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融媒体记者向蓉 通讯员 全靓 尹尚秋 夏克伟)入河排污口是水体进入河流的最后一关,也是至关重要的关卡,恩施市通过清江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四步走”工作体系,扎实推进清江入河排污口治理工作,确保实现水环境长治久清。

这几天,恩施市绿源城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人员,正按照交办清单,在红庙老街附近的盛芳花园疑似入河排污口开展溯源分析。

恩施治理效果(恩施市再加新举措)(1)

据介绍,前期,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和人工现场排查,将这里纳入疑似混合污废水排污口,为进一步查清污水来源,恩施市组织排查、监测、执法等人员进行了大排查,开展了水质、水量监测。

“如果我们确定是雨洪排口,会向上级环保部门进行报备、销号,如果发现存在污水混排,能够做到分流的,在分流后接入污水管网进行处理,不能做到分流的,就会进行相应的措施。”恩施市绿源城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科科长覃仁标正忙着检查污水来源。

恩施治理效果(恩施市再加新举措)(2)

经过全面排查和监测,目前已对全市421个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分类,完成了194个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和数据上报工作。对于需要整改的入河排污口,恩施市也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

“如果堵塞了,就要将它清掏干净。堵死了的话水就会冒起来,流到走廊上排入河里,影响周边的环境卫生。”每天,负责清江东岸管网和排污口管护的清掏员曾成,都要巡查好几遍。

恩施治理效果(恩施市再加新举措)(3)

位于清江两岸的旗峰坝片区和红庙片区,因为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这几个小区的配套污水管网尚未形成,附近的几个入河排污口雨污合流。今年初,恩施市加大投入对这两个片区进行了整改。

“当时向上级申请立项,实施了方家坝——旗峰坝河流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起点从大龙潭虎岔口下游一直到六角亭街道大观园,这条沿线的主管网我们已经全部建设完了,我们将所有污水全部接入到了污水管中输送到下游大沙坝污水厂进行处理。” 恩施市绿源城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科科长覃仁标告诉记者。

同饮清江水,共保母亲河。近年来,恩施市全覆盖开展排查,同步开展入河排污口水质、水量监测和入河排污溯源分析,并按“一口一策”工作原则,分类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实施入河排污口整治销号制度。截至目前已完成47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其余的正在整改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