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12月26日讯(记者柯称 通讯员 叶涛)“2019年我们将走出校园,踏上未来的征程,愿你一帆风顺。”元旦前夕,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张文卓收到了室友冯玉明的一份特殊新年礼物——一条“转运锦鲤”。

今年最幸运锦鲤(你要的锦鲤在这里)(1)

这条“转运锦鲤”是一只红草金鱼透明骨骼标本,被密封于透明玻璃瓶内,鱼头向上,鱼尾朝下,用手轻轻摇动,“转运锦鲤”会随波游动,栩栩如生。这份特殊的新年礼物,让张文卓感动不已,“这条‘转运锦鲤’是沉甸甸的心意与祝福,我将会一直带在身边。”

即将毕业实习,冯玉明一直思考送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给同窗们表达祝福,正在犯愁之际,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冯小婷博士的教研项目课题《动物标本教具的制备及应用》和朋友圈里走红的“转运锦鲤”给了冯玉明灵感。

今年最幸运锦鲤(你要的锦鲤在这里)(2)

经过反复的思考,冯玉明选择了市面上常见的红草金鱼作为实验样本,“红草金鱼和锦鲤在生物学分类上,同属鲤科。从外观形态上来看,二者比较接近,实验材料比较容易获取。”经过21天的忙碌,第一条“转运锦鲤”终于完工,冯玉明将它赠送给了室友张文卓。“我和张文卓同窗四年,情同姐妹,在生活上她对我特别关照。”

这几天,冯玉明正在筹备制作大批量的“转运锦鲤”,送给即将毕业的同窗们。“希望我的‘锦鲤’能给我们班的同学带来好运。”张文卓也走进实验室,加入到这一心愿完成中。

“转运锦鲤”究竟是怎么制作的呢?冯玉明介绍说,红草金鱼透明骨骼标本的制作跟其他的标本不一样,在保持骨骼完整、不移位的情况下,还要保证肌肉层不被破坏。尽管冯玉明经过大学四年大量的实验训练,还曾在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动物学方向获得了一等奖,但在取红草金鱼内脏时仍耗费了大量时间。“红草金鱼内脏有牵连,组织柔软,不易夹且易碎,很难处理干净。取内脏的时候需要先用镊子从红草金鱼的泄殖孔处夹取,然后慢慢用手挤压,力度的掌控非常关键,要做到创口越小越好,创口一大,鱼体就很容易膨胀。”冯玉明说,“最后用麝香草酚、甘油的混合液体浸泡后,这条‘转运锦鲤’就可以永久保存。”

“制作红草金鱼的透明骨骼标本是比较有难度的,不仅要考察学生对专业课程《动物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要求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和骨骼分布特别熟悉。”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冯小婷博士介绍说,“其实,去年也有学生做类似的实验,但是成功的不多。红草金鱼体型较小,一般长度在6—7CM左右,操作时取内脏、去皮的时候都必须特别小心,既要耐心又要细心。实验过程中透明时间的控制、染料浓度的配置等都极其难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