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全传》是清朝人钱彩和金丰以明清时代的岳飞评话戏剧为蓝本创作的古典小说,它的出现奠定了中国宋朝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民间形象。在这部小说中有很多形象的创作都是来源于明清时代评话戏剧艺人,钱彩和金丰两位作者只是将其搬运到了小说之中。由于明清时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时期,那时候出现的四大名著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评书艺人在创作时也高度的模仿四大名著的人物形象。本文所描述的说岳后传第一高手杨继周便是这样的角色,从他的形象和行为来看完全就是《三国演义》中典韦的翻版。

高宠和岳飞传什么关系(狐说岳飞番外五)(1)

《说岳后传》是《说岳前传》的续篇,主要讲的是岳飞之子岳雷和岳家军的后代们扫北报仇的故事。与前传有岳飞抗金的史实做参考不同,后传完全又作者金丰杜撰,所以凭空创作的难度很大。作者在创作中是采集民间评话艺人的故事版本,经过再加工成为新的小说篇章。故事中的杨继周是完全虚构的角色,人设为岳家军猛将杨再兴的儿子。他在岳雷扫北的中后期出场,"生得脸白身长,眉浓唇厚,两耳垂肩,鼻高准阔,身穿一领团花绣白袍,头戴一顶烂银盔,坐下白龙马,手提,有万夫不当之勇。"

高宠和岳飞传什么关系(狐说岳飞番外五)(2)

从上述措辞来看,很显然是来自于明清评话的口吻,可以说这个角色是评话艺人凭空创作出来的。明清的评话艺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能识文断字的已是少有的人才,大多数学艺都是师徒口口传授。很多艺人说了一辈子书,却根本没见过自己说的内容的书面文本,都是靠着死记硬背评话故事谋生。这对他们来说凭空创造一个角色非常之难,然而从别的评话角色中高仿一个出来则相对容易。从杨继周的形象来看,这很显然是高仿至《三国演义》中典韦的形象,而其后杀死金军大将山狮驼的飞戟,更是典韦的绝招。

高宠和岳飞传什么关系(狐说岳飞番外五)(3)

从杨继周的人设看,他的父亲是岳家军猛将杨再兴,在小商河力战而死,是岳飞故事中最为人称道的英雄之一。杨继周要继承这个角色的英雄气概,那必须有一身相匹敌的武艺,并且要扭转杨再兴力战而死的悲剧结局。创作者选用了典韦这个模板进行在创作,很显然是对《三国演义》滚瓜烂熟的。《三国演义》中的典韦是曹魏阵营中排名第一的武将,也是唯一的超一流武将。他擅使两枝重八十斤的铁戟,有驱虎过涧的能力,被夏侯惇推荐给曹操。曹操见他可单手举起欲坠的旗杆,赞其为""。

高宠和岳飞传什么关系(狐说岳飞番外五)(4)

恶来是商朝末年的勇将,他与父亲飞廉一起效忠于纣王,在商周大战中屡次击退周武王的大军。后来商朝被灭,飞廉与恶来战败后被杀,被周朝的史书黑成了助纣为虐的奸臣。然而他的勇力一直在世间流传,成为夸耀猛将的标志。曹操以此来称赞典韦,由此可见典韦的勇力绝对是世间少有的。他加入曹操军队后屡立战功,特别是在兖州之战中护卫中计的曹操杀出重围,一路飞戟杀人的形象让读者的印象非常深刻。而曹操也因此将典韦提拔成自己的宿卫头领,外出行军打仗时都让典韦负责自己的安全事宜。

高宠和岳飞传什么关系(狐说岳飞番外五)(5)

《三国演义》的曹魏阵营中一直缺少超一流猛将,这是小说作者罗贯中尊刘抑曹的基调决定的。因此对于曹操军中少有的超一流猛将,很多读者对典韦非常偏爱。评话艺人在创作杨继周这个角色时充分的模仿了小说中对典韦的描述,塑造出了这么个高仿版本的角色。杨继周出场时正是岳雷扫北的关键时刻,面对金军的山狮驼、粘得力和连儿心善这样的猛将,岳家军的后代们办法不多,此时出场的杨继周便是雪中送炭。杨继周的到来从武力上解决了岳雷军与金军之间的差距,也让后期的故事走向了《封神演义》的框架。

高宠和岳飞传什么关系(狐说岳飞番外五)(6)

杨继周的第一次出手是与岳雷手下的董耀宗和王彪交手,打得非常轻松,一挑二都呈完全压制的状态。小说的原文是,"那人使动手中双戟,犹如,好似恶龙戏水。"从这字里行间中体现出来的那种轻松和写意,充分的表现了杨继周武力的强大。而后来在与山狮驼的第一战中,两人你来我往的铁戟对凤翅镏金镗,从旁白诗评中更是将其定义为典韦和宇文成都的战争。众所周知宇文成都是隋唐故事中的第二高手,作者以宇文成都来比喻山狮驼,可见山狮驼的人设也是非常强大。

高宠和岳飞传什么关系(狐说岳飞番外五)(7)

从两次交手的情况来看,杨继周与山狮驼的武力处于伯仲之间,谁也没有压制谁的能力。最后杨继周用诈败计引得山狮驼追击,然后回身用飞戟绝技刺杀山狮驼,解决了岳雷扫北中这个最强金军将领。这飞戟是杨继周的绝技,也是三国中典韦的绝技。这是一种投掷短戟远距离杀人的技能,在南北朝以前非常流行,几乎所有的名将都会这招。就三国故事而言,除了典韦以外,孙权、刘备、孙策、董卓和太史慈都有飞戟杀人的行为。而这种战法在南北朝以后逐渐消亡,宋朝的时候军中已经没有这种技能了。

高宠和岳飞传什么关系(狐说岳飞番外五)(8)

杨继周是说岳后传故事的第一高手,其飞戟刺杀山狮驼的剧情一直为人所称道。然而从小说创作的历史环境来看,这是当时民间百姓对满清统治中华大地的一种反抗。或许从武力上讲,满清的铁蹄征服了中华大地,但是中华的百姓并不认同满清政府的统治。在清朝初年那种高压和恐怖的社会气氛下,民间百姓也只能从过往的历史碎片中寻找安慰,以典韦为模板创造了杨继周这样的角色。他们希望有个这样的英雄出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于是在说岳前传的续篇中有了岳雷扫北的故事。我想这便是民族的心声,百姓心中民意,这不是武力、压迫、抹黑和欺骗所能改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