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时报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驱走春日湿与乏)(1)

凉拌鲫鱼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驱走春日湿与乏)(2)

花椒鸡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驱走春日湿与乏)(3)

酸汤田鸡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驱走春日湿与乏)(4)

冬阴功海鲜烩饭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驱走春日湿与乏)(5)

烤猪颈肉藜麦沙律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驱走春日湿与乏)(6)

鑫桂园什锦米线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驱走春日湿与乏)(7)

牦牛干巴配乳饼

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吃(驱走春日湿与乏)(8)

比起咸、酸、甜、苦,辣恐怕是最容易让人上瘾的味道。难怪从前喜清淡不嗜辣的广东人,现在几乎也变得一年四季无辣不欢起来,而年轻人更是为了吃辣寻找各种大道理:春祛湿乏、夏开胃、秋冬驱寒。百花齐放的春天,味蕾上的享受也变得多姿多彩,霸气十足的重庆麻辣、温柔缠绵的云南鲜辣、清新爽口的泰国酸辣,就待它们轮番上阵,助你喝退体内的春乏与湿气。

采写/信息时报记者 周乐乐 摄影/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海派江湖味 潮流新包装

起源于乡野民间的江湖菜,常见于当地苍蝇小馆,以麻辣鲜香的镬气小菜配以冰爽小酒为当地人喜爱。置身于体育西横街的“辣得喜”,将这些“江湖味儿”一并打包在这店里,换上精致新包装,成为适合白领一族聚会小酌的聚脚点。

“绝代双椒”麻辣最带感

“辣得喜”的各色江湖菜,食材以常见的鸡、鲫鱼、田鸡、莴笋等为主,算不得矜贵,但是在做法上却比传统江湖菜更见精致。譬如“活捉莴笋”和“凉拌鲫鱼”,前者做法是“川西合璧”,调料除了常用香料二荆条、印度椒、重庆山野椒和花椒油外,还加了西餐调料千岛酱特调而成沙律酱,难怪这道“活捉莴笋”香辣之余还带有一抹柔和的清新甜味与“活捉莴笋”同样作为新派江湖菜代表的,还有这道“凉拌鲫鱼”。小米椒、泰椒荷青椒被剁成辣酱,淋入一圈师傅特调的红油,辣味、鲜味与香味便全都齐活儿了。

喜欢镬气小炒的你,则不可错过这道重庆的特色江湖菜“花椒鸡”。要知道,辣椒和花椒是一对奇妙的组合,一旦相遇,彼此作为食材的全部潜能就都被激发了出来。被剁成指甲盖大小的鸡丁,就是全靠这组“绝代双椒”来提味增香。小米辣和泰椒吃的是辣的刺激,云南青花椒带给你的是双唇麻痹的快感。难怪有人说,这道菜会叫人越吃越香,越吃越爽,越吃越想吃!

除了花椒鸡,重庆厨师做田鸡也相当有一手。辣得喜的“酸汤田鸡”与贵州的酸汤鱼相似,酸汤底是自家酿制的,用野生小番茄和天然山泉水发酵而成。细嫩的田鸡肉吸收了汤汁,酸辣适口,足以助你驱走退体内的潮湿。

酸辣泰料理,留住清迈迤逦好时光

对于很多人来说,泰国代表着休闲和旅游。置身于花城大道的“宁曼拾光”,仿佛带你走进了清迈宁曼路—— 一楼是的拥有半开放式厨房的轻食小酒馆,休闲又不失雅致;拐上二楼又是另一番天地,大大的绿色盆栽和色彩斑斓的现代画穿插交错,如同走进了一座秘密花园般,给人度假般的好心情。

酸酸辣辣最醒胃

说起东南亚国家的美食,给人最深印象的是它酸酸辣辣的味道,最是醒胃。泰国菜的辣,主要源于小米辣和泰椒。但为何它不似川菜,湘菜般给人大麻大辣的感觉,反而还多了一抹温柔的小清新?其实多亏了香茅、南姜、柠檬叶、酸子等新鲜香料的陪衬。要知道,气候闷热又潮湿的泰国,正是靠着这清新的辣味一解闷热。最近的天气又闷又热,让人不由得分外想念酸辣又不失小清新的泰国菜。

“宁曼拾光”的“烤猪颈肉藜麦沙律”,以一碗酸辣刺激的汁酱化解烤猪颈肉的油腻感,健康的藜麦沙律也变得滋味丰富起来。

冬阴功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泰国料理,宁曼拾光结合了Risotto(意大利饭)的做法,将生米放入冬阴功汤中煮熟,这碗酸辣开胃的“冬阴功海鲜烩饭”,将春日令人厌烦的潮湿与困倦顿时一扫而光。

鲜香酸辣,齐来“滇”覆你味蕾

云南因与四川接壤,所以很多菜式都会与辣沾点边。但云南菜的辣并不像川菜湘菜般霸气十足,又不像泰国菜那样个性分明。云南人擅长用各种具鲜味、酸味和香味的食材去平衡辣椒的辣味,经过大厨巧手搭配,就变化出千般勾魂滋味。

说到鲜,莫过于云南的菌子。云南的菌类有多少?据调查,云南的可食用菌约有250种,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其中,鸡纵菌便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只可惜鸡纵菌难以保鲜,为了将其鲜味存留下来,当地人会将鸡纵炼成菌油,用来炒饭或是拌米线味道皆一流。“鑫桂园”出品的“什锦米线”,搭配云南豉油、云南玫瑰、鸡纵油、辣椒油和干辣椒,就能捞出一大盘酸中带鲜,鲜中回甘,又香又辣的米粉。那个香,真真是叫人想起就流口水。

云南人吃米线时,还喜欢搭配牦牛干巴。鑫桂园的做法是,将风干的牛干巴用卤水入味,切成厚片炸透后再用烤香的辣椒干煸炒,可搭配着乳饼享用。一口牛干巴,一口乳饼,一碗什锦米线,真是满足的一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