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一路奔波跋涉,早已经迷茫和走失了自己。我早早的都怀疑自己是不早就已经抑郁了。毕竟看看抑郁症的症状,我哪一条不是重度了呢?

可是反过来想想,我还能挣扎。我心依旧有阳光和善良,我对未来依旧充满了向往。我依旧期待那个她,我依旧满怀期待在那里等待。

我依旧想去踏踏江南的青石板路、看看西湖的妩媚多姿、依旧想吃扬州城的盐水鸭和炒饭、想去吃高邮的咸鸭蛋、想去顾山看看红豆树、想去大漠戈壁看漫天黄沙、想去敦煌欣赏下飞天的魅力、想去武侯祠祭拜一下……。

想去的地方太多了,可是我也去过好多地方。只是木有想象中那么精彩,美食除外。好多地方我们想去不光是因为看了电视图片之类的,更因为是在书中看到了这个地方独有文化的魅力。所以读到一本好书,才是人生途中真正的享受。

这么多年,唯一能让我安静下来的,怕就是一个人宅在家里看书了吧。忘掉了一切,沉迷于书中的海洋和世界。当你再回到现实的世界里的时候,心已经静了下来了。

宋真宗赵桓曾在《劝学诗》里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且苏轼也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

网上也流传这么一句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所以人的一生多出去走走,多读读书,好好爱一个人尤为重要。

《聊斋志异》我十年前就看过了,年初的时候我又找出来。重新看了一遍,有人会奇怪,好书太多了,为啥到19年了,还会选择去看一本人狐鬼怪神的书籍。荒唐、虚无缥缈、还加上不切实际!

其实我反而觉得,人过了25岁,就该好好读一读《聊斋志异》。蒲松龄把真实的人情和幻想的场景、用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奇异的情节,把这些巧妙地结合起来,借用人鬼狐神怪来表现和演绎出来,从中折射出人间的理想光彩。

聊斋志异需要看吗(你还看聊斋志异么)(1)


这就是《聊斋志异》的价值,当你出走半生,历经千帆,归来依旧少年;当年走遍红尘滚滚,看尽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你依旧善良心中有爱;当年饱经沧桑,伤痕累累,依然能勇敢向前,勇敢去爱的时候。你就真的长大了!

你会发现在书中,纵然魑魅魍魉遍地,鬼狐也不全是坏的,人神也不一定全是好的。就如这人世间一样,你必须得有慧心和大智慧才能历经沧桑,心有阳光。


《聊斋志异》一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中有所反映,揭示了人民痛苦生活的原因主要来自贪官污吏。

《聊斋志异》在暴露统治阶级贪暴不仁的同时,还写出了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其中有“大冤未伸,寸心不死”的席方平(《席方平》);有最终变成猛虎,咬死仇人的向杲(《向杲》);有直人阴间、杀死两吏卒的王鼎(《伍秋月》)。这些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在激发被压迫者的斗争意识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聊斋志异》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揭露了科举考试的种种弊端。蒲松龄才华过人却名落孙山,他对科场的黑暗、考官的昏聩、士子的心理等都非常熟悉,所以写起来能切中要害,力透纸背。通过一些梦幻的境界,作者嘲笑了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士子。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聊斋志异》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中有许许多多狐鬼与人恋爱的美丽故事。这些故事中把人间真情和真爱表达的和童话一样。像《青凤》、《侠女》、《狐女》、《婴宁》、《聂小倩》、《莲香》、《阿宝》、《巧娘》、《翩翩》、《鸦头》、《葛巾》、《香玉》、《辛十四娘》等,都写得十分动人。

聊斋志异需要看吗(你还看聊斋志异么)(2)


其中上面的大部分都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了。最出名的应该是张国荣和王祖贤的《倩女幽魂》三部曲了。

较为知名的电视剧有2003年由中国内地、港台、新加坡等多地区合拍的40集古装魔幻爱情电视剧《倩女幽魂》。

聊斋志异需要看吗(你还看聊斋志异么)(3)


2005年始,中国内地分别推出了四部相关剧集,依次是《新聊斋志异》(2005年,吴锦源执导)、《聊斋二》(2006年,成志超导演)、《聊斋三》(2010年,陈亚洲,黄祖权等导演)、《聊斋四》(2014年,黄祖权、蓝志伟等导演),以上各版本不以恐怖为主,走时尚路线。

2007年,由上海唐人出品、李国立导演的38集电视剧《聊斋奇女子》,分“连城”、“侠女”、“辛十四娘”、“宦娘”四个篇章,通过几位奇女子富有传奇色彩的命运,讲述了四段凄美动人的奇幻故事。

大量根据原著单篇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如《阴阳判官》、《花姑子》、《龙飞相公》、《白秋练》、《鬼妹》、《连琐》、《侠女》、《香玉》、《阿绣》、《画皮》、《聊斋狐仙》、《非狐外传》、《捉妖记》等。

清代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非独文笔之佳,独有千古,第一议论醇正,准情酌理,毫无可驳。如名儒讲学,如老僧谈禅,如乡曲长者读诵劝世文,观之实有益于身心,警戒顽愚。至说到忠孝节义,令人雪涕,令人猛醒,更为有关世教之书。”

近代文学家鲁迅:“《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 前;又或易调该弦,别叙崎人异行,出于幻灭,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诞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近代文学家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近代文学家老舍:“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所以哪有不好的书呢?只是你在书中看到了什么很重要。人生漫长,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