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急救知识争当生命的守护者(新春走基层您好)(1)

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守护“生命热线”(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央广网上海1月20日消息(记者唐奇云)“您好,浦东120,请问您是需要救护车吗?”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城运中心的120调度指挥中心,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学生们身穿印有“浦东青年志愿者”的绿色背心,迎来了春节前的“最后一班岗”。

学习急救知识争当生命的守护者(新春走基层您好)(2)

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守护“生命热线”(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2022年12月中下旬起,随着上海全市新冠感染者数量不断攀升,120急救车需求量出现高峰,120急救电话受理量成倍增加。“为了保障120急救电话的接通率,我们通过团区委面向高校,紧急招募120急救电话话务志愿者,没想到第二天就到位了。”浦东新区医疗急救中心通讯科科长秦险峰介绍道。

据了解,此次参与志愿服务的60名大学生志愿者都是“00后”,分别来自二工大的11个学院。1月6日上午,二工大外语与文化传播学院的大一学生廉美萍作为首批8名志愿者中的一员,来到浦东120调度指挥中心“火线上岗”。经过专业调度员的岗前培训,廉美萍和她的同学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接线工作中:第一时间接听电话,认真记录求助者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详细询问患者疾病或症状……

“这些信息当中地址准确其实特别重要,记录有误的话救护车就找不到正确的目的地了,我们会每个字、每个字都跟来电人确认一遍。然后是确认患者的症状,比如要不要担架、用不用吸氧等等。另外联系方式也得注意,需要仔细核对清楚回拨的号码,因为着急的情况下也有其他人会帮忙代拨120。”几次轮岗后,廉美萍条理清晰地向记者介绍道。

学习急救知识争当生命的守护者(新春走基层您好)(3)

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守护“生命热线”(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从“被守护”到“守护者”,这群“00后”志愿者们日夜翻班,全力保障热线接通率。“我们白班是早上8时到晚上8时,晚班同学接上后一直要守到第二天早上8时,单班在岗12小时,而且同学们都会预留更多的时间早到晚走,做好重要消息的交接。”二工大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志愿工作学生负责人戴斯澄坦言,作为120话务员志愿者,压力并不小,“这份工作十分考验人与人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但同时也攒下了一份非常难得的经历,感觉城市中的人间百态,都能在电话那头就听到。”

时间就是生命,铃声就是命令。在急救车需求量高峰期时,学生志愿者的人均日接听电话数量达300余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120急救电话的接听压力,尽可能地保障了120急救电话的接通率。大考之下,责任当前,青年学子并肩作战,为院前急救接线工作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担起时代之梁,共赴春暖花开之时。

学习急救知识争当生命的守护者(新春走基层您好)(4)

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守护“生命热线”(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