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10时左右,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一起跳桥事故。据调查,跳桥者为17岁在校高二男生,经120确认当场死亡。其母讲述,当她驾驶到卢浦大桥时,与儿子因在校同学矛盾发生口角,其子突然跑出车门跳下大桥,女子追逐不及,悲剧发生。一条鲜活的生命,在高空落下一条抛物线之后,就这样从世界上永远消失了。

现场监控视频显示,在车流中,一辆白色小轿车打着双闪停在路中,一名女子从轿车左侧进入主驾位置。数秒钟后,有人从轿车左侧走出,然后快跑至桥边纵身跃下。女子紧随其后,试图将其拉住,但未果。

视频中,女子的手曾触及跳桥者的腿部。这名女子向坠桥者方向张望,然后跪在地上,双手多次拍打地面,痛哭不已。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

孩子跳桥后,这位母亲跪地、捶地、悲痛欲绝。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2)

事件发生后,网友纷纷表示,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教育问题不可忽视,家庭之间平和的沟通太重要了!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3)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4)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5)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6)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7)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8)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9)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0)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1)

余华《活着》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句子:“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可是,连死人都明白的一个简单道理,很多活着的人却越来越想不明白了。

现在的初高中生大多还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4 2”的呵护中。父母家人对他们生理和心理的过度保护,以及家长、老师对完美主义的追求,导致学生的责任心大大下降,导致一些人的责任意识淡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甚至对自己的生命都不负责任!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16日,湖北孝感云梦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称,16日凌晨,该县黄香高中一名16岁女生从宿舍楼坠亡,已排除刑事案件可能。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去年2月1日,云梦县黄香高中一名15岁高一女生在学校内坠楼,后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当地警方调查排除刑事案件,女生系学习压力大跳楼。

马东就曾在《奇葩说》中说过: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是我们汉文化缺失的一课。

但若想让孩子学会敬畏生命,必须先从认识死亡开始。

就像作家梭罗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自己说:能活在世间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只有面对过死亡的孩子,才会珍惜生活的美好,从而感谢生命,敬畏生命。

记住,你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时候都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可能你现在还不懂什么是生死,但是到你老了,你就要开始面对一些友人的“离去”。可能你不理解,但是看着同龄人因为各种原因凋零,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所以不管你是难过还是痛苦,遇到学业还是情感的挫折,都不能轻言自残、轻生、自暴自弃,而是坚强地活下去。要记住你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你没有权利随意放弃。

余华的《活着》中还说过:“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人生需要追求的东西很多,但是所有浮华没有了生命作为支撑,也会变成黄粱一梦。

死亡,被很多人看作是一种解脱,其实,对活着的亲人,这场悲剧才刚刚开始。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用自杀来终结自己的生命,他们每一个人生命的毁灭都导致了一个家庭的毁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成年人已经经历的太多了。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2)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3)

研究表明,意志力薄弱,耐挫折能力差是当代青少年的通病,是困扰青少年教育的突出问题。现实中,家长的娇纵与老师的无奈造就了学生任性的个性,畸形的爱与过重的学习压力造就了学生易碎的心灵,很多学生往往因承受不了困难、委屈、批评、责备等打击而轻生。如果这些孩子现在不能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今后又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古往今来,许多名人贤士无不是在挫折中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面对耳聋,贝多芬顽强拼搏,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终成一代“乐圣”;面对失败,爱迪生坚持不懈,发出“我已找到一千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的乐观心声,终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面对仕途苦闷,苏东坡壮心不已,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昂扬曲调,在挫折中走向豪迈……是挫折,使他们平静的理想之湖激荡起壮美的浪花;是挫折,使他们和缓的心灵之曲奏鸣出雄壮的旋律!

挫折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这一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不谋而合。就谈我们的邻国日本,它就一直重视孩子的挫折教育。日本的幼儿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逢冬天,幼儿都要赤身裸体于风雪之中摸爬滚打一定时间。在日本,不少中学还兴起了一种“穷留学”之风,即富裕的大城市的中小学生到偏远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正是如此,日本人的心理素质才为世人所称赞。

挫折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首先,学校应把挫折教育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心理信息,特别是历史、思想品德、语文等教材中的大量挫折教育事例。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事例,步步渗透,让学生认识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克服挫折的勇气。当然,条件许可的学校可专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课表上墙。

其次,学校教育应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定期联系相关基地有计划地开展行为训练和拓展训练。通过这些训练让学生从温室中走出来,学会合作,敢于承担责任,自我锤炼,加强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训练,承受能力提高了,自然会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再次,老师和家长要学会让孩子体验成功,感悟挫折。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提出的要求要合理,要因人而宜,不能强求一律,更加不能把分数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即使批评也要讲究技巧,要知道“糖衣良药”比“苦口良药”效果要好的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到自己还有成功之处,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自己首先应该遇事不慌张,不气急败坏,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要帮助孩子分析,提出参考建议,要让孩子感到自己并不是孤军奋战。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4)

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投入过多的关注在某一个孩子身上。但是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上海这样的城市里,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感受吗?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他内心里面的苦闷你知道吗?

其实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我看到一个四岁的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长大后赚钱给你用,是因为他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可是等到十几岁他就搞清楚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因为这些大人又不会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可名牌大学在中国就这么几所,凭什么就你们家孩子去呢?

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三的学生来咨询,他们所有的症状都是一样的:到了高三不投入学习,整天看手机,整天看小说。你问他想不想考大学?他回答,想,还要考好的。那为什么不投入呢?因为他们焦虑不堪。只要说一句话他们就会淌眼泪,我说:“你可能考不到你觉得理想的大学,然后你会觉得实在对不起你的家长,他们对你太好了,是不是?”孩子们一听眼泪就淌下来。

父母们要告诉孩子不要背这个包袱,轻装往前走,这个才是给孩子正能量。我讲一句贴心的话,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要记住,不是他要来的,如果他要选择未必会选你,你是单向选择。我跟我儿子经常说的话是,“儿子,咱们母子一场,彼此不要嫌弃,你不嫌我,我不嫌你。”孩子没有这种重担,他才能轻装往前走,他才不会有考试焦虑。现在咱们国家有多少学生因为在临考前焦虑不堪,学习成绩才没有达到应该有的目标呀!

我们能看到现在的孩子有空前的学业压力,这只是显性的,而隐性的东西是孩子们整天跟焦虑高危人群在一起,这些人是孩子的父母、老师。你想想看,如果孩子在学校、在家里都要面对一群焦虑的人,人人对孩子拉橡皮筋,老师在学校里不停强调考试、学习;孩子回到家,家长也在强调考试、学习,那孩子可能就完了。跟焦虑的人在一起,会疲惫不堪,我们孩子所遇到的压力是全世界没有的。美国的学校不应试吗?也应试的,人家的学习任务也很重,可是人家的老师和家长不是我们这样的内心世界,我们(父母)自己太脆弱、不够强大。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5)

现在孩子的第二个特征是对话语权要求非常高。这绝对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在中国几千年来是没有的。我有时候在思考,独生子女政策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它会推动这个社会变得更民主。

为什么呢?首先,人的环境不一样。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我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现在孩子的生活是这样的,他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直接跟大人对话,为什么你说话我不可以说话呢?

反过来看我们现在的教师和家长,还是秉承老一套。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中学生被老师教育的时候,老师在训他,这个中学生就这样子,“你讲好了。差不多了讲好了吧?我可以进教室了吧?”他根本不会听你讲的。为什么?因为你不了解他话语权要求很高,你没有给他平等的对话。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6)

当今都市孩子现实感非常弱也是教育的结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一切现实事务都被替代了,他们只知道好好学习,而我们的学校也没有提供给孩子处理事务的可能性,除了学习和补课没有其他活动。孩子在现代化的电脑世界里生活,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虚拟感,这就是他们的特征。

比如说现在的中学生都在玩“手办”,人数大概比例是1/4。什么叫手办?“手办”就是以日本动漫为模板所制作的那些玩偶。他一个人跟这些玩偶在玩,有的时候玩偶还带一些色情,一个男孩子玩到他会爱上这个玩偶,然后就会在虚拟世界里捣鼓真实感。他们在网上交流,似乎这个玩偶是一个活人一样,最后他反而在真实世界里有虚拟感。两个人在网上聊好了以后准备见面,坐在一起,居然没有话,结果说,“我们网上去说吧,再见。”就到网上去说了。

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德育校长,如果有,请思考一下:我们现在中小学的德育活动应该做什么?因为孩子们现实感很弱,学校应该提供这种帮助,模拟法庭,模拟超市,模拟社区……去搞这些东西。

孩子缺什么,你就要给他什么!德育教育是育人,不是灌输某些东西,你要把他育成一个健康的人,不然一个没有现实感的人,到后来他的人格会有问题的。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7)

我们来看他们还有一个特征,个性化要求非常高。我们小时候被教育成“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你是沙漠里的一粒沙”,现在的孩子是“我来过了,雁过留声,你们怎么可以不知道我来过?”他必须要展现个性。那么我们的教育允许吗?设计出来让他展现个性的平台了吗?我们班级的班会课是不是提供了呢?

这个是我们现在孩子的又一个特征所在。那么各位,如果你要压抑他,他就抗争。抗争的途径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跟你打,我们叫逆反。为什么逆反?逆反是因为你不允许他长大。逆反有“硬抗”这样的形式,就是你说东他一定要说西,你说要好好读书考高中,他就跟你说要考职业学校。那么“硬抗”还好一点,如果“软抗”就麻烦了。如果老师、家长“强大无比”,是“不可战胜的”,孩子反抗的能量应付全部转移到里面,结果各类精神问题都出来了,导致现在15岁以后的孩子,神经症高发。各位注意,我们培养孩子健康是很要紧的,所以要充分满足他的个性展现。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8)

最后我想总结的是,现在的孩子是活在“第三只笼子”里的。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笼子,让一个老鼠在笼子里,笼子外面装一个门,如果老鼠不小心踩了一下这个门,门打开以后有一个食物会进来,这个老鼠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踩一下,食物就进来,老鼠会怎么做呢?会一直踩。如果第二只笼子是这样的,老鼠踩一下,电击一下,踩一下,电击一下,以老鼠的智力会怎么做呢?不踩了。如果“第三只笼子”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电击,老鼠就不知道应该踩还是不踩,这个老鼠会在里面纠结死。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19)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家长对他太好了,就像食物;但同时给他压力,就像电击,孩子们如同老鼠在第三个笼子。每个家庭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成功者,嘴巴不说,心里是这样想的。各行各业,凡是能成功的都有一个共性的特质,这些人一定是输得起的人,输了再来,最后就赢了。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你只让他成功,不让他输,你想要让他成功,却不让他有的成功的品质,你一开始就不培养这种品质,他不就是第三只笼子里的老鼠吗?

还有,我们每家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在看到数学难题、物理难题能够迎战,锲而不舍。学奥数的时候再难的题目也能克服,我们希望孩子意志力、控制力很强,可是你知道意志力、控制力是从哪里来的吗?在上海,家长们从小学开始给孩子找最好的学校,初中、高中一直是好学校,等高考完了以后,再帮孩子找什么样的专业读大学以便运用关系找得到工作,等到找了一份工作以后,觉得差不多了,就买一套房子给孩子,发动亲朋好友给孩子介绍女朋友,然后再拿钱出来给孩子办婚事,婚事办好了养孩子,最后自己帮孩子带孙子。

你要控制他一生,还需要他有一种迎战困难的自控力,这就是个悖论。这个人不是在第三只笼子里是在哪里?其实他都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非常明确,但有的家庭期望太高,这是不可以的。特别是对独生子女,你不把一个很具体的目标告诉他,这个人要崩溃。实际上高要求只有对自己,不能对别人。孩子非常清楚他的目标在哪里,可是心里也很清楚,自己是没有这个能力的。那么你想想看,他不是纠结死吗?这就是老鼠在第三只笼子里的感受。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20)

“多吃点”“早点睡”“有你这样的高三学生吗?”……通过相关部门的抽样调查结果,我们来看看哪些是高三学生最不喜欢听的话,哪些又是他们最喜欢听的。还有200多天就要高考了,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家长朋友们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21)

高三学生最不喜欢听的话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22)

在被问到最不喜欢听到父母说的话时,30%的同学认为,“快点”“多吃点”“早点睡”“早点起床”……对生活方面事无巨细的关心极为反感,他们不喜欢像小宝宝一样被管着。

“你懂什么”、“不听我的话你一定会后悔的”、“想当初我高考时……你怎么就……”23%的同学表示,父母喜欢代入过去经验,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盲目指导,甚至随意评论,这点让自己颇为烦恼。钱同学说,“时代不同了,希望父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现在的环境,多听听我们自己的分析,而不要主观臆断。”

那么,高考前夕,孩子们最乐意听到父母说哪些话呢?超过36%的同学表示,希望父母多鼓励自己、多夸奖自己,从具体的事情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并不吝表扬,这些话都会让自己印象深刻。

24%的同学喜欢听到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开心事,9%的同学和父母唠家常会感觉开心,5%的同学乐意和父母畅想未来。从这点上看,大部分同学看到父母开心时,无论谈什么,都会觉得很幸福。

高考前如何与孩子沟通?“多吃点早点睡”这些话高三学生最反感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23)

高三学生最期待父母做的事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24)

关于最反感父母做的事,大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42%的同学特别反感父母在不了解情况时就妄下判断,随意归因,给自己乱贴标签,如“你这个人是不是傻啊”“你们这样像高三的学生吗”“就你会吹、就你能耐……”“翻旧账、戳我过往的不是”。

37%的同学表示非常反感自己在学习时被干扰。他们的家长可能会“盲目督促学习”“一定要和自己挤在一起做事”“不敲门突然冲进来”“动不动就找茬询问”“擅自找老师”“趁我不在乱翻我的东西”“强行把一切事情都与高考联系起来”。

还有一些同学反映,家长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明明是为了我的事起冲突的,又不让我搀和。”他们特别不希望爸爸妈妈吵架,或者吵架了还不把自己当家庭一员,非要让自己好好学习,这时候怎么能好好学习呢?

17岁跳桥事件是孩子教育出了问题(17岁高中生当母亲面跳桥轻生)(25)

1、做个爱学习爱思考的家长。

孩子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家长,你如果还在做初中生甚至做小学生的家长,毫无疑问,你就拖了高中孩子的后腿。孩子长大了,对家长浅层次的需要更少了,对家长深层次的需求增多了。随着人的学习能力的退化,往往是我们做家长的智慧增长比不过孩子成长的速度。

所以,家长在白天忙完工作以后,在孩子入睡以后, 夜深人静时,我们还要努力看书努力学习还要努力思考,分析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应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每一次和孩子的交流都要认真准备,就像老师备课一样,每次只要谈一个主题,不要翻旧帐。

今天的高中与20年前我们所上的高中完全不一样, 今天各位放弃休息能来听一个高中老师聊现在高中的那些事,你们就是家长中的精英分子,因为你提前知道了孩子到高中将要面对的一切, 你了解孩子你懂孩子,这是您征服孩子的第一步,孩子因为有您这样的父母而自豪而幸福。聪明的孩子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产生一些看似叛逆的观点,有一些被无知的父母压下去了,有些被沉淀下来成为隐患。

莫言说: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地举起反叛义旗的孩子必定是乱世或者治世的英雄。要把一个有思想有叛逆的聪明孩子引向正道,必须有一个前提:父母必须具有相当的质量。所以,我们家长要努力学习。

2、关注欣赏和守望远远胜过无休止的唠叨。

有些家长的电话我是不敢接的, 因为电磁辐射因为我的臂力不支。有些家长到学校来,我都要躲进实验室,她一来就是一整天,每个老师要听她讲一个多小时……

孩子就是被她唠叨坏的,我推测,在家里这个孩子是插不上嘴的,她还在怪孩子回家不说话,得不到孩子任何信息的家长就越不踏实,就越唠叨……唠叨是因为不放心,不放心是因为不了解,不了解是因为没沟通,没沟通是因为没倾听,没倾听是因为没尊重,没尊重是因为没认同,没认同就会话不投机,恶性循环,孩子的耳朵和嘴巴早就选择性的对家长关闭了。

高中生已经有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果孩子有困难和困惑,我们家长没有什么高招,我建议还是在一旁关注和守望,微笑着给孩子战胜挫折的动力,无声胜有声,有时候教育中的无为就是有为。不要成天唠唠叨叨,什么吃饭慢喝汤响之类的改了十几年的毛病都没有改的就不要改了,就把它当个性伴随一生好了。孩子大了,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坚持一种策略:明确的目标,隐形的工作。智慧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很多都是默默进行的,只言片语胜过歇斯底里。

3、做一个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延迟享受型家长。

无忧和享受必须是我们家长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在孩子教育的有效期内坚持陪伴的动力。一个孩子的成长,家长所操心的总量是一定的,小时候送爷爷奶奶那儿的,你轻松了,上学后家长就更辛苦。有些家长确实很忙没有时间管孩子,初中把孩子打包送到某些民办学校,一个学期不闻不问,孩子表面上分数上去了,很多品质和意志上的缺陷被隐藏起来,到了高中就非常辛苦且效果很糟糕,和一些公立学校的孩子一比,相差几十分这是正常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