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商郑康豪再次陷入困境,像是一次轮回,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皇庭国际骗局?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皇庭国际骗局(皇庭国际郑康豪拉)

皇庭国际骗局

潮商郑康豪再次陷入困境,像是一次轮回。

上一次是在2014年,彼时皇庭国际还叫深国商,连年股权博弈导致负债累累,郑康豪自掏腰包还拉来了战投“救火”。

转眼8年过去,皇庭国际滑向更深的深渊,曾经的战投正在高位减持,郑康豪自己同样麻烦缠身。无奈之下,他将目光投向了“资本掮客”。

最近皇庭国际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举动,一是接受了明中泰的一亿财务资助,二是新增丰盛德作为股东。表面看似没有关联,实际上这两家公司同属利明泰旗下,而利明泰又与曾在业内被称为“资本掮客”的利明泰基金名字相近,公司管理层也高度重叠。

如今“资本掮客”摇身一变再出山,不知郑康豪是充当“猎人”,还是“猎物”?

神秘“救兵”

自从高调宣布转型半导体,皇庭国际始终未能摆脱“炒作”的阴影。如今彻底陷入窘境:股价接连涨停,业绩疑似“洗澡”,收深交所问询函函收到手软,一年内到期债务更是告急。

危机重重之下,郑康豪从4月底开始,有了新动作。今年4月底,皇庭国际称接受明中泰1亿财务资助,期限6个月,年利率8%。半个月后,皇庭国际多了一位叫丰盛德的股东,持股皇庭国际从0变为0.54%。

穿透股权发现,明中泰和丰盛德属于利明泰旗下,最终指向利铭泰香港。而如今的利明泰,与“资本掮客”利明泰基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不仅是名字近似。企查查显示,两代“利明泰”主要人员也高度相似。比如康乾隆,曾是利明泰基金的最终受益人、实控人,现担任丰盛德董事,而在2020年11月,康乾隆还是丰盛德的实控人,后变更为利铭泰香港。

王娜,曾是利明泰基金的董事,如今在丰盛德持股10%。担任董事长,还在利明泰实业担任总经理兼执行董事。利明泰曾经的法人、董事长曹威,在康乾隆持股90%的深圳市利明泰投资担任总经理。

“资本掮客”和背后的玩家

通过一番眼花缭乱的腾挪,如今利明泰再次杀入了资本市场。这位曾经的“资本掮客”手段不俗,向来以“快进快出”的姿态,出现在公司重组中,获益丰厚。

利明泰最为人所知的一次投资,是介入S*ST光明股改,股改完成后,S*ST光明从“股改钉子户”变为ST金叶。2010年11月,利明泰基金由股东上海道丰、利明泰投资、瑞达升设立,持股比例分别为36.36%、50%和13.64%,其中上海道丰现金出资4亿,1亿为道丰自有资金,3亿则是母公司鹏博士资金。

利明泰基金的设立,似乎正是为了一场资本盛宴。2009年,S*ST光明被申请破产重组。

2010年,深圳九五投资出现,承诺注入20亿元优质矿产资源。九五投资总资产不过两千万,董事长朱要文施展财技,拉来了一众资本大鳄,“重组 换股”技法令业内惊叹。

其中,利明泰基金最为“狠辣”。以资金提供者身份,2011年4月,利明泰基金拿出4.06亿,这笔资金中2000万受让九五投资44%股权,3.8亿作为资本公积。完成股改后,2011年12月30日,利明泰基金放弃锁定三年的PE投资身份,将自己股权以4.36亿价格分别转给金叶珠宝实控人、上海道丰、万强。如此一来一回,净赚3000万。

而以1.56亿价格接手了九五投资16%股权的上海道丰,所持股份市值当时已达2.46亿元,鹏博士、上海道丰轻松获益近亿元。据报道,利明泰基金股东之一瑞达升,也从中收益330万,各方“皆大欢喜”。

就在2011年年底利明泰基金退出时,这场资本游戏的“导演”朱要文也在这一时间,成为了利明泰基金持股0.88%的股东。

ST金叶此后命运坎坷,历经了金叶珠宝、金洲慈航、*ST金洲的变更,2021年,实控人朱要文因涉嫌证券市场操纵,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利明泰基金则在资本运作中,继续游走。2015年,*ST博元濒临退市边缘,大股东庄春虹疯狂减持,其中又有利明泰的身影,被业内质疑,大股东是为了帮助利明泰资金顺利“出逃”。

隐藏在利明泰基金背后的资本玩家,有些随着业内轰动事件曝光。“中技系”就与利明泰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掌门人成清波曾说,他通过上海一家私人公司持有利明泰基金20%多的股份,而在成清波出事后,利明泰基金也逐渐消失在公众视野。

2020年,上海道丰将所持利明泰基金股份转予深圳市一声达,利明泰基金大股东深圳市利明泰投资也在2021年注销。

皇庭国际陷入泥沼

转眼2022年,改头换面的利明泰,出现在了皇庭国际股东行列,不知这次又有谁站在利明泰背后。

潮商善于抱团取暖,不大不小的圈子总有一些“交集”。利明泰基金曾归属于深圳上市公司鹏博士,潮商姚建辉从宝能自立门户后,第一笔交易就斥资20亿购买了鹏博士的数据中心,一年后却又匆匆转手给深圳另一家科技公司,其中的巧合不免令人好奇。

邀请利明泰入局,郑康豪看似“饮鸩止渴”,不过当前最令皇庭国际和郑康豪忧心的则是债务问题。

今年2月皇庭国际回复深交所问询,披露了目前的债务情况,截至去年年底,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0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总额为40.64亿元,其中借款中以房产、存单等实物资产抵押、质押贷款为38.63亿元。另外,皇庭国际因到期或涉诉等原因尚未偿还债务的余额为34.28亿元,最主要的一笔则是中信信托27.5亿元贷款。

债务窟窿难平,皇庭国际“甩卖”核心资产也不顺,深圳皇庭广场参考价格从74.93亿降至56.2亿,降价幅度18.73亿,孰料即使打折,仍难出手。

如此窘境,曾经的战投盟友九鼎系选择了高位减持。2014年时,当时的深国商公布定增方案,郑康豪拿出12亿现金,并将皇庭广场40%股权注入上市公司,战投九鼎投资旗下公司苏州和瑞九鼎则以6亿认购10.18%股份,发行价格为10.03元/股。

事实上,苏州和瑞九鼎自2018年的解禁期一到,就陆陆续续减持。今年1月,皇庭国际公布称,苏州和瑞九鼎将继续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5.01%股份。5月10日,皇庭国际公布了减持进度,从2月份至4月末,苏州和瑞九鼎在7.05元/股至8.24元/股区间减持1.42%股份,套现1.3亿,如今持股比例降至3.59%。

在战投连连高位减持后,又因业绩“洗澡”等问题再度被深交所问询,皇庭国际股价连连下跌,5月18日收盘价为4.73元,与今年最高价相比,几近腰斩。

或许此刻,郑康豪拉利明泰入局,“饮鸩止渴”也好过当前“山穷水尽”。

本文源自焦点财经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