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新闻,广东河源一位9岁的男孩和妈妈在江边散步时,发现一堆水泥硬石球。
孩子观察起了这堆石头,并兴奋地对妈妈说:“这是上次去博物馆看见的恐龙化石!”妈妈虽然不太相信,但是也陪着孩子报告给了当地的博物馆。后来经博物馆工作人员证实,现场挖掘出来的11枚“石球”竟然真的是66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 网友们纷纷夸奖他,并自嘲“就算是我看见了也认不出来是恐龙蛋啊!”其中有一个高赞的评论:“见过世面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因为疫情关系,很多爸爸妈妈们无法带孩子外出“见世面”,不过即使无法出门,我们也能通过阅读和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为孩子打开世界窗口。今天为大家找来了4部有关历史文化的纪录片,希望孩子们“足不出户,却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爱丁保罗夫爷爷的博物馆奇妙夜》
豆瓣评分:9.2分
当所有的灭绝生物都复活,世界是怎样的?孩子都拥有天然的好奇心,尤其是对神秘的大自然和远古生命。这部纪录片绝对能满足小朋友们的求知欲!夜幕降临时,爱丁保罗夫爷爷偷偷地潜入了伦敦自然博物馆。没想到那些灭绝的恐龙,冰河时代的野兽和巨型爬行动物等竟然相继复活了!博物馆里即将上演一场冒险故事!
爷爷听到一声嚎叫,顺着声音发现了一只猛兽坐在博物馆楼梯上,原来是几十万年前就灭绝的巨猿,高达3米,比普通人重8倍!走进了非洲馆,又发现一条生活在4000万年前的非洲巨蟒正准备吞下一头史前大象……除了恐龙,还会看到更多奇特的生物,比如始祖鸟、鱼龙、巨型地懒……
纪录片会像一部精彩的科幻电影,带着孩子们去探索这些从位见过的生物曾经的生活环境和灭绝的原因,探讨地球的发展过程。热爱恐龙和自然科学的孩子更不能错过这部纪录片哟!
《糟糕历史》
豆瓣评分:9.3分
历史是什么?无论东西方,史书上首先记录的就是帝王将相和英雄豪杰的历史,直到最近一百多年,东西方史学界才把研究目光转向大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实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一切,即便是帝王将相,还是英雄豪杰,他们也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时候,他们身上也有被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一层又一层涂抹,认不清真面目的时候,他们并非完美无缺,打出的喷嚏都是矿泉。
这个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用恶搞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解“重口味历史” ,用喜剧的视角向观众朋友们展示历史上最囧的一面,涉及到古希腊、古罗马、阿兹台克、印加、世界大战以及英国历史上各王朝等,内容丰富,寓教于乐。
里面有不少场景是对现有电视节目的模仿和恶搞,比如模仿电视购物节目的石器时代产品促销。
第一季第一集结尾,英国历史上的四位乔治国王,搞起了现场演唱会;介绍古代饮食的Ready Steady Feast是恶搞BBC的厨艺节目Ready Steady Cook。这还不算什么,因为一会儿演员还得像玩游戏一样挑战维京海盗游戏。节目组可谓是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历史中囧的一面。
平均下来,每一季的节目中大约会涉及1000处史实,它们有的在神曲中一闪而过,有的出现在人物对白和剧情中,或者体现在布景、服装、道具上面。据维基百科统计,在前四季呈现的4000多个史实中,只有8处是有待商榷的,准确率赶超教科书!
一集一集的看下来,家长们会发现,孩子不仅提升了英语能力,还学会了很多历史知识!一箭双雕!
Myths From Around The World
年幼的孩子们尚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不懂得区分善恶曲直。而神话和传说中包含的朴素道德观念能带给他们最好的启迪和借鉴。
TED演讲如雷贯耳,TED-Ed你了解吗?TED-Ed是TED网站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高质量课程的频道,简短且屡获殊荣的动画视频,旨在激发各地学习者的好奇心。每个TED-Ed动画都是专家之间的创造性合作的产物。
这套TED-Ed制作的《Myths From Around The World》一共包括26个神话故事,都是来自埃及、古希腊、中国、柬埔寨、芬兰等多个国家的经典传说。这些引人入胜的传说,会将我们珍视的道德和品质,如正直、亲切、勇敢、克己等印在了他们心底,滋润着他们的言行。除了对内容的严格筛选外,TED这部作品的用心之处还在于:配色优美,用词简练,更是富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比如在讲咱们中国的《白蛇传》时,人物造型和背景都采用剪纸形式,画面灵动优美,充满浓郁的东方气息。
服饰、山水和其他背景的配色也非常雅致,就像一幅流动的、淡淡的中国水墨画。
《埃及女神伊西斯的传说》,色彩浓烈,人物线条古朴流畅,整个画面充满油画的质感。在观看的时候,这些画面和线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埃及独特的地貌和宏伟的金字塔。
《迈达斯国王的点金术》采用的则是动画片中很少见的版画形式,表现力十分丰富。画面主色调采用对比鲜明的黑白色,让我们在观看过程中,对故事本身和那些被点金术变成的黄澄澄的物品感受更为强烈。
《丘比克和普赛特的传说》人物造型极富雕刻的美感和力量感。
还有色彩鲜明丰富的《雷神之锤的传说》、以冷杉树这种典型的北欧植物为背景的芬兰神话、画成了机器人模样的塔罗斯……这些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一场瑰丽想象力的盛宴,孩子们不仅是在听故事中学习一切我们希望孩子得到的知识,更是在接受美的熏陶。
《此画怎讲》
这是今年新推的国产纪录片,定位是“国内首部名画真人番”。纪录片选取14幅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巅峰地位”的知名人物画,同样也是用演员演绎剧情的方式“夹带私货”,向观众普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常识,由剧情带出的知识点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有启发和共鸣。比如,有传了几百年的坊间八卦,文人雅士间的朋友圈,画作的前世今生,画中人的时代背景,各个画作里的人物还会用知识点互cue互踩,相当精彩了。目前刚推出第一季。
《捣练图》
【唐代】张萱(作)赵佶(摹)纵37厘米,横14.53厘米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从画上看,《捣练图》分为三个场景:捣生丝、熨烫、织线缝衣。当这幅画中的人物活起来,一场关于“谁才是画面的C位”之争就开始了。
《捣练图》真人版生丝捣练组有女工吐槽:《捣练图》表现的是唐代妇女的劳动景象,凭什么缝制组那俩人可以久坐,仅仅通过小臂、手指上些微的动作,就能表现唐代妇女;而自己则抱着大木棍子,像捣年糕一样,变成了表现“劳动”的角色呢?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捣练组四个女子那是戏很多,吐槽、RAP和演戏齐上阵,最后得出结论:这幅画没叫《熨烫图》、《捻线图》,也是有原因的。捣练是丝绸成衣制作的关键步骤,生丝处理得不够白,不够软,就出不来高级成衣,捣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原来,我们捣练组才是《捣练图》的C位啊。在吐槽中,演员们妥妥地将《捣练图》相关知识融入了剧情。
每集结束,还有画作小贴士可以增进对名画的了解,这部纪录片共涉及了14幅中国传世名画,非常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