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中文书有没有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世界语为何没能实现全世界的)(1)

没错,这段话是鲁迅说的,我刚开始并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人类是一种有共情能力的动物,当我们听到美妙的情歌,会不由自主向往美好的爱情;当我们看到别人受到伤害,自己也会有心痛的感觉,这与鲁迅所说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彷佛有点矛盾,难道鲁迅就没有共情能力吗?

恰恰相反,鲁迅先生曾经致力于人类之间的相互理解,他的格局很大,他想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无障碍交流,因此他不但自己去学了一门叫做“世界语”的语言,还向身边的人大力推广这门语言。他觉得只要全世界的人都能够交流无障碍,无隔阂,没有误解,那大家就能相互理解,就不会相互侵略,然后就能实现世界大同的梦想。

中文书有没有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世界语为何没能实现全世界的)(2)

这个愿望咋一听有点幼稚,可是考虑到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考虑到那时人类所经受的苦难,我觉得我特别能理解他。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世界语”的故事,这是一次另类的拯救故事,它的目标是:从根本上拯救和团结整个人类!

世界上现存的语言,无论是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无一例外都是自然形成的,但世界语是一个例外,它诞生于19世纪后期,是一个叫柴门霍夫的波兰藉犹太人发明出来的。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就是存在一些惊才艳艳的人物,他们可以同时掌握七八种语言,又精通医学,又精通音律,简直无所不能,柴门霍夫就是一个这样的天才。

中文书有没有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世界语为何没能实现全世界的)(3)

作为一个天才,柴门霍夫会说12种语言,分别是俄语,犹太人的异地语,波兰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英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立陶宛语,他可以随时随地切换语种和任何民族交流,如果只听声音,他甚至能让你相信他就是你的老乡。

当然他对语言的天赋也和他成长的环境有关,他在波兰东部的比亚韦斯托克长大,这个地方临近白俄罗斯,最大的特点是多民族混居。斯拉夫人,日耳曼人,犹太人等等,他们语言不同,风俗各异,混居在一起自然会闹矛盾,甚至不同民族之间时常发生流血冲突事件,长此以往,大家的仇恨越来越深,就连无辜的孩童都被牵扯了进来。当柴门霍夫看到从未谋面的异族人向他投来仇恨的目光时,他先是不寒而栗,然后意识到,如果不解决语言的问题,仇恨只会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中文书有没有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世界语为何没能实现全世界的)(4)

1887年,28岁的柴门霍夫经过研究,以拉丁文为基础,创造出了一门全新的人造语言,他给这门语言取名为“Doktoro Esperanto(希望大夫)”,柴门霍夫的职业是医生,取这个名字的意思很明显了:他希望这是一门可以治愈世界,消除仇恨的语言。

世界语共有28个字母,基本词汇和词根大部分都来自拉丁语系,但却比拉丁语更简单且更有规律。它的基本语法规则只有16条,发音严格遵守“音符对应”的原则,每个字母都严格对应唯一的发音,这就保证了读和写都不会出现误差,更不会有其他语言里的那些敬语啊,变格啊,通假字啊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友好,基本上一星期就能够上手。而且柴门霍夫还特别说了,就算是从来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欧洲人,也能够轻松掌握这门语言,学会了就能和全世界的人沟通,诱惑力还是蛮大的。

中文书有没有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世界语为何没能实现全世界的)(5)

可柴门霍夫万万没想到,世界语一经推出就遭到了各种歧视,英国的《泰晤士报》说:这门语言听上去像是“一个操着斯拉夫口音的人,再说很不标准的意大利语”,在这里我要先科普一下欧洲当时的语言歧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在退位仪式上说过这么一句话:我用西班牙语和上帝沟通,用意大利语向女子讲情话,用法语同绅士寒暄,而用德语调教马匹。

我现在有点理解为啥德国人要发动世界大战了,谁让你们歧视我的语言来着。反正不管怎么样吧,地域黑和地图炮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到现在依然存在。而当时的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正好处于鄙视链的底端,那么谁愿意学这门“有着斯拉夫口音的不标准意大利语呢”?

中文书有没有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世界语为何没能实现全世界的)(6)

攻击完语言之后,喷子们又把目标对准了柴门霍夫,因为柴门霍夫是犹太人,而欧洲有着数千年的反犹传统。于是各种阴谋论满天飞,很多报纸纷纷报道:犹太人想要通过世界语控制整个世界!然后榨干我们的财富!千万不要学世界语,否则你就进入了犹太人的圈套!一定要警惕说世界语的人,他们会把病毒带到你家!

又是熟悉的套路,又是熟悉的味道,人们总是以自己的偏见去毁掉别人的心血,然后抱怨一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然后历史还是眷顾世界语的,至少曾经给了它一次大机遇。

中文书有没有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世界语为何没能实现全世界的)(7)

20世纪初,年轻的列宁在欧洲阶层到了世界语,他马上意识到了世界语的价值。共产主义的理念是让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而世界语就是让他们团结最好的工具。就这样,世界语遇到了它的伯乐,在轰轰烈烈的布尔什维克运动中,苏联所有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争相学习和推荐这门语言,列宁,斯大林,高尔基,托尔斯泰都是它的推广者,传入中国之后,鲁迅,巴金等作家都积极学习,积极推广,试图让世界语变得名副其实。

但随着世界语被苏联领导的共产主义阵营大规模推广,资本主义阵营那边就开始搞事情了,他们宣称“世界语就是犹太人和共产党的语言”,好家伙,这下世界语直接从地图炮升级成为了民族炮和意识形态炮,这问题就严重了呀,你学习世界语本来是为了交流方便,可现在人家非要给你扣上犹太人和共产党的帽子,这在当时的西欧各国是非常危险的,甚至是有生命危险,所以,人们失去了学习这门语言的自由,世界语反而沦为了隔绝他人的工具,不得不说,这是人类的一大悲哀。

中文书有没有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世界语为何没能实现全世界的)(8)

柴门霍夫发明这门语言的初衷是想要治愈世界,团结人类,结果他的三个子女全部死在了德国纳粹手里,他后来深刻意识到,《圣经》里面那个关于通天塔的故事是骗人的,即使所有的人类都学会了同一门语言,上帝也不会惧怕他们;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哭和笑是不用翻译的,这是人类的通用语言,甚至连动物都能看懂,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们对陌生人做不到悲欢与共;即使表面上做得到,我们内心也知道是在自欺欺人。如果一个“自身难保”的人,却富有共情心,他无疑会活得更加痛苦,因为他的理想注定无法实现。

中文书有没有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世界语为何没能实现全世界的)(9)

所以世界语终究没能成为世界语,让人类通过一门语言团结起来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笑话,反而是不以团结人类为目标的阿拉伯数字,凭借着其本身的简单便捷成为了世界数字,尽管各国读音不同,但写出来大家都认识,并且都认可。

中文书有没有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书(世界语为何没能实现全世界的)(10)

所以世界大同的梦想还是要有的,因为人类并不是不能达成共识,只是众口难调,时机未到。正如那个说出“人类悲欢并不相通”的鲁迅,他也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人并非天性冷漠,只是很多人自顾不暇、无力关怀罢了,正所谓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类团结不是一门语言的事儿,而是整个人类能否生活在一个公平,合理,富足社会中的事情,水到自然渠成,这是急不来的,那么,你听懂我的意思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