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北方人印象中的秋天是“柿子味儿”的,陕西人尤其是。10月23日迎来了今年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霜降前后正是柿子成熟时,很多地方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临潼火晶柿子在陕西有1300多年的栽培史,霜降过后吃柿子,更是陕西人的最爱。可是每到吃柿子的季节,关于柿子的争议就此起彼伏。吃柿子伤胃?会诱发结石?我们到底该怎么样安心吃柿子?10月24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韩霜。

秋天如何吃柿子(如果秋天有味道)(1)

品尝柿子最好等到成熟时

“基本每年都会有因吃柿子过多出现肠胃不适的患者前来就诊。”韩霜解释说,对于柿子伤胃的说法主要和柿子里的一种成分有关,它就是鞣酸,一种多酚类物质。鞣酸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鞣酸蛋白。这是一种分子大、不溶于水,也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沉淀物,会影响排便。当胃里胃酸较多时,鞣酸蛋白还会和食物中的果胶、纤维素等,把柿皮、柿核粘合在一起,在胃内迅速形成像石块一样的硬物,也就是常说的“胃柿石”。

胃柿石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是在大量吃柿子后半小时就会出现的上腹部沉坠感,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病程超过六个月的为慢性型,慢性型一般是之前吃的小柿石没有排出体内,后来持续形成,慢慢积攒变大导致的。柿石较大的病人,在上腹部可摸到肿块。如果胃柿石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刺激之下就会产生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严重者可造成胃溃疡、胃出血、肠梗阻、穿孔、感染等。因此,一旦进食柿子后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吃柿子了。韩霜说,不同柿子中的鞣酸含量不同,一般在0.4%~4%之间,柿子没有成熟时鞣酸含量较高,熟透后鞣酸就很少了。因此,只要我们等柿子彻底熟透再吃,一般就是安全的。那如何判断柿子鞣酸含量多不多?如何判断柿子是否熟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尝一下,如果柿子很涩,说明鞣酸含量高,不要吃。另外,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柿子基本鞣酸都很低,商品化的柿子很多都会经过脱涩处理。经过脱涩处理的柿子鞣酸含量就很低,不用太担心会导致结石,可以放心买、安心吃。

秋天如何吃柿子(如果秋天有味道)(2)

“四个绝不”需要了解

韩霜提醒,其他还有“四个绝不”需要在吃柿子前进行了解。

■绝不空腹吃:空腹情况下柿子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石”。如果胃石无法自然排出,就很容易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最好的食用时间是饭后半小时,这时候柿子中的鞣酸也不会与其他饮食中的高蛋白相遇,减少形成胃石的可能。

■绝不吃柿子皮:柿子中的鞣酸大多数集中在皮上,即使在脱涩处理时,也不能把皮中的鞣酸全部脱尽,所以在吃柿子时最好剥皮后再吃。

■绝不吃多:即便鞣酸含量低的柿子,吃多了也会增加摄入。鞣酸不仅容易引起胃石形成,还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结合,形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从而阻止了身体吸收一些矿物质。另外柿子含糖量较高,易形成饱腹感,从而影响食欲。一般认为,在非空腹的情况下,差不多吃一到两个就可以了。

■绝不吃生柿子:很多人为了储存方便,喜欢购买生柿子。生柿子鞣酸含量高,很容易形成胃石,所以不建议直接食用生柿子,一定要等熟透了再吃。

另外,柿子含糖,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柿子含有单宁物质,容易与铁质结合,从而妨碍人体对铁质的吸收,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老人及小孩、有胃肠道疾病及手术史的人,因胃肠道功能差,较正常人更容易形成胃石,也一定要少吃。

秋天如何吃柿子(如果秋天有味道)(3)

秋去冬来,当树叶变黄飘落,火红的柿子是田间地头最为耀眼的色彩。柿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价值很高,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吃柿子,“柿柿如意”!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

编辑:少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