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乡村教育者手记”,为乡村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助力乡村教育先行区建设。

以下是沂源县南麻街道西台幼儿园教师张秀英的教育手记:

乡村教育践行者(乡村教育者手记)(1)

在我们生活中,总有一种人平凡而普通,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可她的付出总是默默无闻,她的背影总是让人感动。

2018年9月,西台幼儿园规划为独立幼儿园, 面临着原教学楼的改造,楼体的粉刷、墙面的装饰、活动场地的铺设、花坛的维修等大量工作。园长带领老师们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创建活动中,刘霞老师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协助园长把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推向了高潮。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她带领老师们一次次研讨主题,从幼儿园大环境到教室的小环境,大主题到小主题,精细到每个细节。在那段日子里,她每天就像一个勤杂工,又像上了弦的陀螺,穿梭在两座教学楼的十七个教室,大到给老师们扛梯子,小到给老师们送一个螺丝钉,她的微信运动步数每天突破两万步,几乎时刻占领着我们的运动步数排行榜。

由于那段时间幼儿园工作量大,任务又紧,难免有老师在工作中会有小情绪,她在安慰老师的同时,还要解决每个班级提出来的种种要求和困难。那时老师发现在她手里总是拿着一个黄的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老师们所需要的材料和班里的情况。当老师们调侃她像是来收取电费的电工时,她也总是回应爽朗的笑声说:“再好的脑子不如烂笔头啊”。当老师们下班回家休息的时候,她还要和园长带领着园务会班子逐个教室巡查扫尾,生怕哪个班级疏忽,留下安全隐患,那段日子里她可谓真的成了“披星戴月赶路人”。

记得一个周末,园长外出学习,刘老师独自去幼儿园查看户外设施,赶上生理期的她突觉天旋地转,一屁股坐在滑梯上。幸亏食堂的齐老师发现,把她扶到办公室,脸色苍白的她还嘱咐齐老师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和大家提及。第二天,她依然精神饱满的出现在大家眼前。在她和园长的带领下,西台幼儿园不仅在环境创设中成为大家学习观摩的典范,还创成了省一类幼儿园和省示范幼儿园,刘老师成为西台幼儿园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乡村教育践行者(乡村教育者手记)(2)

二十多年的幼教生涯中,刘霞老师一直脚踏实地的奉献着自己的热忱。

面对危急时刻,她曾经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挽救过孩子的生命,当家长带着礼物表达感谢时,她婉言谢绝,笑着说:“不要放在心上,这是我的责任。”疫情之下,她尽己所能加入社区志愿者的行列,在居民小区的卡口点执勤。她上岗的第一天赶上天气骤变,细雨中散着雪花的点缀,虽不像冬天般寒冷刺骨,却足以让人手脚冰冷。面对小区卡口来往的车辆,她必须小跑到车旁,证件查验、登记信息,一套动作下来她的双手冻得通红,握笔写字时都有些颤抖,可她没有抱怨,认真严谨的查看每个出入居民的信息,树立了一名幼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2022年,刘霞老师被任命“南麻街道西台幼儿园副园长”的职务。她的身份在转变,但初心永不变。工作中她经常和老师交流谈心,主动了解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设身处地帮助解决。工作之余,她也如同孩子一般,和老师们一起开心、一起闹、一起拍短视频、一起哈哈大笑,彼此分享着美好的故事。也许这就是很多老师喜欢喊她“刘姐”的原因吧!

乡村教育践行者(乡村教育者手记)(3)

她总是善于发现老师的长处。当看到老师们站在舞台中央享受着掌声与鲜花时,她总是躲在某个角落开心。她说看到老师们的成绩比她自己取得荣誉还幸福。

当有人夸奖她有极高的专业素养时,她总是谦虚地笑着说:“我没有什么可说的成绩,只是一名普通的幼儿老师,干着普通的工作。可当我们翻阅她的履历时才知道,她多才多艺、屡获殊荣,她近年来先后荣获市教学新秀、市优秀辅导教师、市钢琴比赛二等奖等。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刘霞园长一样平凡的老师每天做着琐碎的小事情,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耕耘着,无私的奉献着,用她全部的热情和爱去点缀着幼教事业的风景线,我想这就是一个幼教人爱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