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 西凉都亭侯 威名扬绝域万里定远侯(1)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

公元90年前后,超级操盘手班超经营西域已经16年了。在这16年中,东汉在西域的势力由0到1到100,对西域50国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匈奴,成为西域的实际领导者。

一、大月氏的挑战

但是,还有些西域大国不服,比如大月氏,也就是贵霜帝国。

说起大月氏,他们和匈奴曾经有过血海深仇,当年的大月氏王脑袋被匈奴人做成酒杯。可如今的大月氏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在贵霜翕侯丘就和其子迦腻色伽一世的带领下,建立起了西起伊朗,东至恒河,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的广袤疆域,鼎盛时期人口达到1000余万,是当时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的强国之一。

更重要的是,汉朝在对敌车师、康居、龟兹等国的时候,大月氏也曾出工出力,是汉帝国的友好邻邦。按说这样的国家,它确实有资格与汉帝国联姻。

阴霾 西凉都亭侯 威名扬绝域万里定远侯(2)

但,当大月氏王派人屁颠颠的来找班超“报喜”的时候,却被班超一口拒绝:也不看看自己什么咖位,“和亲”这种要求,是你能提的吗?

“和亲”这种事,曾被某些历史学者美化,认为这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宝贵的和平,很划算。诚然,“和亲”在汉朝历史上不新鲜,但那基本都是汉朝相对弱势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对“虽远必诛”的汉朝来说,和亲始终是一种耻辱的印记,它意味着汉朝男人们无能,庇护不了自己的女人!但此时如日中天的大汉王朝,哪里需要和亲换和平啊?

不要说只有中国人有这种想法,西方著名的特洛伊之战不也是因为美丽的海伦吗?

班超的打脸行为,当然激怒了大月氏王:你看不起我,就别怪我打你!

班超的回答则更硬气:打就打,革命战士谁怕谁?

阴霾 西凉都亭侯 威名扬绝域万里定远侯(3)

公元90年夏,大月氏派遣副王谢率领大军7万,威压而来。考验班超的时刻到了。

在西域这个地方,7万大军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即便把疏勒、于阗、鄯善、莎车的军队全部凑起来,也就两万来人。

这种形势下,西域诸国慌了,可班超却不急:人多是人多,可这是鸟不拉屎的西域啊,除了少数几个绿洲,茫茫大漠是一颗粮食都不产,大月氏千里奔袭,粮食就是他们的软肋!咱们就给他玩个坚壁清野,然后打防守反击!

事实正如所料,面对班超的坚壁清野战略,千里远征的月氏军很快就进入了青黄不接饿肚子的环节。在中国战争史上,有多少军队都是被饿趴下的?这种熟悉的感觉、熟悉的味道在西域重演了。

饿得不行的大月氏人只好向外求援,找谁呢?茫茫大漠,他们能找的帮手还真不多——龟兹。可这一手,早就在班超的计算之中:他早已在去往龟兹的路途设好了伏兵,大月氏使团走半路就被团灭了。

当班超把大月氏使团的脑袋扔到面前,副王谢哭了,除了跪下唱征服,再也没得选择。

二、降服诸强

大月氏国的失败挑战很有意义:第二年,曾经的死硬派龟兹、姑墨、温宿等国也都选择了投降了。

这得说一句,龟兹、姑墨、温宿之所以投降,最主要原因是他们背后的老大——北匈奴已经被窦宪揍得找不着北了。后台老大都没了,当小弟的自然也没得选。

当然,经营西域和击败匈奴其实是东汉对外政策的一体两面:也正是因为班超在西域的良好操盘,窦宪才能把北匈奴打得狼奔豕突,无处为家。

阴霾 西凉都亭侯 威名扬绝域万里定远侯(4)

既然投降了,那就得听话,班超决定收拾一下刺头龟兹:废掉了不听话的龟兹王尤里多,改立“留学归来”的白霸为新王。白霸曾经长期在洛阳生活,对东汉的富庶繁华有深刻的认知,是个可靠的“亲汉”份子。至于尤里多嘛,你也得到东汉感悟和改造一番。

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至此,偌大的西域,只剩下最后三个死硬分子:焉耆、危须、尉犁。他们三个为啥这么死硬呢?倒不是他们势力强劲,也不是对北匈奴大哥多么忠心,而是因为他们曾经杀害过西域都护陈睦,自认为已经结怨于大汉,所以不敢投降。

公元94年,班超终于要动手了!他统合了龟兹、鄯善等八个属国的部队共七万人,再次出击。不过,即便手握大军,班超也不想硬来,仍然是先礼后兵,“萝卜” “大棒”,派出使者通告三国国王:“只要投降,就有肉吃!”

焉耆、危须、尉犁这几个小国,一辈子也凑不够对抗七万大军的势力,他们腿软了。

于是,焉耆先是派出了北鞬支来试探班超的态度。这个北鞬支的身份很有意思,他是匈奴派来的侍子,匈奴强悍的时候,他在焉耆骄横跋扈,比焉耆王还管事,对汉强硬的策略也基本出自他的手笔。可匈奴覆灭之后,他就成了焉耆王试探班超的棋子。

阴霾 西凉都亭侯 威名扬绝域万里定远侯(5)

对于北鞬支的到来,汉军一方曾想直接杀了泄愤,可班超没有冲动:北鞬支现在不过是个小喽啰,杀他有啥用?如果焉耆王警觉起来,据险而守,我们要拿下也不容易。焉耆王既然这么暧昧,咱们就跟他玩呗!

基于这些考虑,班超不但没杀北鞬支,反而赠了大票礼物,礼送回国。焉耆王一看北鞬支安然回归,便也亲自来见班超。

焉耆王的表现,看起来诚意很足。可是转回头,他就下了一手昏招:下令拆掉了国境山口的围桥。

这摆明了的两面派手法,令班超很生气,后果也很严重:班超绕路兵临城下。

这下,焉耆王又蒙了,怎么办?他想过进山打游击,从此“落草为寇”,做个逍遥大王。可班超随即一个举动,就打消了他的念头。

怎么回事呢?焉耆有个左侯元孟,曾在洛阳作为参观学习,对大汉非常友好,便把焉耆王准备进山打游击的消息派人告诉了班超,结果班超转手就把元孟使者的脑袋砍下送给了焉耆王。这举动,似乎在说:焉耆王,我对你很放心。

这下,对于班超的表态,焉耆王、尉犁王以及北鞬支等人对班超真信了。但紧接着,班超就给他们摆了一桌鸿门宴:

盛大的招降晚宴开始了,可是班超却突然变了脸色:危须王怎么没来?说完,班超命令武士把赴宴的一班人全抓了起来。

当夜,在陈睦牺牲的西域都护故城,焉耆王、尉犁王、北鞬支等,当年曾参与杀害西域都护的凶手,全部被斩首示众。或许,这便是班超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对于焉耆王等人的遭遇,有人认为班超似乎做得过火,但是反过来想想,这个焉耆王曾经杀死过西域都护,这是双方无法解开的疙瘩,此外,焉耆王做事反复无常,始终在选择利益最大化,班超对他实在放心不下。

读史至此,也令人不免感慨:焉耆王啊,焉耆王,你要么死硬到底,要么麻溜投降,可这哥们干事总是犹豫不决,最终他的下场只能沦为笑柄。

之后,班超另立元孟为新的焉耆国王。从此以后,西域五十国,彻底成为东汉的属国。

四、万里封侯

公元95年,平定西域的班超,受封定远侯,经营西域20年,班超终于万里封侯。

讲来讲去,好像班超在西域瞎折腾,对东汉王朝本土人民的贡献似乎不大。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广袤的西域大地,民风彪悍,物产丰饶,一度是匈奴人予取予求的后花园,有这样的后方,匈奴无论补血还是复活,都很快。所以,早在200年前的张骞时代,西汉帝国就已经认识到了西域的重要性:欲灭匈奴,先定西域。

但这一策略,从西汉到东汉,只有班超执行得最彻底。

阴霾 西凉都亭侯 威名扬绝域万里定远侯(6)

也正是因为班超的操盘,公元90年前后,西域已经基本不可能成为匈奴的臂助。也正是在这一年,东汉发动了对北匈奴的最后一战:窦宪出师北伐,创造了“出塞三千里,刻石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的功绩,彻底荡灭了为害二百多年的匈奴帝国,从此以后,匈奴再也不能成为影响一方的北方霸主。所以,在窦宪荡灭匈奴的这枚超级军功章里,有小一半要算给班超。

当然,班超也有缺点,比如在计杀焉耆王、尉犁王、北鞬支等人时,就曾纵兵劫掠,残杀当地军民5000余人,这种明显的过杀行为,在带来威慑的同时,也留下了残忍嗜杀的负面印象。

总体来说,没有班超的西域战略30年,东汉王朝就不得不花费巨资应付匈奴的袭扰,中原地区也就很难繁荣强盛。对于中原王朝来说,班超“绝域轻骑催战云”的功绩,怎么夸赞都不为过。

但可惜,后来的继任者都无法像班超一样在西域纵横捭阖,最终也为汉王朝留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参考资料:《后汉书》《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