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经卷流失原因 敦煌经卷为何被藏在藏经洞中上千年没腐烂(1)

敦煌经卷是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对人们研究历史、文化、佛教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如此浩瀚丰富的敦煌经卷为什么被封藏在藏经洞中,久久不见天日?这些经卷究竟是被谁封藏起来的?在这一问题上,专家们说法不一。

敦煌经卷流失原因 敦煌经卷为何被藏在藏经洞中上千年没腐烂(2)

大体说来,有这样两种说法:

一种是“废弃说”。藏经洞是莫高窟17窟的俗称。此窟原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时开造,为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敦煌各寺院把当时以为没有用途的书卷集中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藏经洞,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敦煌经卷就源出于此。

实际上,赞成“废弃说”这一观点的人比较少,而大多数学者对“废弃说”嗤之以鼻,不屑一顾。那么既然不赞成“废弃说”,这些学者就敦煌经卷的来龙去脉问题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对于藏经洞的开凿时期,他们又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不少学者认为,敦煌经卷是当时人们为躲避战乱而有目的地藏起来的,所谓废弃一说纯属子虚乌有、空穴来风。自汉代起,作为西陲重镇的敦煌,一直就是兵家相争之地。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敦煌在战争中常常被波及,以至于莫高窟的管理者,也就是和尚,都要远走逃难。

宋景佑二年,也就是公元1035年,

敦煌经卷流失原因 敦煌经卷为何被藏在藏经洞中上千年没腐烂(3)

西夏兵乱,战火蔓延,敦煌再一次受到影响,莫高窟里的和尚也再一次远走避祸。由于祸事来得太过突然,和尚们来不及做出行的准备,于是就在匆忙之间,他们做出了一个影响后世的决定:只身出逃,留下经卷。

这些和尚当然不会把宝贵的经卷弃之不顾,因为他们非常珍爱这些经卷,他们懂得这些经卷的价值。和尚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把这些不便带走的经卷都封闭在一个洞窟的密室里,外面用泥壁封堵,并绘上壁画掩人耳目。除了经卷,他们把众多的文书、绣画、法器等物品也一同封闭在内,因为它们同样珍贵。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伏羲女娲绢画

这些和尚打算等到战火熄灭的那一天,再返回到敦煌莫高窟中,然而他们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至于这批和尚为什么没能够返回,原因已经不得而知。随着当事人和知情者逐渐离开人世,洞窟颓废,年久日深,洞窟甬道被风沙淤塞,这个盛放着五万余件宝物的密室也就不再为世人所知,就这样一直过了八九百年。直到清朝末年的一天,莫高窟的秘密才终于被揭开。

可能有很多人的心里存有这样一个疑问:敦煌经卷果然是在藏经洞中默默地躺了近千年吗?它们为什么没有腐烂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敦煌地区日照充足,干燥少雨,从年头到年尾都是如此,因而这些宝物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康鹏,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