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真实爱情的途径并不平坦。”

这个道理,谁都懂。

可不是谁都能践行。

正如《还珠格格》中的皇后。

她作为一个女人,自然知道男人想要的是听话、温柔的解语花。

可她做不到。

真心爱着的人,只想做“为对方好”的事。

皇后也是如此。

她真心爱着乾隆,所以不愿对乾隆说假话。

看似坦率,其实很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倔强,不愿意面对冰冷残酷的现实。

乾隆也是一个凡人。

作为一国之君,他希望只看到百姓安居乐业。

而作为皇宫之主,他希望自己的女人听话、懂事、顺心。

还珠格格里的皇后历史上坏吗(还珠格格皇后剃发出家)(1)

他懂得皇后的真心,但不能容忍皇后一而再再而三的真诚。

忠言逆耳利于行,从来都不该运用在爱情当中。

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希望自己的伴侣,不与自己同悲欢。

皇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燕子初入宫时,身上带着紫薇的信物。

凭着信物,和小燕子坑蒙拐骗的本事,小燕子成了乾隆“失散多年”的女儿。

小燕子说过好几次:我不是格格。

令妃都听见了。

可为了让乾隆高兴,讨乾隆欢心,令妃按着小燕子认了爹,成了还珠格格。

令妃不管真相,只想让乾隆开心。

还珠格格里的皇后历史上坏吗(还珠格格皇后剃发出家)(2)

可皇后不是。

皇后更看重的,不是乾隆的欢心,而是真相。

她害怕小燕子的存在,令皇室蒙羞,危害到乾隆的利益,伤到乾隆的心。

如果非要论个对错,皇后自然比令妃更真心些。

但乾隆不喜欢皇后。

现实中的人也不会喜欢。

在爱情中,“逆我者亡”往往是交往真理。

不能同悲同喜,便会伤害彼此的感情。

如今的很多男性也被教导:“女朋友说啥就是啥,怎么可以忤逆呢?”

这就是典型的“乾隆心理”:只要顺从,不要对抗。

在之后的剧情中,乾隆更是将这一心理贯彻彻底。

还珠格格里的皇后历史上坏吗(还珠格格皇后剃发出家)(3)

那是南巡的路上。

乾隆带上了皇后和令妃,还有宠爱的子女。

一路赈灾、除奸,挣得了很好的名声。

乾隆走过的路,百姓们都大呼明君。

然而,乾隆遇见了夏盈盈。

杭州西湖上的泛舟,乾隆对夏盈盈一见倾心。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被世人称作“明君”的乾隆,死活要带夏盈盈回宫。

甚至直接给了这个青楼女子“贵妃”名分。

这一举动,吓坏了所有人。

众所周知,乾隆微服私访,带上的都是自己的贴心人。

而贴心人,便是乾隆认为的“对自己衷心”的人。

皇后赫然在列。

还珠格格里的皇后历史上坏吗(还珠格格皇后剃发出家)(4)

自囚禁紫薇一事发生之后,乾隆对皇后一直十分厌恶。

这次随驾出游,对皇后而言是“复宠”的机会。

可皇后没能抓住机会。

她看着乾隆被夏盈盈迷得神魂颠倒,打了亲生女儿,还斥责了衷心的大臣。

本稳固的朝堂、和谐的家庭,眼看就要被一个青楼女子毁掉。

皇后深爱乾隆,自然不愿乾隆为了一个女人,毁了乾隆多年来经营的名声。

于是,皇后一纸血书,送到了乾隆的面前。

她用一国之母的身份,最惨烈的方式,逼着乾隆放弃所爱。

皇后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保住乾隆的名声。

可在乾隆的眼中,皇后是不识好歹,是故意作对,是妒忌刁蛮。

还珠格格里的皇后历史上坏吗(还珠格格皇后剃发出家)(5)

布霍特说:“爱情的萌芽是智慧的结束。”

乾隆便是如此。

他陷入了夏盈盈的爱情监牢,所以看不到身边人的关心,也没有心思去考虑事情的后果。

那一刻,在乾隆眼中,夏盈盈就是神,而谁对他的神不敬,就是对他最大的挑战。

皇后尤其过分。

可皇后真的是在挑战乾隆么?

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其实都通晓一个道理:谁敢强硬阻挠一个人追求真爱,谁就不会有好下场。

皇后阅历丰富,手段高明,何尝不懂得这个道理。

还珠格格里的皇后历史上坏吗(还珠格格皇后剃发出家)(6)

可她也成了布霍特话语中的人:因为深爱着乾隆,所以她失去了理智。

她明知道“忠言逆耳”,却不得不挺身而出。

因为深爱一个人,便不忍心让对方走上弯路。

皇后的心是真诚的,但用错了地方。

所有与情相关的空间:爱情、亲情、友情,其实并不讲求绝对的真心。

亲情中,真心的忠言会让人走向叛逆。

友情中,真心的忠言会令人渐渐疏离。

而爱情中,真心的忠言往往会把对方越推越远。

皇后的下场,可以为鉴。

还珠格格里的皇后历史上坏吗(还珠格格皇后剃发出家)(7)

今日讨论:爱情中,能够一直讲忠言么?


啃笔杆的仓鼠:用文字书写生活,用情感体验人生。一点薄见,愿与你共勉。动动小手关注仓鼠,一起侃书侃剧侃生活,谈天谈地谈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