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谎言茶楼

(一)

如果用一块红布遮着一块石头,告诉你里面是徽宗画过的祥龙石,你毫不犹像地相信了,这是宗教情结;如果你把红布接开,想亲眼看到这块太湖石,这是哲学思考;如果还不满足,非要亲手摸一摸它,这是科学行为;如果你能阐发出它里面的释道儒,就成了中国石文化,而这其中最深奥的学问是石之风水。

阴阳石风水 大话石界石之风水(1)

【猴王】 玛瑙 10×8x4cm

(二)

赏石之美,美在欣赏造化的不可思议。张大干到台湾后发现花莲玫瑰石惊艳的色彩美,不惜用自己的画跟当地少数民旅(包括孩子)不断换石头,这就是在师造化。因为奇石是乾坤造化的产物,是科学家要摸、宗教家要坐,帝王将相要供的东西。

《周易·系辞》中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赏石之美的概念是石道,美的对象是石头。展示石之美离不开形式,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引用过贝尔对美的经典定义,“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石之风水,是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与阴阳五行八卦概念的中国式思维结合。

阴阳石风水 大话石界石之风水(2)

【柔】 沙漠漆 14×13×10cm

(三)

孔子玩石头吗?孔子的学生懂风水吗?

年过半百的孔子才开始学习《易经》,刻苦研究了他四千年前的伏羲氏先天八卦,和六百年前的周文王后天八卦,写了十篇研究心得,把阴阳和五行结合起来,把《易经》用到文化方面,这如同给《周易》插上了十个翅膀,所以称《十翼》。《论语》是学生记录老师的话,已经很厉害了,老师亲自写的《十翼》只会更加厉害。

孔子是赏玉石的大师,他对子贡说“君子比德于玉”,从手感,色泽、声音、质地、斑皮瑕症、硬度、雕刻、用途等方面解说了自己的核心哲学思想;孔门72弟子等写了《礼记》,要求“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里的玉不止狭义的和田玉,而是泛指美石,例如更常见的东海水晶,即水玉),通俗讲是美石不离手,即学玉、修身。

孔子死后,三千弟子商量如何来葬夫子,地底下既有风也有水,下葬时要避开风避开水,这是儒家的孝道要求。结果选了长安这块地,子贡看了说不好,这块地只能葬皇帝,不能葬夫子。我们夫子比皇帝伟大!所以子贡选了山东的曲阜。但是子贡又说这条水有点问题,对女家一代好一点,再一代又差一个点,有反复。那块被放弃的长安城最好的风水位,后来葬了汉高祖刘邦夫妇。

孔门弟子商瞿喜好《易经》,孔子就因材施教,传授自己悟道出来的《易经》给他,后来商瞿又传给楚人子弘,传到第一代,就到了汉武帝的五大夫司马谈,他有个儿子叫司马迁。由此可见,中国石文化与《十个翼》乃至伏羲氏所画的八个卦有着极深的渊源。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爷爷,很有可能是看到三块石头垒起的锅灶而用三爻画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由“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元素组成的。后世子孙在紫禁城建的太和殿是三个台阶,即源于三爻。

奇石采自大自然,它们在原生态大自然的环境里是自然主义;把它们制座、摆放是抽象的形式主义;提取出点线面和结构,艺术地表现它们的意味,从而展示这样的美,“一方奇石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成了现实主义,真和美、静和舞、虚灵的空间和实物、内容和形式高度地统一起来。

从自然到案台或者厅堂园林,奇石还是那块奇石,只多了一个形式,多了一点人工,例如给像一个萝卜的奇石垫一个瓷碟。但这个现实主义的形式一经与风水结合,原生态的奇石就取得了独特的性格和前进的道路,它们此时的性格告诉我们,这是不是艺术不重要,甚至是不是美都不重要(例如泰山石敢当),石之风水文化即在此道路上演绎自身的规律,和与时俱进的诸要求。看得见的是赏石形式之美,看不见的是石之风水。

阴阳石风水 大话石界石之风水(3)

【醉酒】 戈壁石(组合) 16×8×6cm

(四)

国人看地理风水、讲堪舆之术,是从东晋郭璞才开始的。五胡乱华时期,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精通易经的东晋文学家郭璞在其著作《葬经》时定义了“风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和八卦,讲安葬死人的法则。郭璞擅长用五行来相地、观察地理,藉此经成为中华风水学鼻祖。

风水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今天,日本有110所大学在开风水课;新加坡风水算命公司在英国上市;美国培养出世界第一个风水学博士;德国举办国际风水论坛;韩国将风水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台湾地区选所谓的“总统”,风水话题从来都是媒体的聚焦点与民间谈资。

在大陆谈到风水容易使人联想到迷信,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解。诚然,风水学领域良莠不分,有怪力乱神的迷信内容。风水是一门改造、适应、调节环境的学问。宋明以后,读书人必须懂三理,是“医理、命理、地理(堪舆)”,这是由儒家孝道的观念来的。知识分子要懂得这三理,因为父母病了,自己要懂得照顾,这就要懂医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要懂算命。父母这年有问题,为儿女的要特别小心。万一出了事,要找个好风水,就得懂地理。宋朝的大儒范仲淹、朱熹的风水就很高明。

老祖宗认为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是有生命的,龙脉则是被定为立国之本,自秦始皇开始的历代帝皇,都想要断尽天下龙脉求得江山永固,例如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和玉真公主兄妹俩,在名山大川、风景奇绝的地方建了数不清的寺观,而且必是自己出钱的私人行为,就是为了占尽龙头风水位,因为“葬在龙头出皇帝、葬在龙身出宰相、葬在龙尾出状元”。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草木是龙的毛发,水是龙的血液,而石头是龙的骨。因此石头里面就有了风水。

在易经里,“艮”代表八卦家族里的小儿子,艮为山,有子孙延绵的意思。这就是天下古今第一石友的艺术皇帝宋徽宗,登基后按照风水家的建议,在开封皇城东北的艮位建“艮岳”的原因——就为了生儿子,希望子孙如绵延不绝的青山,能够基业堂言。介所周知,宋代皇帝子女缘薄,有几任皇帝传位都找不到儿子,但徽宗生机勃勃,罕见地有一大堆子嗣。

艮岳名石里就有《祥龙石》,今天,徽宗的这幅设色绢本写生画作还在北京故宫珍藏,但满园石头毁于兵灾战火,风水早已流转。

阴阳石风水 大话石界石之风水(4)

(五)

孔子在《论语》里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每个中国文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山水。山水之胜,眼睛看、心里装。先于大脑皮质的演化史使人眼具有极高的智慧,我们天生喜欢简明而容易辨识的图像和物件,越简明,我们越觉得有美感,因此全人类都欣赏一轮中秋明月,或者欢呼海上日出。这其中心性高的石友,会从山水里采置奇石于居所,作为自己奔波操劳的闲暇成果,作为安居乐业的风水呵护。

风水江湖门派众多,形势派与理气派两大分支如少林武当共存的武林,因此具体到哪块石头怎么设计,一个师傅一道符。栽几盆花知世间冷暖,蓄一池水知天地盈亏,置数方石知风水流转。

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石友石来运转。

阴阳石风水 大话石界石之风水(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