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堆里藏乾坤(故纸堆里有乾坤)(1)

故纸堆里藏乾坤(故纸堆里有乾坤)(2)

我乐意往故纸堆里钻,喜欢与古人隔空神交,年轻的时候并未如此痴迷,醉心其中还是近两年的事,这或许与年龄有关。正像年轻时闯江湖,只知道傻傻地往前冲,不太顾及来时的路,到了一定年岁之后,自会有落叶归根的情愫。人之于文化也是这样,过了冲动的年龄,心迹归于平稳,再掉回头看古代的东西,想探究一下文化的根源,不至于活得稀里糊涂,姑且算作精神 “归隐”吧。

古人说:“圣贤之书,圣贤之言也。圣贤之言,圣贤之意也。”书有古今之分,智慧没有今古之别,欲知世间事,须读古人书。古人的世界神秘幽远,那是我们的根和魂,隐于浩淼的故纸堆里,虽历经劫波无数,却始终于我们如影随形,只是不易觉察而已。就说离我们比较久远的《论语》吧,现今常用的成语和名句,《论语》中就不下一百个,在我们说话的时候,那些闪亮的嘉言警句,不时珍珠般地跳将出来,为今人的言谈大增其色。讲到换位思考时,我们可以说“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到团结协作时,我们可以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到方法的重要性时,我们可以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有一些成语如任重道远、登堂入室、不耻下问等等,都是出自《论语》。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论语》,我们的语言将何其乏味。曾经有学者说,没读过《论语》是一个人,读了《论语》像换了一个人,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现在社会流行“鸡汤文”,不少文章是古人思想的现代版,很多是在炒祖宗的“冷饭”,随便翻翻古代典籍,都不难发现我们的浅薄。比如读了《孟子》,我们会知道“吾养吾浩然之气”;读了《庄子》,我们会知道“乘物游心”;读了《孝经》,我们会知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这是先贤的人生智慧,是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若以信仰待之,我们会领悟更高级的人生,能够获得心灵的安慰。

读古书的感觉是美妙的,如左宗棠所说:“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我用了近三年的业余时间,通读了一遍《春秋左传》,能初心不改读到最后,是我没有料到的,动力即来自“如得良友、如逢故人”的感觉。比如陈氏代齐的故事、西狩获麟的故事、奚仲造车的故事等等,小的时候依稀听到过。年少时生活的环境,即是《左传》中滕国、薛国故地,跟着左丘明回溯两千多年前,那份亲切感油然而生。我现在越来越觉得,看古籍不要选简注本、翻译本,集注本、详注本会更好些。前者让人看似明白,实则仍然让人如坠云雾;后者能带来更多想要的东西,会有引人入胜之效。比如徐元诰的《国语集解·周语下》,在对“共工”作注时,不是简单注明“共工”身世了事,而是对多家说法、几种传说一一介绍,让人越读越深入,越读越有兴致。在中华传统宝库中,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二十四史、唐诗宋词等等,都是取之不尽之源泉。“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在精深博大的古文化面前,我们甘做一名小学生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读圣贤书,解圣贤意,自然要学圣贤读书之法。我作为粗陋愚钝之人,一直在摸索读古门径,遗憾的是至今未得要领。有人通读《左传》仅用时三个月,一年看书数十上百本,真是自感惭愧,主要是我天资不足、方法不当。钱穆先生最为推崇朱熹读书法,他说:“朱子教人读书法,其实人人尽能,真是平易,而其陈义之深美,却可使人终身研玩不尽,即做人道理亦然,最美好处,亦总在最平易处。”我理解朱子读书法的核心要义在于“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关于读书的态度,朱子曰:“前辈以至敏之才而做至钝工夫,今人以至钝之才而欲为至敏工夫。”记得有文章介绍毓鋆大师的教学方法,每当学生问及问题,他就变着腔调诵读一篇,如果还没弄明白,他提高嗓门再来一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应是这个道理。后来知道有一种方法叫“素读”,在旧时私塾教育中被普遍使用,即是幼童学习古诗文,不问是否明白,只管熟读能诵。这种做法看似愚钝呆板,实则传统治学之法门,至今在日、韩仍受推崇。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朱自清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童稚时打下的底子,是一辈子的文化基因,书到用时即能汩汩而出,若没有点童子功,如我一般的学习会大打折扣。说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做任何事情,尤其是读书学习,哪里有什么所谓捷径,成功的背后无非是工夫,正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性懒渐知安分乐,才疏常觉读书难”。平日工作实在繁忙,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再加上人至中年,记忆力大不如前,相对古人望尘莫及。那么,时间不足是不是疏于读书的理由呐?范仲淹说:“耕读莫懒,起家之本。”时间对人是平等的,正如牙膏一样,挤一挤总会有的,解决时间问题,关键要丢掉一个“懒”字。那么,精力不济是不是原谅自己的借口呐?张之洞说:“读书勿诿记性不好。每见今人不好读书者,辄以此为借口,此欺人也。日记一叶,月记一卷,十年之内,可记百余卷矣。非不能,实不为耳。”看来记性不好的借口也被堵死了。解决这两大难题,我有一个笨人读书法,比如尽量坚持每天诵读一段古文,哪怕十五分钟也是好的;无论工作生活再忙,每周至少挤出两三个小时看看经典,如此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也是一笔不小的时间财富。“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于我来说,最有效的辅助办法是多看多思多写,只要坚持看就会有想法,有了想法赶紧写出来,写的过程当中,带着问题深下去、拓开来,此一方法看似笨拙,却对克服记忆力减退有特效。这有点像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苏轼《答王庠书》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为了根治偷懒的念想,我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坚持每月推送一篇,给自己众目监督的压力。读、想、写形成连环,让压力变动力,以此治愚防懒。

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其实买书更是抵不住的诱惑,无论读书还是买书,都是读书人真诚之爱。好读之人必是爱书之人,真心喜欢书的人,他是不会止步于借的,而要想尽办法占有,所以孔乙己才会有“偷书”与“窃书”之辨。“穷书生”看似穷酸,但买书是不吝啬的,相反却近乎贪婪,不论今人古人,这点如出一辙。元朝仇远说:“白饭充肠聊当肉,好书到手不论钱”。清朝藏书家吴骞刻有一方印:“寒无衣,饥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失。”相对于书来说,衣食钱财都是小事。爱书之人买书的冲动,是不可理喻的,恰如女人买衣服,还如网游“发烧友”,亦如沉浸爱河的青年男女。“书虫”们也有小气的一面,那是买其他东西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花销折算成买书,好像消耗了买书的财力,显得有些怅然若失。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在买书上花点小钱是值得的。张之洞在《輶轩语》说:“买书勿吝。田谷之利,不及什一;商贾之利,止于三倍;典籍之利,淑身兴宗,化愚为贤,子孙永葆,酌之不竭。一卷之书,有益天下,此其为利不可胜言,节衣缩食,犹当为之。”

读书是可以托付一辈子的事情,这是我的切身感受。一件事盯住就是几十年,常人看来是比较痛苦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而爱书者背后却有着强大的精神支撑,那就是兴趣与热爱。袁行霈先生说,读文学作品如果是一件苦事,不能使你感到是一种“玩儿”(鉴赏),或只为应付考试,或只为寻找材料,都不能说真正懂得文学。既能通晓理解又能赏玩,二者互相促进,才是高度文学修养的表现。近来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诗词大会冠军的事火了,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却背诗抄诗,骑车送货的时候,也在心里默念诗词,积年累月的艰辛,成就了雷海为的今天。没有兴趣何言热爱,没有热爱何以坚守。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青灯孤影是寂寞的,但思接千载、意通古今的体验,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获得。读书趁年华,钻进故纸堆,远离名利场,向古人求智慧,观内心寻宁静,不失为一场美好的人生。

文末以清人的一幅对联自勉: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文/李宗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