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要羡慕别人的富,也不要哀叹自己的穷。——小林一荣

不知大家还记得当年红遍半个中国的《蜗居》吗?它是一部讲述富人和穷人差距的现实作品。为了一套房子,妹妹海藻沦为人们鄙夷的第三者,姐姐海萍经受不住利益的考验,慢慢成为了妹妹不伦恋的帮手。最终,一切富贵如烟而散,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又回到了原点。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财富往往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此,我们身边的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也是贫穷的。我们需要努力工作,却无法尽情享受,我们需要精打细算,却没有任意挥霍的机会。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穷人的穷是穷到极限)(1)

我们调侃马云“不在乎钱”的言论,我们紧跟王健林“挣一个亿”的步伐,但是富裕和贫穷这条鸿沟并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特别是那种富了好几代的人家,即便有一天他们家道中落,人们也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只是没有之前那么奢侈了,但要到“潦倒”的程度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也就验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现今网上流传凡尔赛体,如果要论谁是鼻祖的话,鲁迅先生应该算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迅在许多作品中都有说过:他小时候的家庭是个小康之家,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家里变得一无所有,寄宿在亲戚家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穷人的穷是穷到极限)(2)

有多少人被鲁迅自称“小康之家”的言论所迷惑?我们今天就来看看,鲁迅所说的小康之家是什么样的,看完之后,也许您就会明白为什么说鲁迅是凡尔赛鼻祖。

一、惊变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来改名为周树人,出生在浙江绍兴的新台门。浙江绍兴的周家可是百年望族,新台门指的是台阶高高的老宅子,世家子弟都居住在新台门的老宅子里,被称为台门子弟。高高的台阶把这些年轻阳光的面孔和俗世分隔开来,但是麻烦也随之而来。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穷人的穷是穷到极限)(3)

周氏家族原本是浙江绍兴的望族,这一脉以读书为荣,屡屡中第,光耀门楣,很是兴旺。老祖宗为了世家旺盛,立下规矩,不分家,为了以防子孙后代卖祖屋,甚至在分房子的时候都是楼上楼下交叉分割,如果单独卖就不值钱。

可是,后代没落得太快,平常为了一点鸡零狗碎吵得不可开交,恨不得不相往来,最后,为了一点安身立命的本钱,周氏六房一起将新台门老宅以12000个现大洋的价格买掉了。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穷人的穷是穷到极限)(4)

鲁迅所说的“突如其来的变故”就是卖掉新台门老宅后的搬家事件。由于大门大户,人口多,鲁迅分到的卖房子钱只有一千现大洋,但要知道,当时的物价一个大洋足够普通人生活一个月。之后鲁迅用这笔钱,加上自己和兄弟周作人的工资、写文章的钱在北京的八道湾胡同买了一座三进的四合院,这个四合院一共有三十多间房子,并雇有佣人。

这样一看,鲁迅笔下的“乞食者”的生活是不是过于夸张了?这也许就是富人对于“贫穷”的理解。在“有钱”的鲁迅看来,卖祖屋是潦倒落寞,是贫穷的开端,他们的“贫穷”只是在“富有”中降个等级,以前奢靡,不需要工作就能混吃等死,而现在需要一份工作来养育后代。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穷人的穷是穷到极限)(5)

富人的“穷”和穷人的“穷”有着巨大的认知差距,鲁迅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劳苦大众一穷二白的艰难生活,而他对于自己家族中遭遇的这场惊变前后的描述,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富家子弟眼中“什么都没有”的真实情况。

二、当铺的常客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新台门最后一个进士,也是新台门家族的终结者。周福清是新台门家族中最后一个进士,但官运并不顺利,在任江西金溪知县没多久就因为得罪同僚被参了一本,革了职。之后,周福清又铤而走险,希望通过好友让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中举,为了圆这个梦,周福清变卖了不少良田,家中毫无积蓄。最后,这件事情被人告发,周福清被关入监狱,周伯宜因受牵连,自此一蹶不振,新台门从此便再也站不起来了。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穷人的穷是穷到极限)(6)

鲁迅在13岁开始就频繁出现在当铺中,每一次带去的包袱都能让当铺的掌柜和伙计评头论足许久,然后心满意足地递给他一摞大洋。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新台门的子孙没有被饿死,生活还算过得去,这足以看出周氏家族家底不是一般的厚。鲁迅有一次带着一件狐皮袍子去典当,掌柜的就当面说道:

“难怪人家说你们周家家底厚,都这么多年了,还有狐皮袍子可当。”

这句话说出了人间大实话,富人家里扫扫还能过三年,在鲁迅家族当中得到了实打实地印证。范进是真的穷,穷得连米下锅都没有,家徒四壁,有什么能够让他去当铺当点银子支撑个几天吗?没有,唯一值钱的就是那只下蛋的母鸡。因此,范进中举后会失心疯那是可以理解的,已经穷到了极限,穷到了真的无路可走,这和鲁迅遭遇的“穷”在金钱上就已经是巨大的差距了。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穷人的穷是穷到极限)(7)

三、新的开始

鲁迅对于少年时期家中的窘迫,以及父辈沉沦不思进取的事实,感到了极大的反感和不适。卖掉新台门宅子的时候,鲁迅急于搬走,他将房中挂着的字画论斤卖,一斤十元,被贱卖的居然是徐文长、赵之谦、赵孟等大师的真迹,随便一幅作品都价值不菲,没有被当铺收走,却成了一斤十元的“旧物”。

鲁迅用这样的方式,和过去做了简单粗暴的交接,迅速搬离了充满腐朽的新台门老宅,开始了新的生活。

没有最穷只有更穷(穷人的穷是穷到极限)(8)

四、小结

没有人会一直富有,也没有人会一直贫穷。这不是阿Q精神,这是一种人生常态。富贵的时候懂得积累,假使真的落寞了,还不至于潦倒不堪;贫穷的时候要努力懂得变通,勤劳致富就是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