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花呗可以怎么使用(人人都可以使用的蚂蚁花呗)(1)

“现在可以月底还花呗,再也不用担心月初因为工资还没发,还不上花呗啦。”上海白领小潘跟同事感叹到。

日前,花呗对还款日期进行了调整,一改固定于每月9号还款,用户可以选择在月初,月中或是月底还款。而时刻处于动态调整状态,是蚂蚁花呗从创立之初就具备的基因。

余泉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体系,智能也并不是放在黑盒之中的数据,“智能重要,但智能不是唯一重要的”余泉说,3.0时代的智能风险管理是由三方面核心要素组成的——依据市场和客户的风险管理框架,快速、精准的智能化手段和在融合中不断完善的动态调整体系。

“除了‘坏人’,为什么不能人人都有花呗?”

“除‘坏人’外,为什么不能人人有花呗?”在成立之初,蚂蚁花呗首先面临这样一个挑战。今天上午,蚂蚁集团资深总监余泉在外滩大会上讲述了这样一段往事。“人人都有,简直是不可思议!传统理念中,信贷产品就不应该是人人都有的。”这是余泉的第一反应,但她没有一下否定这个想法,仔细思量之后,蚂蚁花呗采取了与其他信用支付方式都不同的普惠型金融服务。余泉解释,作为当时中国市场独一份互联网信用支付服务,蚂蚁花呗依托阿里淘宝、支付宝等平台,可以获取大量用户实时动态信息,“只要做好风险管理,把‘坏人’挡在外面,就行的通。”

2017年起,花呗谨慎的批量发放了一批准入许可,从只授权给“白名单”用户,扩展到除“坏人”外的所有用户,只是花呗额度不同,从5块10块到几千元不等。

除“坏人”外,普罗大众都可以使用蚂蚁花呗服务,就是余泉所说的根据市场现状而制定风险管理框架。

0.1秒判定交易风险,把“坏人”和“坏交易”挡在门外

既然降低了门槛,那就要求更精准、更快速的智能化手段进行风控管理。Risk-link(超大规模图学习驱动智能风险评估)应运而生。蚂蚁集团AI自身算法专家周俊介绍,Risk-link可以在0.1秒内对一笔交易完成风险评估。周俊提到,“时序发现”是蚂蚁最近取得突破之处,通过对用户时序行为的观察来识别盗用或冒用账户行为,“具体来说,如果这个用户从来不买奢侈品,突然有一天开始大量购入奢侈品,那么该账号就可能是被盗用了。”

现场,余泉还分享了另外一个智能赋能的例子。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社会生活不确定性骤增且变化迅速,“常规迭代策略从想法提出到落地,至少需要一到两月的时间,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慢到让人无法接受。”余泉说,这种情况下“策略机器人”应用而生。“今年2月,策略机器人检测到用户收入下滑,小额支付失败情况增加,团队迅速以此为根据,推出新服务。”

你完成了新的任务,有额度可以领取啦

拥有花呗资格后,如何提高花呗额度?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用的笔数越多,花呗额度更高。”市民小潘立马就能答上来。那么,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余泉解释道,用户的每一次消费和还款行为,都让我们更了解他,实时风控系统根据他的消费行为和场景随时提高额度。除此之外,针对年轻客户群体,花呗还推出了“做任务”提高额度的互动方式,“通过做任务,我们获取了用户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得以实时更新并为用户提高额度,实现正向循环互动。”余泉说。

据悉,目前,蚂蚁花呗服务的用户已经超过5亿。为了让越来越多的用户享受普惠金融服务,蚂蚁花呗还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余泉说,与花呗相比,银行能够提供更长期,更优惠的金融服务。据悉,蚂蚁花呗目前合作的金融机构已经超过100家。

疫情的另一面,给数字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商务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份额已达到34.81万亿,其中,消费品金额已达到8.52万亿,占整个社会消费品份额的20%。而今年,线上消费品展社会总体份额已经从20%上升至25%。“在这种大背景下,不再以产品为核心,而是以用户为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将产品,运营与风险管理融合起来。”余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