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觉得音乐离我很近,但是当演奏家开始炫技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和音乐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的……

有时候我就在想,炫技是一种什么感觉呢?炫技是一种什么心态呢?我就像穷人看别人炫富一样,既爱又恨啊!

有的人可能会嗤之以鼻:炫技重要么?音乐好听不就得了,简单的音乐也可以很好听啊!

电吉他演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演奏家一炫技我就想放弃)(1)

嗯……是这样的。技术就像钱,你可以不炫,可以低调,但是不能一点儿也没有。

真正的演奏家炫技,那是收放自如的,想炫的时候让观众热血沸腾,不炫的时候也能演奏出很妙的音乐。

像我这种本身就余额不足的,还想炫技,只能是在崩溃的边缘大胆尝试,随时准备整段垮掉。

炫技先要把技巧满级都点亮,多余的才能拿出来炫,不能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就给自己买皮肤。而且大师炫技都是轻轻松松,表情愉悦的,观众也赏心悦目。

电吉他演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演奏家一炫技我就想放弃)(2)

电吉他演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演奏家一炫技我就想放弃)(3)

炫技到底有没有意义

当然有意义,我认为是非常有趣的。演奏家需要炫技,观众也需要炫技。从古至今的作曲家、演奏家,都因为自己超出常人的技术水平而为大众拓展了演奏的可能性。

帕格尼尼、李斯特、拉赫马尼诺夫,如果不是他们的技术达到了异常的高度,今天我们就会少许多“虐练”。可是传说今天各位努力练习的李斯特作品,还是他简化发表的版本。

电吉他演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演奏家一炫技我就想放弃)(4)

对于观众来说,我们更需要炫技了,不因为别的,就是带劲儿!我们就算是看个热闹,看个绝活,我们觉得服了,觉得值得,炫技使我们欢呼。

如何炫技

这个好像我也没什么资格教大家,毕竟我没炫过。但是我看别人炫过,看过成功的,也看过失败的!

炫技你就得演奏炫技作品,有些作品就是专门堆砌了很多花哨的技巧,让观众看上去觉得很难很难,实际上也确实是很难很难,但是有些作品有点被高估了,比如《野蜂飞舞》,对于某些乐器来说并不是很难。

炫技作品也得具备音乐性,不是说光快就完了,不用考虑艺术性了。像电影《海上钢琴师》里斗琴的片段就有个bug,男主角最后弹的一首超快的曲子,弹出八只手了,但是并不太好听哈……

电吉他演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演奏家一炫技我就想放弃)(5)

说到好听,就不得不提炫技大师帕格尼尼,他的一首《钟》,后来被李斯特改编成钢琴曲,无论是用小提琴还是钢琴演奏,都很炫。而且旋律鲜明,生动形象,张弛交错,这才是一首优秀的炫技作品。

钟黄蒙拉 - 小提琴炫技曲Violin Showpieces

La Campanella李云迪 - The Number One Classical Album

另外,从演奏技巧上来说,技术有三个层次。演奏者心里应该有数。

第一,没达成过。就是说自己从来没拥有完成这个技巧的能力,也就是没练好,武功没练成过。这种情况要想靠临场发挥的话,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翻车的。

电吉他演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演奏家一炫技我就想放弃)(6)

第二,能达成。某个曲子是完全练好的,完成度很好,反复练习和演奏都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选择大胆炫技。

第三,曾经达成过。曾经完成过,现在很久没练或者其他原因,完成不了。这一类很有意思,虽然都是目前无法完成,但是和第一类的性质不同。一个技术完成过和从没完成过,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你探索过自己的极限了,多加练习还是能完成的,对演奏的认知也和第一类不同。

所以,不管你打不打算炫技,技术还是要尽量练到最好,一旦完成了,对演奏的认知是会上升一个层次的。

电吉他演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演奏家一炫技我就想放弃)(7)

帕格尼尼都把自己练成魔鬼了

热衷于炫技的演奏家往往能推动乐器的前进,甚至改良乐器的演奏方法。这就像F1赛车,它的技术已经完全领先民用汽车了,但是仍然在不断进化,因为它代表的是最高技术含量。

对于演奏者来说,有一两首炫而不长的保留曲目,简直是返场掀起小高潮的最佳选择。你准备好了吗?

文章来源:乐咖与乐渣

作者:乐咖和三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