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通投入使用的北京丰台站,是未来北京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它拥有多项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

通过自然采光与应用太阳能板的方式,实现了能耗降低10%,每年可以省电约95万度;为了方便乘客在庞大的车站中顺畅出行,车站科学设计分区布局,配备了清晰的静态标识指引系统,未来还将上线智能导航。

此外,北京丰台站还是一座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车站,在简洁的“工业风”设计之中,融入了大量的北京文化元素。

地铁站设计图讲解(站大不迷路一年省电约95万度)(1)

北京丰台站,立体式指示牌让旅客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目的地。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服务

智能导航系统将适时启用,确保“站大不迷路”

改建后的北京丰台站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其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是北京南站的1.2倍,建筑面积比故宫还要大两倍,每小时最高可容纳14000人同时候车。从空间上看,北京丰台站分为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概括来说就是“顶层跑高铁、中间层候车、地面跑普速、地下通地铁”。

在综合立体的交通枢纽站内,如何确保乘客不迷路,是设计者和铁路运营部门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北京丰台站副站长王建表示,车站将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旅客前往相应候车区。“北京丰台站的静态标识非常多,我们的12306服务台也会提供人工服务,站内还设有流动岗,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引导服务。”

记者看到,在站内随处可见指路牌,地面上也有很多指路地贴。根据北京丰台站的设计,前20号数字对应的是普速列车的检票口,21-32号则是高铁列车检票口,在指路牌上方还标明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在地上二层候车大厅,普速列车的候车区位于候车大厅的中部,旅客需要下行至一层乘车,高铁列车的候车区位于候车大厅的两侧,旅客需要上行至地上三层乘车,这样的布局让所有旅客都能尽量步行最短的距离。

北京丰台站和近两年开通的诸多新站一样,不设售票厅,但一共设了7处综合服务中心,集售票、改签、退票、制证于一体。站内共有35个人工售票工位,工位前没有玻璃,便于工作人员与旅客交流。此外,站内还设有104台自动售票机。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导航服务也将在未来适时启用。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丰台站项目负责人马辉介绍,丰台站配备了智能客服系统,可提供自动售检票、智能导航等功能,启用后,乘客可利用该系统快速获取抵达检票口的步行路线,还可在系统上自助存取行李等。

设计

“工业风”中融入北京元素

在北京丰台站的进站安检处,设有旅客信息查验设备,只需轻轻刷一下身份证,就能识别旅客的个人信息和健康状态,相关内容都将直观地呈现在电子屏幕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核验。

地铁站设计图讲解(站大不迷路一年省电约95万度)(2)

北京丰台站二层进站闸机已安装完毕。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智能服务可以说是丰台站“现代”的一面,同时,旅客也能在丰台站感受到传统风韵。

站内二层的候车大厅,挂着一块标志性的金色牌匾,上书五个大字——“北京丰台站”,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牌匾中背景的纹路也是由“丰”字缩写演变而来的。再低下头,还会发现脚下不同颜色的地砖也拼成了“丰”字的造型。

作为大型综合性交通枢纽建筑,北京丰台站的建筑形态风格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从空中俯瞰丰台站,它会呈现出一个线条粗犷的“中”字,苍劲有力。

外观设计上,丰台站的设计契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处理手法,采取三段式布局形式,方正的建筑坐落于方形台基之上,整体呈中轴对称,中央建筑高起,两侧裙房建筑略低,中间采用柱廊,屋檐出挑深远,将建筑充分融入城市周边环境。

马辉表示,丰台站实现了容纳多种功能但设计简约的初衷,因此建筑语言上也尽量选择颜色、结构统一的形式。室内装修呈现简洁高效的“工业风”,但为打破冰冷的感觉,还加入了一些暖色的灯光和色彩,并点缀以绿植的设计,让空间更加温馨美观。

普速出站厅位于地下,分南北两个出站厅,出站路径两侧的墙壁立柱布置有窗格装饰。据介绍,这里的出站流线设计充分体现了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在装修材料和装饰图案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的视觉导向。站内主通道采用藻井式吊顶,加以传统建筑的整体形态概念,实现古韵新风。同时,还利用色系变化及山峦、河流等文化艺术装饰对候车大厅进行分区,优化进出站流线,强化引导标识,方便旅客快速定位及进出站。

地铁站设计图讲解(站大不迷路一年省电约95万度)(3)

车站墙面以麦穗黄为主基调,点缀特色壁画。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节能

大量应用自然采光与太阳能板,每年减少碳排放900余吨

绿色低碳是北京丰台站设计中的一大亮点,这在采光方面有很好的体现——虽然层数很多,但整体空间“通透敞亮”。

置身车站内,旅客能感受到非常开阔的视觉体验。在进站大厅和候车大厅,柔和的阳光透过间隔分布的采光天窗带倾泻而下,在高铁站台层,更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天气好的话,透过玻璃幕墙,往西可以望到西山,往东能看到丽泽商务区,还能远眺中国尊大厦。

据介绍,高铁站台层大量采用了自然采光的模式,天窗和太阳能板间隔分布,确保白天有充足的阳光照入站台。而车站屋顶上铺设的太阳能发电板预计每年可发绿电700万度,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站内照明、取暖、制冷、通风、客运电梯及冷库等提供绿色能源。

除了采光天窗和太阳能板,高铁站台层的地面设计也有巧思,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导光管”把自然光、太阳光引入候车大厅用于照明。“我们通过光导管的方法,把站台自然光通过反射原理引入候车厅,也起到了节约照明用电的作用。”马辉说。

不过,丰台站将自然光用到极致的设计还要属将车站“一分为二”的中央光庭。中央光庭不仅在空间和视觉上起到分隔作用,还明显改善了高架候车厅采光问题。

据了解,这道东西向587米的中央光庭宽18米、高23米,用自然光将候车层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大厅的顶部采用了玻璃透光带的设计,让整个候车厅的空间感大幅提升。

对此,马辉介绍,基于双层车场结构特点,设计更注重空间形态的连贯表达。建筑空间中既存在挑高的南北进站大厅和中央光庭,又存在平整的候车区域。在南北进站大厅、高架站台雨棚、钢管混凝土独立柱、中央光庭等位置,采取暴露结构的处理方式,使得丰富的空间形态具有统一的视觉感受。

此外,丰台站的空调和通风系统也进行了节能减排优化,更多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达到了绿色建筑三星标准。通过一系列的低碳设计,站房整体节能率预计达到10%以上,每年可节省用电量约95万度,减少碳排放900余吨。

地铁站设计图讲解(站大不迷路一年省电约95万度)(4)

北京丰台站高铁站台层。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降噪

高铁“空中走”,多项技术降低噪声干扰

“双层车场设计节约了土地资源,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铁建工丰台站指挥部总工程师许慧介绍,高铁在“空中走”,车场“负重”非常大,丰台站钢结构工程用钢量达19万吨,地基基础有两层住宅楼高。

上层是车场,下层是候车厅,如何避免振动问题?记者了解到,为了减少双层车场带来的振感,丰台站在结构柱与梁之间安装了阻尼器和钢支座,犹如在高架候车层顶板上装置“缓冲气囊”。在地下室墙面、顶面,10米层结构顶板面喷涂无机纤维保温吸音材料,增强建筑结构消纳吸音效果。经过实际测试发现,这样的措施确实能有效降低噪声。

许慧告诉记者,地上二层候车室上方的楼板上也都有无机纤维喷涂,起到降噪效果。候车大厅的吊顶用的是穿孔铝板,包括中央光庭的装饰板也都是穿孔的,都可以吸收噪声。

此外,为了降低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干扰,靠近居民楼的轨道旁都加装了隔音屏。

周边路网建设单位首发集团公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丰台站东南匝道桥紧邻三环新城连接周边路网与车站二层的东立交匝道中也建设了长340.8米、高5米的全封闭隔音屏,解决了周边居民一直关心的噪声问题。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