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元和初年,元彻、柳实两人住在衡山上二人的叔叔在浙西做官都受到李庶人反叛的连累,被放逐到爱州元柳二人一起打点行装前去探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个古代神话故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个古代神话故事(古代神仙故事元柳二公)

三个古代神话故事

唐朝元和初年,元彻、柳实两人住在衡山上。二人的叔叔在浙西做官。都受到李庶人反叛的连累,被放逐到爱州。元柳二人一起打点行装前去探望。

走到廉州合浦县,登船想要过海,要到交趾去。船停在合浦的岸边,夜里有乡下人祭神,奏乐声喧哗,船家和二人的仆人一齐去观看。

快到午夜时,突然刮起了大风,缆绳断了船漂进大海,不知漂到了什么地方。一会儿,船成为大鲸鱼胡须上的帽子;一会儿,撞到大龟的背上。大浪起伏像雪山,红日涌动像跳动的火球。触到了鲛人水中的住房,织布机的梭子都停了;撞到了海市蜃楼就瓦解了。大船摆动颠簸多次,几乎就要沉没,最后到一个孤岛风也停了。

元柳二人愁闷地登上海岛,见一座高大的神象,光洁明亮的屹立在山坡上,有金炉、香灰,没其它东西。

二人正在巡视,忽然看见海面上有巨兽,探出头来四处张望,好像在察看探听。牙齿像剑戟,眼睛闪着电光。良久才沉下去。一刹那,又有紫云从海面上涌出来,绵延伸展了几百步。其中有一棵五色大芙蓉,高一百多尺,每片叶子都是绽开的。叶内有帐子,像有纹饰的丝织衣服那样交错混杂,光彩夺目。又见一座彩虹桥忽然展开,直伸到岛上,一会儿,有位侍女,捧着玉盒,拿着金炉,从莲叶上来到神像前,换掉香灰,点上浓烈奇特的香。

二人见了,急忙上前叩头求告,言辞哀痛心酸,求神仙帮忙返回人世间。侍女不回答。二人又请求了好久。侍女说:“你们是什么人?怎么忽然到这里了?”

二人详细地把实情告诉了侍女。侍女说:“一会儿玉虚尊师降临本岛,与南溟夫人约会,你们只要坚决地向他请求,就能成功。”

说完,就见一道士骑着白鹿,驾着彩霞,降到岛上。二人一起参拜,哭着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尊师怜悯他们,说:“你们可以跟着侍女去拜见南溟夫人,就有回去的时候,没什么障碍。”

尊师对侍女说:“我暂时在这修炼,完毕之后,就到你们那里去。”

元柳二人接受教诲,来到帐前行拜访谒见之礼,见一女子不到十五岁。她穿着五色斑斓的衣服,肌肤洁白润泽,光滑艳丽。她的神色让水澄变为露水,使大海肃静。二人把姓名告诉了她。她微笑着说:“以前天台山有个叫刘晨的,现在有柳实;以前有个叫阮肇的,如今有元彻;以前有‘刘阮’,如今有‘元柳’,莫非这是天意!”

摆了两个座位让二人坐。一会儿,尊师来了,她上前迎拜。然后各自回到坐位上。有几个仙女,演奏笙、簧、箫、笛,旁边是美人在歌舞,与节奏正好相合。二人精神无法集中像在天堂中梦游。这是人世间罕见的音乐和歌舞。于是南溟夫人令人传杯行酒令。忽然有只黑色的仙鹤,衔着一封书信从空中扔下来。信上说:“安期生知道尊师赴南溟的约会,暂请您屈尊相访。”

尊师读后,对黑鹤说:“我一会儿就到他那去!”

尊师对夫人说:“我和安期生久别一千多年了,不是到南方来游玩,也没机会去探访他。”

夫人就让侍女送上食物。容器是光洁的玉器。他们一起吃饭。元柳二人没吃。尊师说:“他们二人虽然不和我们一起吃,但还应找些人间的食物给他们。”

夫人说:“对!”

立即送来另外的食物给元柳二人,是人间的味道。尊师吃完,从怀里取出一卷红色篆书交给夫人。夫人叩拜接受。尊师告辞要走。回头看看元柳二人说:“你们有道骨,回去是不难的,然无意中相遇,应该有灵药相赠。你们命中注定会有老师,我不作你们的老师了。”

元柳二人一齐叩拜。尊师离去。一会儿,海上有武夫。高有几丈,穿金甲,佩剑上前,说:“奉命巡视的人员,警戒不小心,依法应该处死,现在已经执行了。”

就快速沉下去。夫人对穿紫衣戴凤冠的侍女说:“可以送客人走了,然而让他乘坐什么呢?”

侍女说:“有座百花桥可以驮着他们。”

元柳二人感谢叩拜而别,夫人送给他们一把玉壶。壶有一尺多高。夫人拿起笔来在壶上题诗相赠:“来从一叶舟中来,去向百花桥上去。若到人间扣玉壶,鸳鸯自解分明语。”

顷刻间,有一座几百步长的桥出现在水面上,栏杆上,全都是奇异的花草。元柳二人在花草间偷偷地窥视,见千万条龙蛇,互相盘缠,成为桥的柱子。又见以前见到的海上巨兽,已身首异处,漂在水面上。元柳二人问使者。使者说:“这兽不知道你们二位来才被杀的。”

使者又说:“我不该作为使者来送你们,是有要事拜托你们,就硬来了。”

于是从襟带之间解下一个琥珀盒子,盒子中有东西,隐隐约约像蜘蛛。使者对二人说:“我们是水仙。水仙都是阴性的,没有男的。我以前遇见一位番禺的青年,我们感情极好,而且生了孩子。孩子不到三岁,应该扔掉,夫人让送给南岳神当儿子。这已经很久了。听说,南岳回雁峰的使者,有事到水府来,返回时,我求他把我儿子玩弄的一个玉环捎去,而他竟然把玉环据为己有。我很怨恨。希望你们二位拿着这个盒子到回雁峰下,打听使者庙,把这个盒子扔进去,应该有异常的变化。如果找到玉环,就送给我儿子。我儿子也自然会有所报答。千万不可打开这盒子!”

元柳二人接过盒子,问使者说:“夫人的诗说:‘若到人间扣玉壶,鸳鸯自解分明语。’是什么意思?”

使者说:“你们回去之后,如果有事,只要敲一下玉壶,就会有鸳鸯答应,没有不顺从的。”

又问:“玉虚尊师说:‘我们自然会有老师’,我们的老师是谁呢?”

使者说:“是南岳的太极先生,你们会自己遇上的。”

于是元柳二人与使者告别。桥的尽头,就是以前在合浦县海岸停船的地方。回头一看,已没桥了。二人一打听,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二年。欢州、爱州的亲属,已经谢世了。

他们打听道回衡山,半路因为饿了就敲壶。于是就有鸳鸯说:“如想得到饮食,往前走自然会遇上的。”

一会儿,道左边有桌丰盛的饭菜,二人饱餐。几天不再想吃东西。不久就回到家里。以前的儿童,如今已二十多岁了。二人的妻子已死三天了,家人们经不起这大悲大喜,说:“人们都说你们死在大海里,三年守丧期满又过了九年。”

元柳二人对人世间已经厌倦,因为身体心里清净虚无,见了妻子的丧事,也不很悲伤。

于是他们来到回雁峰,打听使者庙,把盒子扔进去。忽然有条黑龙,几丈长,激起大风,喷吐电光,折断树木,揭毁房屋,一声霹雳,庙立刻就碎了。二人吓得浑身战栗,不敢注目细看。空中有人将一只玉环扔了下来。二人拾起玉环送到南岳庙。回到家里的时,有个黄衣少年,拿两个金盒子,分别到二人的家里,说:“我家主人让我拿着这还魂膏,来报答二位君子。家里有死人,即使是六十年了,也能用药膏涂到头顶上把他救活。”

接受药膏后,使者就不见了。二人用药膏救活了妻子。

后他们经常漫游,寻找太极先生,都没有消息,就烦闷地往来走。因为下大雪,二人见一老人担柴卖,同情老人的年迈体衰,就请老人喝酒。看到柴担上有“太极”字样,二人礼貌地拜他为老师,把玉壶的事告诉了他。老人说:“这是我用来装酒的壶,丢了几十个花甲了,又见到它真是很高兴。”

元柳二人跟随老人到祝融峰去了。从此二人得道成仙,不再有人见过他们。



【原文】

  元和初,有元彻、柳实者,居于衡山,二公俱有从父,为官浙右。李庶人连累,各窜于欢、爱州,二公共结行李而往省焉。

至于廉州合浦县。登舟而欲越海,将抵交趾,舣舟于合浦岸。夜有村人飨神,箫鼓喧哗,舟人与二公仆吏齐往看焉。

夜将午,俄飓风欻起,断缆漂舟,入于大海,莫知所适。冒长鲸之髻,抢巨鳌之背;浪浮雪峤,日涌火轮;触鲛室而梭停,撞蜃楼而瓦解。摆簸数四,几欲倾沉,然后抵孤岛而风止。

二公愁闷而陟焉。见天王尊像,莹然于岭所,有金炉香烬,而别无一物。二公周览之次,忽睹海面上有巨兽,出首四顾,若有察听,牙森剑戟,目闪电光,良久而没。逡巡,复有紫云自海面涌出,漫衍数百步,中有五色大芙蓉,高百余尺,叶叶而绽,内有帐幄,若绮绣错杂,耀夺人眼。又见虹桥忽展,直抵于岛上,俄有双鬟侍女,捧玉合,持金炉,自莲叶而来天尊所,易其残烬,炷以异香。二公见之,前告叩头,辞理哀酸,求返人世。双鬟不答。二公请益良久,女曰:“子是何人,而遽至此?”

二公具以实白之,女曰:“少顷有玉虚尊师当降此岛,与南溟夫人会约,子但坚请之,当有所遂。”

言讫,有道士乘白鹿;驭彩霞,直降于岛上。二公并拜而泣告。尊师悯之,曰:“子可随此女而谒南溟夫人,当有归期,可无碍矣。”

尊师语双鬟曰:“余暂修真,毕,当诣彼。”

二子受教,至帐前,行拜谒之礼。见一女,未笄,衣五色文彩;皓玉凝肌,红流腻艳,神澄沆瀣,气肃沧溟。二子告以姓字,夫人哂之曰:“昔时天台有刘晨,今有柳实;昔有阮肇,今有元彻;昔时有刘、阮,今有元、柳,莫非天也!”

设二榻而坐。俄顷,尊师至,夫人迎拜,遂还坐。有仙娥数辈,奏笙簧萧笛,旁列鸾凤之歌舞,雅合节奏;二子恍惚若梦于钧天,即人世罕闻见矣。遂命飞觞。忽有玄鹤,衔彩笺,自空而至,曰:“安期生知尊师赴南溟会,暂请枉驾。”

尊师读之,谓玄鹤曰:“寻当至彼。”

尊师语夫人曰:“与安期生间阔千年,不值南游,无因访话。”

夫人遂命侍女进馔,玉器光洁;夫人对食,而二子不得饷。尊师曰:“二子虽未合饷,然为求人间之食而饷之。”

夫人曰:“然。”

即别进馔,乃人间味也。尊师食毕,怀中出丹篆一卷而授夫人,夫人拜而受之,遂告去。回顾二子曰:“子有道骨,归乃不难,然邂逅相遇,合有灵药相贶。但子宿分自有师,吾不当为子师耳。”

二子拜,尊师遂去。俄海上有武夫,长数丈,衣金甲,仗剑而进,曰:“奉使天真,清道不谨,法当显戮,今已行刑。”

遂趋而没。夫人命侍女紫衣凤冠者曰:“可送客去,而所乘者何?”

侍女曰:“有百花桥,可驭二子。”

二子感谢拜别。夫人赠以玉壶一枚,高尺余。夫人命笔题玉壶诗赠曰:“来从一叶舟中来,去向百花桥上去,若到人间扣玉壶,鸳鸯自解分明语。”

俄有桥长数百步,栏槛之上,皆有异花。二子于花间潜窥,见千龙万蛇,递相交绕,为桥之柱;又见前海上之兽,已身首异处,浮于波上。二子因诘使者,使者曰:“此兽为不知二君故也。”

使者曰:“我不当为使而送子,盖有深意欲奉托,强为此行。”

遂襟带间解一琥珀合子,中有物,隐隐若蜘蛛形状,谓二子曰:“吾辈,水仙也。水仙,阴也,而无男子。吾昔遇番禹少年,情之至而有子,未三岁,合弃之;夫人命与南岳神为子,其来久矣。闻南岳回雁峰使者有事于水府,返日,凭寄吾子所弄玉环往,而使者隐之,吾颇为恨。望二君子为持此合子,至回雁峰下,访使者庙而投之,当有异变。倘得玉环,为送吾子,吾子亦自当有报效耳。慎勿启之!”

二子受之,谓使者曰:“夫人诗云:‘若到人间扣玉壶,鸳鸯自解分明语。’何谓也?”

曰:“子归,有事,但扣玉壶,当有鸳鸯应之,事无不从矣。”

又曰:“玉虚尊师云:‘吾辈自有师’,师复是谁?”

曰:“南岳太极先生耳,当自遇之。”

遂与使者告别。桥之尽所,即昔日合浦之维舟处;回视,已无桥矣。二子询之,时已一十二年,欢、、爱二州亲属,已殒谢矣。问道将归衡山,中途因馁而扣壶,遂有鸳鸯语曰:“若欲饮食,前行自遇耳。”

俄而道左有盘馔丰备,二子食之,而数日不思他味。寻即达家,昔日童稚,已弱冠矣。然二子妻各谢世已三昼。家人辈悲喜不胜,曰:“人云郎君亡没大海,服阕已九秋矣。”

二子厌人世,体以清虚,睹妻子丧,不甚悲戚。遂相与直抵回雁蜂,访使者庙,以合子投之,倏有黑龙,长数丈,激风喷电,折树揭屋,霹雳一声,而庙立碎。二子战栗,不敢熟视。空中乃有掷玉环者,二子取之而送南岳庙。及归,有黄衣少年,持二金合子,各到二子家,曰:“郎君令持此药曰还魂膏,而报二君子,家有毙者,虽一甲子,犹能涂顶而活。”

受之,而使者不见。二子遂以活妻室。后共寻云水,访太极先生,而曾无影响,闷却归。因大雪,见老叟负樵而鬻,二子哀其衰迈,饮之以酒。睹樵担上有“太极”字,遂礼之为师,以玉壶告之。叟曰:“吾贮玉液者,亡来数十甲子,甚喜再见。”

二子因随诣祝融峰,自此而得道,不重见耳。(出《续仙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