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投资人熊晓鸽个性特质(继续投出下一个伟大公司)(1)

著名投资人熊晓鸽个性特质(继续投出下一个伟大公司)(2)

熊晓鸽 IDG资本创始董事长,1987年获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1993年,熊晓鸽将IDG资本引入中国。迄今为止,IDG资本在全球已投资超过750家优秀企业。在中国,IDG资本投资了腾讯、百度、搜狐、小米、爱奇艺等众多明星项目。

著名投资人熊晓鸽个性特质(继续投出下一个伟大公司)(3)

■ 回眸

2017年12月1日新京报版面。熊晓鸽作为中国创客导师寄语创业者。

2003年,熊晓鸽迎来了他在中国做风险投资的第十个年头。这一年,对中国风险投资业同样意义非凡。

在2000年爆发的全球互联网泡沫危机过去3年后,中国互联网行业开始酝酿下一波创业浪潮,资本也开始四处围猎,蓄势待发。

这种迹象很快传导到美国。一年后的夏天,美国硅谷银行组织了一个阵容豪华的考察团来中国考察。紧接着外资创投大举入华,一个风起云涌的创投新纪元开启。

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被推向前台的除了明星创业项目,还有顶级风投机构。IDG资本,无疑是其中最亮眼的风投机构之一。

在它的投资名单里,有腾讯、百度、搜狐、小米、美团、美图、爱奇艺、宜信、携程、搜房、如家等众多明星项目;耕耘中国25年,投出750多家企业,已上市或成功退出超过170家。

“我一直保持记者的心态,我非常热爱这个职业”,熊晓鸽扬起他的娃娃脸说。25年过去,他依然保留着记者职业化的好奇、坚韧,以及一丝孩子气。

“我认为自己有两个职业,一个是记者,一个是投资人。这点从来都没变。”熊晓鸽说。不忘初心,他如此解释。

做记者和投资人都需要采访调查

“记者采访记者,有意思!”熊晓鸽以诙谐的口吻,打开了当天采访的话题。

在IDG资本北京办公室里,熊晓鸽靠坐在一张办公椅上,桌子上整齐地摞着厚厚一叠资料,略显褪色的硬纸板封皮透着年代感。

“这是我当年在硅谷采访的报纸剪报。”熊晓鸽翻开最上边一本资料册子,一边翻页,一边自豪地介绍当年的经历,这是他心中的荣光和历史。

1987年,熊晓鸽从波士顿大学毕业,获得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三年后,他成为卡纳斯公司旗下《电子导报》亚洲版的主任编辑。这让他有机会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当时的亚洲和中国。

“我在当时已经开始琢磨亚洲四小龙的兴起。”熊晓鸽回忆。

去过几趟硅谷后,熊晓鸽发现,很多新型创业公司的创始人都是华人,在和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开始接触到“风险投资”这一概念。这激发了他的兴趣,“就这么开始写起来了,一写就一发不可收。”

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文笔,熊晓鸽对硅谷创业者的报道迅速走红。“尤其是那些华人的公司,一看到我的名字就特别有兴趣”,很多创业公司打电话来指名要找他,为了方便外国人发音,熊晓鸽还特意起了一个笔名——Hugo。一方面,这个名字更加朗朗上口,避免了外国读者不知道如何拼读“Xiong”的尴尬,另一方面,他是一个文学青年,爱读《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Hugo”就来自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字。

在《电子导报》做电子产业记者的经历,让他开始对商业有更多思考,同时也看到了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的巨大潜能。

1991年末,熊晓鸽加入IDG。1993年,在美国IDG创始人麦戈文先生的支持下,他代表IDG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风投公司,从此迈出了IDG资本在中国投资的第一步。

在中国PC互联网时代,IDG资本几乎投出了互联网行业的半壁江山,从早期的腾讯、百度、搜狐,到后来的小米、美图等项目,今天绝大多数知名互联网企业背后,都有IDG资本的影子。

在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看来,IDG资本在中国过去的20多年,就是灯塔和标杆。

熊晓鸽的跨界转型,在日后也成为媒体人转型投资人的经典案例。

但熊晓鸽依然强调自己记者的身份。“我现在依然保持着记者的好奇与敏锐,只是现在写的东西不对外报道而已。”在他看来,做记者跟做投资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需要去采访、调查和琢磨,“记者是寻找好的报道对象,投资人是寻找好的投资对象。”

面临行业变革,“投人”策略不变

IDG资本的前十年踏上了中国PC互联网创业的浪潮,以一种领跑者的姿态独领风骚。但在过去的十五年里,IDG资本不得不迎接来自各方的挑战。

第一个关键节点发生在2005年,国外几乎所有的顶级投资机构集体入华,业内称之为“狼来了”,IDG资本与Accel Partners共同发起成立IDG-Accel中国成长基金I,以合资基金的方式强强联合;第二个关键节点发生在2009年,创业板开市带来了本土创投机构的崛起,人民币基金纷纷设立。

彼时,IDG资本面临从未有过的挑战,熊晓鸽清醒地知道IDG资本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但他并不惧怕。

“做投资无非就几件事,投哪个行业,哪种产品,以及主要还是投人。”熊晓鸽说。面临行业变革,IDG资本在历史上不断进化,其投人的核心策略一直未变。

这种对人的看重或许和他做记者的经历有关。相比冰冷的数字游戏和投资才技,熊晓鸽更注重基于自我认知的人文关怀。

采访过程中,当观点交锋时,他会突然说,“你不错!这个说的不错!”甚至兴奋地拿起马克笔在小黑板上讲起他的一些“独家发现”。

这确实不像一个以数字和逻辑驱动的投资人,相比他二十多年的老搭档周全,熊晓鸽显得更加感性和天马行空。而这两个人的深度互补与信任,也是IDG资本多年来形成的合伙制度的缩影。正是这种强调信任的合伙人制度,使得IDG资本二十多年来不断培养输送出新生代投资人,历经多个经济周期仍然有条不紊地运行。

周全是典型的理工男,技术范,务实而低调。在熊晓鸽赴美留学之前,两人就已相识。周全比熊晓鸽早一年赴美,而熊晓鸽选择去美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周全越洋电话的鼓励。

熊晓鸽和周全一冷一热,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却成为亲密无间的挚友。在美国留学期间,周全夫妇做好饭就会叫熊晓鸽去吃,如果周全下班后看到家里冰箱空了,就知道熊晓鸽中午来过了。

1993年熊晓鸽代表IDG回国做投资时,周全请长假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回到中国协助熊晓鸽。

熊晓鸽正式邀请周全加盟时,两人谈了三天。周全说,“不行,我们俩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到时候吵架怎么办?”熊晓鸽说,“咱们约定一下,以后什么时候都像现在这样,永远可以吵,有话就直说。”

就这样,两人成为IDG资本在中国最早的合伙人,也是搭档最久的一对。两人一文一理,一个更像是IDG资本的心灵,一个像是IDG资本的头脑。熊晓鸽热情文艺,富有感染力,周全对技术有长期而深刻的积累,对科技领域的投资判断精准。

实际上,两人也偶尔吵架,但他们有自己的解决方法——“不记仇”。“我觉得就是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事情。”熊晓鸽总结道。

与得力合伙人架构并行的另一条线是,IDG资本的投资团队善于抓住被投企业衍生出的更多机遇。

1995年底,张朝阳打算从美国回国,在临行前的朋友聚会上,熊晓鸽现场为他唱了一首《送战友》。1998年,在搜狐最缺钱的时候,IDG资本联合英特尔公司、道琼斯、晨兴资本向搜狐投资220万美元。

这种思路同样体现在对连续创业者季琦的支持上。从1999年到2005年,季琦前后分别参与创办了携程网、如家、汉庭,每次IDG资本都大力支持,而且是在种子轮或天使轮进入。2008年金融危机,IDG资本对季琦力挺并追加投资。后来季琦用雪中送炭来形容这种支持。

下一波成长空间会在工业互联网

与回忆往日辉煌相比,熊晓鸽更喜欢放眼未来。

熊晓鸽说,早年做记者,报道很多电子元器件公司都在美国,之后随着亚洲四小龙崛起,很多相关公司迁到亚洲。

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再到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创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每一波浪潮都孕育了新的机遇,而机遇属于勇立潮头者。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造就一批伟大的公司,而人工智能时代,独角兽辈出,传统行业也在随着产业革命而发生深刻变革,更加巨大的机会正在孕育。

在熊晓鸽看来,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机会都属于消费互联网,但它的红利开始越来越少,“现在大家开始回过头来看一些硬科技的东西,开始谈论智能制造,所以我认为下一波成长空间应该是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

这是熊晓鸽对未来投资方向的判断。在过去的PC互联网浪潮中,IDG资本投中了BAT中的百度和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又投中了美图和小米。但熊晓鸽认为,在今天再谈商业模式创新已经不行了,一定要谈hard technology(硬科技),“需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IP,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

在人工智能领域,IDG资本在首轮就投资了商汤科技,如今估值超过60亿美元。“我们就是在寻找这样的公司,我觉得这是我的兴奋点。”熊晓鸽说。

今年7月,IDG资本宣布聘请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担任“首席畅想官”,刘慈欣以富有想象力、具有人文内涵的科幻作品为人所熟知,他的《三体》被公认为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之作。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合作,承载了IDG资本对前沿科技的畅想。

畅想未来需要打破已有的枷锁,投资早期项目常常会面临这样的挑战。

ASR CEO戴保家回忆,IDG资本最初投资他时,其实就已经达成共识,项目短期内不会挣钱。当他的上一个创业项目锐迪科打算从视频业务转向基带时,大部分人都认为转型很难,以往也缺乏相关的成功案例,IDG资本依然选择支持他,这背后其实就是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的乐观。

在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看来,熊晓鸽的乐观、周全的严谨,是完美的搭配。很多早期项目并非完美,很多抉择正是凭借着乐观才投出,而一旦投下,投资人就不是站在外围评判创始人对与错,而是一起去面对与解决问题。

如今,IDG资本在内部倡导再次创业的精神,“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创新和学习能力”,熊晓鸽说。因为对于IDG资本这家创投机构而言,能否抓住下一波浪潮,投出下一代伟大的企业,将决定其未来能否继续领跑。

在熊晓鸽眼中,没有所谓的大局已定,变革和创新时刻都在发生,这让他感到兴奋。而他想要做的,就是继续投出下一个BAT级别的伟大公司。

“要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熊晓鸽说。

■ 微言

孵化下一个BAT不只是风投的目标

熊晓鸽和他创办的IDG资本,是中国投资界的资深冒险者。腾讯、百度、搜狐、小米、奇虎360……一系列今天声名赫赫的中国企业,创始阶段都曾是熊晓鸽的赌注。在一次次的下注过程中,他见证了中国互联网消费时代的到来。

伴随这个时代的出现,熊晓鸽不仅目睹了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的努力,同时也见证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逻辑的形成。

概言之,制度宽容、非公有资本能够无障碍进入,是互联网经济繁荣的主要前提。二者共同塑造了互联网经济特有的竞争文化、市场氛围和创新环境。这种环境为熊晓鸽的投资成绩单打下了基础分。

VC的本质是投资未来。当熊晓鸽投资清单上的创新创业企业一个个变身为商业巨头的时候,怎么寻找未来,就成为新的挑战。

而且,新挑战的变数更多。一方面,在数量需求上,资本还不足以满足创新创业企业的需要。仅从风险投资与GDP的比例看,中国还远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

另一方面,在质量需求上,今天创新的定义已有了重大改变。中国IP正在取代过去的移植——优化IP,成为创新的新识别标准。

更高标准的创新创业,更高程度的资源配置优化,这不仅是投资界,也是中国经济今天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新命题的关键是,不仅需要链接微观的利润增长点,也需要更紧密地链接宏观需求。

当下,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金融资本、国有产业资本纷纷进入创新创业领域,数量需求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同时也要看到,质量需求仍无法得到保证。资金使用上是“撒胡椒面”、投资反馈上是虚假创新等现象,不是没出现过。什么是既符合资本增值,又符合宏观需求的资本配置方式,还需要更多探索。

寻找下一个“BAT”,是熊晓鸽现在的目标。孵化下一个“BAT”,不应只是熊晓鸽一个人和风险资本的目标。金融资本、产业资本都该树立这样的目标,如此,才有可能打造出更多的中国IP,以创新的繁荣,带动经济的繁荣。□徐立凡(专栏作家)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素宏 黎明

图片/受访者提供

协作编辑 李冰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