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姬发的王后邑姜在怀孕的时候,曾梦见天帝对周武王说:我命令你生一个儿子,你给他取名字叫虞,我会把唐地给他。后来邑姜果然生了一个男孩,而且孩子的手心还写了一个“虞”字,于是就给孩子起名为虞。由于虞是武王的第三个儿子,因此他被称为“叔虞”。这个故事《左传》、《史记》均有记载

西周王朝建立仅有三年,周武王就因病离世。叔虞的哥哥姬诵继位为周成王,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后来成王与叔虞玩耍的时候,一本正经地将桐树叶剪成珪的样子,并说将叶子封给叔虞。史官记录了这件事情,并坚持认为“君无戏言”,请周成王封叔虞为侯。成王没有办法,就把刚灭掉的古唐国(尧帝后代)(今山西翼城附近)封给了叔虞。这就是“桐叶封唐”的典故。

唐叔虞死后,长子姬燮继位,后被周王改封为晋侯。晋国传至晋昭侯时期,国内分裂为主支晋侯“冀”和分支公族“曲沃”。经过六十多年的斗争,小宗曲沃武公攻破晋都冀城,取代大宗晋侯缗成为新的晋国国君。这就是“曲沃代翼”的历史。

曲沃武公统一晋国以后,改称为晋武公。晋武公曾封叔叔姬万于魏原,姬万的后代经过多年耕耘最终“三家分晋”建立韩国,其后代以国名韩取姓。此外,晋武公还封次子于杨地,其后代以国名杨取姓。因此,百家姓第十五韩姓和百家姓第十六杨姓的最早是同宗的,均出自姬姓(唐叔虞一脉)。

此外,姬姓杨氏还有另外两支起源。一是:周宣王姬静曾封长子父封于杨国(今山西洪洞附近),其后代便以国名杨为姓;二是:晋国羊舍氏本为晋国公族,羊舍肸是春秋时期与郑相子产和齐相晏婴齐名的政治家,他的儿子羊舍食我继承爵位后改姓为杨,即杨食我(杨石)。晋顷公时期,羊舌氏惨遭灭族,仅有杨食我的儿子杨道逃亡弘农华阴生活。后来,弘农杨氏发展成为杨姓主流,史称杨氏正宗。杨石的五世祖杨伯侨也被尊为杨姓得姓始祖。

据说:唐叔虞次子姬杼曾被周康王封为杨侯,他的后代也以杨为姓。不过该说法存疑,但是杨姓起源于姬姓是无疑的。

杨姓的历史和现状(杨姓的历史起源和名人简介)(1)

隋文帝杨坚

除去姬姓杨氏的主脉,杨姓还有另外几支起源:一是,古时候杨与扬不分,有部分扬姓也就以杨为姓;二是,杨坚建立隋朝以后,杨姓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国姓,皇帝赐名臣民姓杨;三是,少数民族改姓,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曾将鲜卑莫胡卢氏改为杨姓;再比如:氐族杨氏,曾在陇西仇池先后建立过五个地方政权;当然,杨姓也存在被冒姓、改姓等情况。

杨姓主要有: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等;杨姓在历史上免不了有忠奸贤愚之别!

杨朱: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战国初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

杨雄(扬雄):也是杨伯侨之后。

他曾仿《论语》作《法言》,模仿《易经》作《太玄》;

他与司马相如、班固、张衡并列汉赋四大家,著有《甘泉赋》、《羽猎赋》等;

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东汉名臣,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

杨广:隋炀帝。

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二世而亡!

杨万里:南宋文学家。

开创诚斋体,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业:杨家将

杨家将的故事,妇孺皆知。

杨绛:钱钟书-最美的妻,最才的女。

翻译有《堂吉诃德》,散文集有《我们仨》。

書海泛舟,持续更新百家姓的知识,欢迎关注分享!

2022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