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人,是一门技术活。

如果两人关系一般,这还算好,闹掰了问题不大。

但如果是朋友关系呢?明知道朋友不对,您会提出批评吗?如何批评才能让朋友接受,还不影响两个人的关系呢?

杜甫曾经写给严武的一首诗,不仅含蓄地批评了严武,而且丝毫没有影响两个人的关系,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奉赠严八阁老》

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 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

这首诗作于公元757年,当时杜甫任左拾遗,严武任给事中,唐人称给事中为阁老。

对杜甫一生的看法一句诗(杜甫写给严武的一首诗)(1)

杜甫

首联,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扈圣,跟随皇帝出行;黄阁,给事中属于门下省,当时也叫黄门省,故称黄阁;明公,旧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妙年,少壮之年。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跟随皇帝登上黄阁的群臣中,只有你正处于少壮之年。

这两句是在称赞严武,写得很直接。

前一句,写严武的职位高;后一句写严武年纪轻,年纪轻轻就身处高位,也就是年轻有为,而“独”字,更能说明严武出类拔萃。

虽然这两句是在称赞严武,但是语言太平淡,很难在严武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因此杜甫补充了两句。

对杜甫一生的看法一句诗(杜甫写给严武的一首诗)(2)

颔联,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雕鹗,指天上飞的猛禽。

这两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首联是本体,颔联是喻体。

应该这样理解:你跟随皇帝登上黄阁,就像蛟龙得到了云雨,可以大展才华;你现在年轻少壮,就像猛禽恰逢秋高气爽的时节,可以展翅翱翔。

显然,颔联是对首联的形象解释。

把严武比作蛟龙和猛禽,他年轻有为的形象立即跃然纸上,我相信换作任何人,心里都会产生骄傲感。

让严武产生骄傲感,就是杜甫的目的。

那么,颈联是不是开始批评了呢?

对杜甫一生的看法一句诗(杜甫写给严武的一首诗)(3)

秋天

颈联,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 客礼,招待宾客的礼节;疏放,不拘礼节,狂放;官曹,官吏办事处所;接联,接连。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对待宾客,能容纳他人的狂放;我们的办公场所离得很近。

这两句要分开理解。

首先,“客礼容疏放”是称赞严武人品好,肚量大,能够容人。

其次,“官曹可接联”是说他们两人的办公地点离得很近,可是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句呢?

另外,诗人为什么要不停地称赞严武呢?

当然是为了尾联的批评。

尾联,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任,托;老夫,是杜甫自称,杜甫比严武大14岁;传,传诵。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写的新诗,句句都好,应该托老夫来传诵。

这两句的字面意思很简单,但是很不好理解。

既然严武写的新诗,句句都好,为何还要让杜甫来传诵呢?

杜甫写诗当然厉害,但是他当时的名气并不高,更何况他也没有更好的传播途径,凭什么说“应任老夫传”?

这没有道理。

那么这两句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认为,“新诗句句好”只是诗人的假设,这两句话的意思:如果你想让新诗句句都好,应该托我来帮你传诵。

言外之意就是:你写的诗很一般,如果想变得更好,还得让我来帮你润色。

但是,能写好诗的人,难道只有杜甫吗?严武不能请教其他人?

杜甫说这句话有个前提:因为他们的办公地点离得近,来往很方便,这是颈联做的铺垫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脑补当时的情景:严武写了一首新诗,自我感觉良好,到处传诵,结果在隔壁办公的杜甫读了之后,觉得很一般,于是写了这首诗给严武。

对杜甫一生的看法一句诗(杜甫写给严武的一首诗)(4)

杜甫

那么,杜甫只是想贬损严武写的诗很一般吗?

不是。

我们不妨想一想:严武看到杜甫这首诗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不会生气?

肯定不会。

理由有两个。

(1)杜甫批评得很含蓄。

严武的诗写得不好,这并不代表他的工作能力不行,而杜甫不可能因此来批评严武。

那么,杜甫为什么还要说严武的诗写得一般呢?

他是在委婉地批评严武:你现在年轻有为,应该把精力多放在国家大事上;写好诗这种小事,应该让我这种老人来做。

可见,杜甫表面是说严武的诗写得不好,其实是批评他不应该浪费精力在写诗这种小事上。

如此含蓄的批评,显然是杜甫特意给严武留了面子,严武当然也读懂了。

(2)杜甫在颈联中已经给严武“戴了一顶高帽”。

就是“客礼容疏放”这一句,你严武肚量大,能够容纳别人的狂放,那我杜甫现在提出批评,你严武还好意思生气么?

您看,杜甫批评朋友,先扬后抑,含蓄深刻,既留了面子,还能让朋友反思,这种方法是不是很高明?您学会了吗?

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