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I半导体技术如何缓解新能源车主里程焦虑”的问题,德州仪器中国北区技术经理付杨今近日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德州仪器为充电桩行业提供了哪些技术、服务?

付杨:TI作为全球模拟半导体领域的领跑者,我们一直为全球超过10万家客户提供8万多种产品。以充电桩为例,我们一直在为客户提供包括从核心的数字控制器再到周边模拟的驱动以及模拟的采样,几乎全栈的解决方案。在去年,伴随着市场强劲需求,TI也是达到了超180亿美金的收益。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未来充电桩市场以及新的发展趋势?

付杨:未来,电动车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带动充电桩行业发展,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目前来看,车桩比例大概是2:1,未来将进一步扩展。从业务发展来看,客户及订单数量这几年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技术角度来看,有三个发展趋势:第一,对于快速的充电,我们叫超充;第二,每个客户都在竭尽全力让整个充电过程更高效,更安全;第三,让充电过程更加智能化。

主持人:里程焦虑是影响消费者首选电动汽车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加汽车的里程和提升充电的速度,您认为哪一种会成为未来解决里程焦虑的方案?

付杨:我认为两者都会。目前看来,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增加单次充电里程数量。另一方面,充电的时间也是影响用户体验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同时提升这两种技术来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氢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对充电桩产业带来的冲击?

付杨:目前来看,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应该是百花齐放,包括氢能源、纯电动汽车,甚至包括油电混合技术。氢能源应用到物流车或者专用车辆是有一些成功案例的。但从整个乘用车市场来看氢能源汽车占比较小,对于充电桩行业冲击力度有限。

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它能缓解新能源车主里程焦虑)(1)

主持人:为了更好地帮助电动汽车消费者缓解里程焦虑,TI半导技术目前在充电桩应用上面有怎样的突破和创新?

付杨:充电桩里有两个问题亟需解决,一个是充电速度的提升,另一个是成本。

TI技术致力于给客户提供更有创新性和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在这两个方面我们持续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比如,主控芯片是整个充电桩控制的核心技术,经过几次迭代,在性能、处理能力、采样精度和速度上都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驱动的路数方面,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此外,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明显下降。TI技术在充电桩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致力于给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也包括模拟产品。为应对技术挑战,我们也推出了很多创新性的电流采样以及驱动的技术。

主持人:随着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对芯片的供应需求也将提升,TI该如何应对?

付杨:对于应对芯片的市场供应问题,TI在供应端做了充足准备。我们将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投产两个晶圆厂,以及在成都进一步扩张封测厂。长期来看,我们将在达拉斯建四个晶圆厂。应对长期的芯片供应,TI非常有信心。

主持人:TI作为行业的领先者,在支持本土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基础上,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布局?

付杨:开拓中国市场是TI一直以来的策略。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建立了三个研发中心,以快速应对中国客户的诉求。同时,也在深圳和上海分别建立了两个PDC(产品分拨中心),让客户能够更快地拿到TI的器件。此外,在中国20多个城市增加了现场技术支持和销售人员,以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

文 | 本报记者 王长尧

End

见习编辑 | 李泽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