利简直就是大大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从而更加相信粟裕大将军的领导能力,团结一心,在这之后我们改变了以往的策略,决定换守为攻,获得进一步的胜利。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7)

图 粟裕领军

紧接着乘胜追击,展开了辽沈、平津等多场战役,打的敌人节节败退,领导人们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十分开心,就连毛主席都不断称赞粟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多次获胜他功不可没。

除此之外,粟裕还打败了在长征途上使我们失去很多同胞的王耀武,他当时暗下决心一定报仇,多年之后终于实现了这一愿望,粟裕悄悄松了一口气。

在战场上这么多年来,粟裕从未打过退堂鼓,每一次都冲在前线,他知道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并且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前行,最终实现了儿时的英雄梦。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8)

图 粟裕

粟裕背后的女人

虽然说粟裕在战场上十分威武,带领军队杀敌无数,是一个人人敬佩的大将军,但是在感情方面却是一个真正的小白,长期处于单身状态,一直到三十多岁还没有媳妇儿。

粟裕自从开始自己的英雄梦,整日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心里想的都是怎么上阵杀敌,怎么减少伤害,降低损失,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婚姻大事,这也就导致很多战友常常调侃粟裕不懂感情,这么多年来也没人陪伴在身边。

但是粟裕听了之后也只是一笑而过,他知道自己当下的任务就是为国效劳,哪有时间谈情说爱,不过他不急可是急坏了一帮兄弟们,甚至开始为他物色适合的女孩。

在梁国斌的介绍下,粟裕认识了楚青,这个女孩十分机灵,胆儿大,敢说敢做,而且其他方面也非常出挑,再加上还是共产党员,与粟裕在合适不过了,再三考虑之后,他终于点头要见见楚青。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9)

图 粟裕妻子楚青

刚开始并没有把纸捅破,只是简单地聊了几句,并且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印象,粟裕发现先楚青不仅仅平时非常努力,一有时间就学习,而且就连脑子也是转的特别快,不论抛出什么问题,她都回答的游刃有余,

看着眼前这个自然大方的女孩,粟裕对她有了兴趣。

在经过这一番短暂的交流后,粟裕常常在闲暇时间里想起楚青的一举一动,嘴角默默上扬。但是却因为自己的性格一直没有什么表示,旁人看在眼里都十分焦急,便让他写一封信,然后替他交到楚青手上,粟裕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就答应了下来。

但楚青却对他没有什么意思,甚至还撕掉了这封信,没想到她年纪不大,性子还挺刚强,粟裕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内心十分难过,但是他也理解小姑娘的这一做法,毕竟人人都有选择的权力,感情更是不能强求。

不过二人的缘分还是非常深的,由于工作上的调动,楚青来到了粟裕的部下,那时候她的内心十分紧张,就怕粟裕因为之前的事情刁难她,但是粟裕不仅仅没有这么做,反而还处处对她照顾有加。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10)

图 左粟裕 右楚青

1940年,粟裕在战场上连获胜利,名声大噪,楚青发自内心对他十分敬佩,尤其是在别人说了他的勇敢与谋略之后,粟裕慢慢的走进了她的心里。

有一天粟裕终于鼓起勇气约楚青出来谈谈,刚开始只是简单地寒暄,感觉气氛活跃了之后,他还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希望能和这个女孩有个未来,楚青在听了之后,十分感动,并且已经有所动摇。

粟裕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孩子一直迟迟没有出声,便替她解围,自己这样说只是想让她知道心里一直有她,不管多久,都会等到她愿意为止。

楚青很是开心,看着粟裕说要是我现在就同意呢,这样的回答无疑是让他一惊,紧接着是不可掩饰的高兴,这么长时间,他的女孩终于愿意和他在一起了,粟裕紧紧的抱着楚青,不愿放开。

1941年,他们二人结为夫妻,在这之后的感情更是牢固,他做的一切决定楚青都会选择支持,一直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11)

图 左楚青 右粟裕

粟裕因病去世

新中国成立之后,粟裕依旧从事着军事方面的相关工作,不仅仅身担要职,而且还代表出席了不少会议。

但是由于之前在战场上过于拼命,常年休息不好,直接导致他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1950年,粟裕被查出高血压,同样还有一系列其他症状,前往青岛治疗。

尽管说粟裕卧病在床,但是也丝毫不歇着,一直关注着我国的军事近况,甚至还提出了很多至关重要的建议。

1958年,粟裕离开了军事前线,那个时候的他内心十分不踏实,天天在家唉声叹气,楚青看在眼里,非常心疼,她知道丈夫对现在的一些策略有一定的质疑,既然如此,就建议他写一本自己的经验之书,供后世参考。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12)

图 粟裕

但是粟裕却迟迟没有动摇,还是陷入自己的情绪中,就连身体也是大不如前了。

周恩来也是十分担心粟裕的出镜,并且亲自找他聊天,他希望粟裕能够在他身边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但是粟裕想都没想就一口回绝了。

他从小的愿望就是长大后成为一个英雄般的人物,上战杀敌,而且这几十年来,他一直都冲在前线,带领军队击败敌人,这次让他做一些文绉绉的工作,他自然是不乐意的,同样他也不会。

周恩来无奈之下只能劝他多学学就会了,但是粟裕意志坚定,经过了一番谈论之后,他还是迟迟没有松口。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13)

图 周恩来

1970年,粟裕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楚青看在眼里十分着急,并请示辞掉当下的工作,回到丈夫身边任职。

1975年,粟裕心脏病再次发作,随之又牵连出一系列病症,多次进行手术,他知道自己所剩的时日不多了,经过再三考虑之后,他决定采纳楚青的建议,把自己的多年来的作战经验写下来,希望日后能派上用场。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14)

图 粟裕

1976年,粟裕正式开始记录,他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他负责回忆之前的事情,妻子负责书写,粟裕和楚青分工合作,还原度还是非常高的。

但是随着粟裕病情的不断加重,之后的进度可谓是十分缓慢,虽然说他的头脑有时候是十分清醒的,但是他的表达能力却早已跟不上了,不过还好有楚青这样一个了解他的人陪伴在身边,能从他的只言片语中读懂其中的意思,保证顺利完整这一回忆录。

1981年,粟裕的病情突然加重,和鬼门关擦肩而过,经过长时间的抢救,才稳定下来,楚青看着丈夫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很是难受,但是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丈夫完成那一回忆录。

在粟裕身体有一定好转之后,他们又继续着之前的任务,但是却不能够像那样完整的表达了,只能从一些关键词中获取信息,同样这也意味着进度就降下来了。

但是这样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多久,粟裕脑溢血再次突发,让周围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无尽的担心中,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手术之后,他的情况才稍有稳定,楚青看着十分心疼,她希望能够快速完成丈夫的那本回忆录。

但是在在病痛折磨下的粟裕,不仅仅说话成了一大问题,而且就连他的意识也逐渐迷糊,几乎不能配合楚青,只能慢慢地询问,等待回答,她知道粟裕这样万分痛苦,有时真的不忍心看他这样。

历史转折中的伟人粟裕(开国大将粟裕征战一生)(15)

图 左粟裕 右楚青

随着病情的反复,粟裕知道自己时日已经不多,心里萌生了一个心愿,他想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看看,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看看那个英雄梦开始的地方,但是却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

医生认为粟裕目前的情况已经很差了,需要静养,根本经不起折腾,他不甘心,再次请示了领导们,但是得到的还是同样的回答。

粟裕自从独自出来追梦开始,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临终前他想起了之前的种种,想起了父亲让他学不感兴趣的文化课,想起了和小伙伴们的玩闹,还想起了阿陀,那个给他讲故事,教他本事的阿陀,他真的想家了。

1984年,粟裕病逝,他的那一心愿还是未能实现,他一生征战沙场,杀敌无数,是值得我们一直尊敬的大将军、大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