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坐在爸爸的车上,指着外面穿梭的车辆,不停地问爸爸这种车是啥牌子的,那种车是哪个厂子生产的。在爸爸眼中,只有男孩子才会对车标和车型感兴趣,妞妞这是从哪里学来的?怎么和平常的女孩子不一样呢?有独无偶。妞妞邻居家有一个小男孩鹏鹏,别看名字起得很男性化,却喜欢成天跟在姐姐身后玩,还将姐姐的粉色花边裙穿在身上,和姐姐一起玩芭比娃娃。妈妈怎么劝都不听!

这些家长心里肯定想不通,为啥男孩子没有男孩子的样,女孩子却有些男孩子的性格?是孩子们在成长中出现了什么偏差了吗?遇到这种情况都不好意思对外人启口,多丢人呀!是不是这些孩子受到了电视剧情节的影响,还是像鹏鹏那样,被自己的姐姐给带“偏”了?

男孩为什么喜欢洋娃娃(男孩子不该玩洋娃娃)(1)

其实,家长们产生这些疑虑是正常的,有些心理教育专家称这种现象为“性别偏见”,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性别偏见”很常见。他们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去玩一些与机械类有关的玩具,如汽车、积木等等,而女孩子则适合去安安静静地和自己的洋娃娃过家家。若是男孩子玩上了洋娃娃,家长们就如临大敌了。殊不知,家长的“性别偏见”会对孩子造成不小的影响。

一、“性别偏见”对孩子来说有多可怕?

1、孩子的兴趣被压制。

前文中提到的妞妞喜欢车,若是家长极力阻止,势必会影响孩子兴趣的发展。没有了兴趣的驱使和引领,孩子发现事物、研究事物的信心会大打折扣,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也难免会出现退缩的心理,这种兴趣被压制,今后想发展别的兴趣,孩子也是会有心理负担的。

2、孩子的心理被扭曲。

在家长们眼中,男孩子要勇敢,要有男子气概,女孩子要温柔,要美丽。若是出现相反的情况,家长会不会对孩子的行为心生厌恶之情呢?若是男孩子怕黑,不敢一个人睡觉,家长肯定会责备孩子没有勇气,对于孩子来说,容易受到心理上的打击。家长的要求和孩子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冲突,积压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男孩为什么喜欢洋娃娃(男孩子不该玩洋娃娃)(2)

3、孩子变得不自信。

孩子的自信心是通过一件件小事逐渐积累起来的,而当孩子信心满满去做某件事情时,心中也期盼得到家长的支持。家长却认为孩子的行为很“娘”,不符合其心目中的男孩子形象,就会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孩子无论怎么做,也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一来二去,就会给孩子内心留下阴影,变得不太自信了。

心理学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研究,为了能够帮助幼儿适应社会上的各种人物性格,需要正确地实施“双性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将抛弃刻板的性格形象,转而追求完美的人格。在“双性教育”的驱使下,男孩子也可能会温柔,女孩子也会果断,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

二、真正有意义的性别教育是“双性教育”。

1、“双性教育”是不分性别的教育。

在进行“双性教育”前,家长们要避免走入认识误区,认为双性教育就是男孩子的个性中夹杂有女孩子的性格,或者是女孩子的个性中有男孩子的性格。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双性教育是不分性别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促使孩子养成将来社会所需要的、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特质中共有的优秀品质。

男孩为什么喜欢洋娃娃(男孩子不该玩洋娃娃)(3)

2、“双性教育”不是娘娘腔和男人婆。

在孩子性别取向建立之初,不要盲目地给孩子的行为贴标签,气质和品质并无男女之分,却是会产生正反两面的差别。矫揉造作、优柔寡断的女孩子也是娘娘腔,固执己见、没有耐心的男孩子也是男人婆。不要轻易地将这种标签贴在孩子身上,要想方设法消除性别偏见,转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3、“双性教育”的益处。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双性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智力、性格和体力均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上了高中之后,对于文理科之间的界限区分不是很明显,呈现出两条腿走路的倾向,而且在今后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也能发挥性格上的优势,处理问题较为圆满,容易受到多数人的喜爱。

所以,当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女孩子们喜欢的洋娃娃时,发现自己的女儿将变形金刚玩得非常熟练时,不必担忧,这就是孩子在以自己的方式实践双性教育,家长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就不会在双性教育的道路上走偏。

男孩为什么喜欢洋娃娃(男孩子不该玩洋娃娃)(4)

三、实施正确的“双性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本身性别为主。

孩子在性别形成过程中,是围绕自己的性别来组织自己的生活的,正是通过这种实际的生活,孩子逐渐开始明白什么样的感情、态度和行为属于男孩子,什么样的属于女孩子。即使要进行双性教育,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兼容异性个性中的优秀点,有主有次地培养,不能本末倒置。

2、顺其自然,不可强迫。

孩子的性别角色是后天养成的,有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家长不必见到自己的孩子穿了女孩子的裙子就大惊失色,而要通过让孩子在生活中去耳濡目染一些普通人的做法,慢慢地影响其对性别的正确认识,切不可看到孩子有某种家长认为不恰当的行为就急匆匆地纠正,容易影响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

3、家长要提供榜样。

孩子会从家长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妈妈是一位职场精英,孩子就会想,女性也能有自己的事业追求。爸爸也会在工作之余帮忙做些家务,那孩子就认为,家务中,是没有性别区分的,谁有时间都可以做,不一定家务活都是妈妈承包的。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均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性别行为取向。

男孩为什么喜欢洋娃娃(男孩子不该玩洋娃娃)(5)

英国BBC短片《性别差异:男孩玩具vs女孩玩具》中说到男孩子比女孩子有更强的空间感,就是因为其从小接触了空间感的玩具。家长们可以想象一下,孩子们能够从小突破原先的性别偏差,让孩子产生具体的认知而不是限制,孩子是不是会发展得更加全面?今后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保护男孩手中的洋娃娃,也是最好的性别教育。

今日话题互动:各位家长,您认为您的孩子有性别上的“不正常”举动吗?您是怎么做的呢?欢迎您积极留言,一起参与话题讨论,共同培养性格全面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