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mszhangziyan@foxmail】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

未央歌黄舒骏 - 未央歌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

《无问西东》好不好看?这又是一个“喜欢的很喜欢,讨厌的很讨厌”的电影。

开画时豆瓣6.5,一度跌破6.2,昨天我眼见着分数从6.9一路涨到7.4,仿佛过山车。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

常见的吐槽是这样:强行让四代人故事交织、每个故事都不完整、太喜欢说理、像大型公益片、太矫情……

我的感觉是:张震的现代戏部分太尴尬、最后十分钟鸡汤哲理来得太猛烈。总的来说有四分之三是好看的,我哭了好几次,甚至于有些明知道是刻意煽情的地方我还是哭了。那不好看的四分之一,本身也是某一种意味。

明星们已经驻颜有术了,看电影还是能清晰地感知到时间的流逝,他们都没有皱纹,但眼睛神态,面容的质感,就是变了,没有人永远不变。这是可以触碰到的时间。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

这本身就让《无问西东》蒙上一层关于时间的隐喻色彩。

简单概括本片的内容就是:这个电影讲了清华的四代学生:20年代、西南联大时代、60年代、当代。他们相互之间的命运有一些交集。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5)

————————

【下文有轻微剧透】

【下文有轻微剧透】

【下文有轻微剧透】

20年代和西南联大时代这两个段落,有一种让我很着迷的知识分子气息。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6)

陈楚生和王力宏在《无问西东》里都达到了我见过的银幕形象魅力最大值。他们是歌手不是演员,可见选角之到位。

陈楚生演的是一个虚构的清华人吴岭澜(能看出些原型),从学生到老师。陈楚生的粉丝一直叫他公子,我看了这个电影才真正感受到,他的确有一种儒雅气质,无论是演天才少年还是老教授,都是斯文又矜持从容的。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7)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8)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9)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0)

吴岭澜的青春期烦恼是人生和读书方向,听上去虚无缥缈形而上,可他切切实实地困惑着。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1)

他的学生时代,中国人刚剪掉辫子不久,大学教育优雅而丰富,年轻人在乱世中找到希望。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2)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3)

他的时代有一件大事是泰戈尔访华。那个画面现在网上没有剧照,我很喜欢,还没看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一群人立在泰戈尔身边,扮相就很容易分辨谁是徐志摩谁是林徽因,时代的风骨。

祖峰演的清华校长梅贻琦,他在电影里是别人故事里的配角,但我们知道他才是清华真正的主角。祖峰在画面里出现,就是对的,那是民国的样子。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4)

王力宏演一个西南联大的富家子沈光耀,后来参加了空军。没想到我居然有为王力宏演的戏流泪的一天。

过去一直觉得,王力宏帅是帅,没特色,但《无问西东》选角厉害,沈光耀这角色到王力宏身上百分之一百二地贴合,相互成就。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5)

沈光耀的人设是来自广东的富家子,最好的物质和最好的教育里长大,岭南有习武传统,还有师父教他武术,所以文武双全。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6)

王力宏本人一直有出身名门的标签,家中个个高学历。王力宏是坚持keep fit的优质偶像,沈光耀是体能超棒的飞虎队飞行员。最重要的是:他是海外长大的华人,所谓“阳光没心机没有被欺负过”的脸,正好适合去演出类拔萃的世家子弟,干净、清朗。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7)

米雪和王力宏共同完成了“贵族”的塑造。她一登场,就解释了这么出色的孩子从何而来。

米雪演的沈妈妈美丽雍容带却丝毫不带炫耀之气,一口粤语温柔大气,还带着三分隐忍。

她不让孩子去参军,只轻轻跟孩子用粤语说:你跪低,你背家训给我听。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8)

如此家族,是不许孩子当兵的。沈妈妈轻轻告诉孩子你所追逐的功名利禄,你祖上全部都拥有过,我只希望你体会人生的乐趣,希望你结婚生子,不是给我增添子孙,是想你知道为人父母的乐趣。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19)

多好的家教。她用所有的人生智慧去阻止光耀牺牲。可光耀为国捐躯时,她一定懂得那个理由。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0)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1)

因为沈光耀和他的家族足够可爱,他死的时候才催泪。

这个角色的原型是清华学生沈崇诲,天之骄子的清华学生参加空军,27岁牺牲。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2)

我看电影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个人物原型,想到的是齐邦媛在《巨流河》里写过一个叫张大飞的年轻人,那个人去参军了,浅蓝色战场来信报平安,一封接一封,有一天来信,报的是死讯。张大飞的战友说他一直保留着齐邦媛寄过去的所有信件,移防时都随身带着,直到死去。

电影的情节和《巨流河》里的往事加在一起,我就忍不住一直哭。朋友吐槽说,王力宏那个角色死的时候是不是刻意煽情了。是的吧,他还那么做作地向战友的方向说“回家”。可我知道这种人真的存在过,他们是最优秀的年轻人,在自己最好的年纪,看不下去山河破碎,于是抛下优渥的一切去打仗,我就是不想看见他死。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3)

————————

60年代的那部分是一个关于“批斗”的故事。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4)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5)

黄晓明很适合演陈鹏,他之所以耍帅得招人嘲,因为他真的不会耍帅,他的本色是憨的。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6)

戏里的陈鹏也是不会风流的,他只会偷偷注意到喜欢的姑娘印章坏了,会费尽心思她刻美丽的花,在最艰难的岁月里记得她爱美、给她攒蛤蜊油。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7)

他的爱情不是甜言蜜语,是告诉姑娘:不管发生什么,我都给你托底。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8)

赤子之心的爱情是这样的:我会跟你共进退,不计算,因为爱不能计算。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29)

《无问西东》的60年代故事里,美好的青春,并不是为了粉饰那个年代的残酷,而是以天真去反衬巨大的深渊。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0)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1)

这个段落埋的细节很花心思,开头章子怡演的王敏佳戴着口罩,到最后她遭灾了也捂住了脸;开头章子怡的大辫子有多招摇,后面那个辫子就有多惹人疼。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2)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3)

我觉得《无问西东》里这四分之一的批斗故事,比《芳华》更佳。《芳华》整体就像拳头打在棉花里,你能猜到电影备打什么套路,它却比划着比划着就软绵绵地泄了气。因为导演坚持给自己的回忆加厚厚一层滤镜,舍不得撕开滤镜看一看。

而《无问西东》里章子怡黄晓明的段落不同,以美好开场,以无声的惨痛结束。有年轻人的情窦初开,也有人性在极端环境下如何选择,还夹着一段痛苦的婚姻。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4)

每个角色都是不是大恶人,却都变成了极致的悲剧。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5)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6)

如果还有不熟悉那段历史的年轻人,为了这四分之一也应该去看看电影。

————————————

张震那一段,总体评价都不高。

这恰恰是我们的困境,我们对如何描述现代感到困窘。

摩天大楼里行走的高薪金领,就算有一张男神脸如张震,也无法让故事更有质感。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7)

最后十分钟张震的独白一直在解释何为“无问西东”,听得我想求导演闭嘴,不要再说理了好吗!!!

转念一想,这不就是猛灌鸡汤的现在吗。一个关于善良和初心的当下故事,显得那么不自信,创作者生怕它根本连不上前面那些人的青春,只能反复地强加意义——正如现代人强行给自己寻找了那么多意义,还是稀里糊涂地迷失在热搜词里。

无论电影是以何种原因做成了这样,对,那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尴尬。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8)

人人都说我们的时代没有大师。《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显示,在过去的年代的故事里,背景里路过的那些人物,都是清华出过的大师学者,大师名录到60年代戛然而止。张震的段落里,人肉背景是一位近年来很有名的清华学生——奶茶妹妹。

————————————

有人说四个段落穿插得太强行,我觉得还好,因为这一切就是时代的脉络,是真实存在过的变迁。

而《无问西东》能打动我的地方,一是那种知识分子气息的高贵,二是因为角色都演活了,所以让历史有了另一种观看角度。

“高贵感”以20年代和西南联大时代段落最突出。

陈楚生演的吴岭澜,听到泰戈尔去世,眼见国破家亡,学生受苦,默念诗歌;王力宏演的沈光耀,在简陋的教室里,打开窗户听雨看世界。

这些画面让鹿桥的《未央歌》从文字里醒了过来。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39)

“高贵”不是有钱、不是炫耀,是他们真诚、美好,由衷地热爱人间珍贵的一切。精神上的“高贵”,正是因为他们看不见阶级区分、贫富差距,大家都是一样的人,要爱世人,要追求真理。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0)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1)

“高贵感”是有传承的,到了六七十年代,运动的大潮滚滚而来,不学会小心翼翼地自保,就可能“犯错误、”“倒大霉”。而章子怡和黄晓明仍旧是留住了纯真,以纯真来对抗恐怖。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2)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3)

而“角色都活了”这件事,是和电影展现的“宿命感”相连的。

从小到大,我们都看了太多的年代故事,从黄金档电视剧看到故事书再看历史书,时间长了就有一种习惯了的麻木,你会知道每个年代都有一代人的命运模板,无处可逃。

所以在看《无问西东》的时候,角色出场年份,就让我差不多都猜到了结局:20年代的陈楚生,看上去是要留在学校一辈子的,那他到了抗战时期要被迫跟着学校西迁,文人要扛起那么复杂的事情;光彩熠熠的王力宏在抗战年代遇到了飞虎队招新,他大概是要死的;60年代的章子怡太过骄傲又不小心,她会倒霉的。

我看着看着就发现,这些年轻人,美好、生动、鲜活,那种青春是老式而纯粹的。电影野心很大,毛病也不少,可笨拙同样是带着这种学生气,所以也忍了。

别人都觉得你想的事情很蠢,但就是忍不住思考,怎么忍得住?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4)

明知道打仗有危险,但看着身边的人受苦,怎么能忍得住?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5)

明知道别人的事不该管,但老师有难时,怎么忍得住?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6)

明知道心爱的姑娘已被批斗需划清界限,但她被侮辱,怎么忍得住?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7)

忍不住,就是书生意气。利益权衡谁不懂,但忍不住。上下而求索不对吗?人之初性本善不对吗?位卑未敢忘忧国不对吗?君子之道不对吗?

于是他们在我心里活了起来,继而就有了一种奇怪的上帝视角,我知道等着他们的是厄运。

王敏佳被送进云南小镇时,那平静安宁真好。而我立刻开始想这个小镇能躲过一劫吗?不能,旅游时去过很多偏远的小镇,那里墙上也留着过去的大标语。结局果然如此。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8)

而银幕上的他们热血朝气、尚不知人间辛苦,就算被命运打了巴掌也爬起来倔强地往前跑,我眼睁睁地看见他们一点点掉进时代早已挖好的大坑里,心被揪得生疼,却无能为力。

有人说,本片就是清华自己人的校庆宣传片而已。不是的,一个国家最有名的大学的历史当然重要,因为这里有文化科学精英、大师学者们的命运,是家国命运的一种。

看完电影想问自己两件事:

第一,那些“高贵”去哪里了?还能找回来吗?

第二,当代的故事看上去如此尴尬,连解释“无问西东”都要絮叨的道理十分钟,生怕观众不相信,我们怎么了?

我很喜欢开头那句话:

如果提前了解你们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为什么喜欢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无问西东是四分之三部好电影)(49)

这问题细品起来简直令人背后发凉。

可我们无从选择,我们已经来到人间。

路途艰险,“赤子心”是个勇敢的答案,也是高贵的所在。所以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