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聂剑光《泰山道里记》中载“北为水帘,崖多题识。稍西石壁中分,曰仙峡石,又名试剑石;万恭磨壁为记,并建石亭,额曰高山流水。亭西上旧有听雨轩。转而东为龙泉峰,又曰栲栳崮,石经峪水出焉。”这段描述里所说的,就是泰山高山流水亭的来历。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1)

高山流水亭是一座石亭,坐落在斗母宫以北,经石峪石刻以西七八十米的地方,额题“高山流水之亭”几字,所以这座石亭叫做高山流水亭,亭子建于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据今已有447年的历史。传说中,这座亭子是俞伯牙抚琴的地方,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2)

高山流水亭

李戴

壁立石屏向日明,小亭危坐午风清。

弹琴人去知何日,尚有高山流水亭。

明代李戴的《高山流水亭》一诗写的就是高山流水亭,作者李戴是明隆庆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也曾到泰山游览过。诗中,李戴用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来歌咏高山流水亭,说弹琴的人不知逝去多少日子了,但高山流水亭还屹立在这里,赋予石亭更深的历史意蕴。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3)

在经石峪大石坪西北的石壁上,刻有“高山流水亭石壁记”,这处刻石,是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万恭题刻,详细记载了“经石峪”水帘的生动和高山流水亭建立的经过,也记录了万恭在泰山时做的一些事。

根据记载,万恭完成岱顶玉皇庙的修建之后,从泰山南麓下山路过经石峪,他在大石坪上休息,感叹于经石峪的来源,在旁边写了“曝经石”三个大字。在休憩中,看到眼前流水飞溅,又题下了“水帘”两个字刻在石头上,“水澌澌淅字上,字隐隐匿水中,斯泰山之至奇观也”。当时的万恭,在经石峪看到的景色美不胜收,往西看去,石壁高十五尺,自然天成,往东看去,有泠泠的流水和苍翠的树木,于是万恭决定“倚石壁而为亭”。万恭建造亭子的时候,全部使用的石料,四根石柱直接安插到石基上,深度近一尺,亭子上方还覆盖上了石板,方便登山的游人在此歇脚。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4)

(王长民 摄)

细读刻文,可以得知,因为万恭喜欢弹琴,而在经石峪处弹琴,是深处高山之中,眼前又有流水,与古人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意境相合,所以就把建起的亭子命名为高山流水亭。高山流水亭建立之后,当时有人在此观景,并形容此处:“瀑流千派,飞喷字画,上构石亭一,宽容数人,危壁在后,雪浪在前,每风鸣雨响,万籁俱怒。”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5)

因为是全石构造,高山流水亭非常墩壮结实,是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亭内横梁上方刻有“高山流水之亭”几字,题于1594年。亭外横梁上方写有“源头活水”,这四个字来源于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亭子正面两根右柱上刻有对联“天门倒泻一帘雨,梵石灵呵千载文”。这处对联的意思是,下雨时,雨水犹如南天门上倒泄下的水帘,水帘漫过“经石”时,似乎在大声吟咏石上的千年佛经。

而高山流水亭原本建在“高山流水亭石壁记”刻石旁,1965年为保护大字,将亭址改为河道,亭子也被移到了现在的位置。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6)

试剑石

宋思仁

谁试青萍瀑布西,藓痕中裂砉然齐。

千年神物龙飞去,片石犹能认断犀。

刻有“高山流水亭石壁记”的巨石,被劈成了两瓣,一块主要题刻石壁记,另一块上面也题刻了不少文字,其中就有“试剑石”三字,这三个大字就是这块巨石的名字,根据记载,这块巨石又名仙峡石。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7)

清代宋思仁的《试剑石》作为一首写景咏物诗,借用了青萍宝剑的典故,将其移入诗中,用东汉光武帝的舞剑技艺烘托神龙飞升,而试剑的石头却留了下来,余韵悠悠。据悉,青萍宝剑的典故来源于东汉光武帝。相传,当年光武帝在莲花池舞剑,忽然见蜻蜓飞掠于花叶浮萍之上,时而立莲枝随风飘摇,时而驻足青萍随波荡漾。蜻蜓身姿轻盈曼妙,如剑击刺翻飞,跃矫灵活,于是成自己的剑为“青萍”。

这首诗的作者宋思仁与泰山关系不浅,他虽是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却曾任山东粮道、泰安知府等职。清乾隆五十九年,他组织修缮泰山驰道,种补天门上下长松,对泰山的植被绿化做过大贡献。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8)

高山流水遇知音

《吕氏春秋・本味》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泰山上的高山流水亭的名字不仅源于当地的山水环境,更来源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9)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当时有一名精通音律琴艺高超的琴师名叫俞伯牙,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很高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10)

一路上,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俞伯牙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他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有一日,俞伯牙坐船来到泰山峡口处,突遇狂风暴雨。船夫速将船摇到一山崖下抛锚歇息,暴雨停后,伯牙见这高山之间的川江有别样的风韵,不禁犯了琴瘾,就在船上弹奏起来。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抬头一看,就见不远处的山崖上有个樵夫立在那里聆听。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11)

伯牙问到:“小哥怎么会在此处?”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被暴雨阻于此崖,忽听琴声一片,不觉听上了瘾。”伯牙高兴地问道:“你既然听琴,可知老夫适才弹的是什么曲子?”樵夫说到:“大人所弹,乃是您见到山中川江在雨后的感慨,琴声就像那高山一样啊!琴声里我还听到了山间江水流动的声音。”

俞伯牙听完,推琴而起,拱手作礼道:“真是荒山藏美玉,遍访知音,今得遇小哥,此生心愿已了!”便拉他面对青山作拜。伯牙又说到:“我与你知音一回,就把刚才弹一曲起名叫《高山流水》吧!”二人约定,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首,以叙衷肠。

和望庐山瀑布一样的古诗(跟着诗词游泰山)(12)

转眼到了约定日期,俞伯牙又来到泰山,却不见钟子期来与他会面。一打听才知道,钟子期已于年前病世。伯牙听了顿时热泪长流。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捶打着墓碑道:“可怜我遍访才华才遇到这一个知音,这么年轻竟先我而去!”。、

俞伯牙跪在琴前,热泪盈眶泣洒在琴上。仰天叫道:“子期呀,且听伯牙再为你弹一曲吧!”俞伯牙弹完此曲,泪流满面地说:“从此知音绝矣!”说完,他拿起琴,对着钟子期墓前的石头用力一摔,琴身粉碎,从此俞伯牙再也不弹琴,却给后人留下一曲《高山流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