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类,80%以上的信息都通过视觉获得,所以视觉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系统。视觉健康也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起我们视觉的外周感受器官是眼睛。眼睛,同我们的身体发育一样,有一个逐渐成熟和老化的过程。所以,在人生不同阶段,需要关注的眼健康问题是有侧重的,一旦错过最佳时机,预防和干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眼轴增加0.28毫米视力增长多少度(8个视力年龄关键期)(1)

那么,不同年龄段,我们应该更关注哪些眼健康问题呢?要进行什么活动和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做到早防早治?

新生儿期(0~1岁)

重点关注: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

新生儿期是视力发育的敏感时期,尤其要当心先天性眼疾。

这么防治:

1.出生一个月后,做次眼底检查,确定玻璃体和视网膜没有先天性毛病。

2.有眼病家族史的孩子、低体重儿、早产儿,更要重视眼睛检查。

3.上睑遮盖瞳孔1/2以上、晶体状浑浊,都是异常信号。

2~3岁

重点关注:远视、散光、屈光参差、斜视、弱视

两三岁到六岁,远视、散光、屈光参差、斜视、弱视的毛病,都不太容易被发现。等到6岁以后有症状,再干预效果就差了。

这么防治:

1. 2~3岁时做一次验光,可以准确筛查出是否存在这些隐疾。如果有,及时通过光学等矫正手段进行干预。

2.重视孩子户外活动。每天坚持2~3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很好预防近视。

3.坚持每半年或一年做视力、验光检查和眼轴检查等。

学龄前

重点关注:眼睛屈光过度发育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检查发现没有远视,看东西也挺清楚的。你是不是觉得他的眼睛很健康?错了。

他的眼睛其实已过度发育!一般来说,3岁及以下的孩子有300度左右远视,五六岁的孩子有200度左右远视,10岁的孩子可能还有100度左右远视。

这么防治:

1.坚持定期检查视力和验光。

2.从源头改掉坏习惯,尽量不要让孩子过多读书、写字、绘画、玩电子设备。

12岁前

重点关注:假性近视、视力矫正

有的孩子视力原本不错,可假期过完,视力突然下降,父母急忙带孩子去配眼镜。这种做法,真有些草率。很有可能,这些孩子只是假性近视。

这么防治:

1.想要判断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正确的方法,是去眼科或专业视保机构进行验光。

2.如果孩子已确定是真性近视,而且是必须配眼镜,那建议12岁前第一次配近视眼镜,请去专业眼科进行散瞳验光。散瞳验光,再配合规范的主觉验光,综合出来的度数,往往比只用电脑或常规插片验光测出的近视度数低。也就是验光更准确,配戴更舒适。

3.矫正视力是好时候。如果孩子正处于假性近视阶段或是真性近视的初期阶段,那么进行视力训练可得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初高中生

重点关注:高度近视控制

学业压力大,可眼睛不能太“拼”。

近视控制得不好,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话,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网膜裂孔或脱离、黄斑变性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并发症,都可能找上门。

这么防治:

1.一定得有下面这个意识:还没近视的,很幸运,重视预防;已经近视的,弦绷紧,控制度数。

2.保持良好用眼习惯

上大学后

重点关注近视控制与发展

这么防治:

1、相对于紧张的三年高中生活,大学可以说相对会轻松许多,但这个阶段往往放众的电脑、手机游戏、熬夜等对眼睛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克制自己。

2、慎重考虑激光手术,激光近视手术风险大,可怕的后遗症会可能带来一辈子的痛苦。

注意:

小孩子的远视很宝贵,3岁开始定期做眼科检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婴幼儿天生就存在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发育,远视会逐渐减少,到7岁时候,仍会存在75度左右的远视。

其实,这种远视,医生称为生理性远视,非常珍贵。这个储备用完了,接下来眼轴继续长,就会慢慢朝近视发展。

所以,现在最新的理念,提倡给小朋友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而不是简单测个视力。

如果单纯看视力,就会觉得孩子视力很正常,但是如果看屈光,3岁时,人家有100度远视,你家孩子只有50度。“这就是一个预警:你家孩子近视风险高,因为他的眼轴增长比其他孩子快,储备用得太快了,赶紧干预。”比如有意识地增加孩子户外活动时间。

如果有其他视力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