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春节这两天比较热的一件事情,山东人磕头这件事情,其实我回乡祭祖,那也要磕头的,作为中国人,具体说,作为汉人,磕头这个事情很重要,不是什么人都能磕的,今天,把这个事情说清楚,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在新年为什么要磕头?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新年为什么要磕头(说说春节我们该不该磕头)

在新年为什么要磕头

说说春节这两天比较热的一件事情,山东人磕头这件事情,其实我回乡祭祖,那也要磕头的,作为中国人,具体说,作为汉人,磕头这个事情很重要,不是什么人都能磕的,今天,把这个事情说清楚。

磕头是汉民族最早的礼仪之一,最早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后来逐渐演化成为专属的文化礼仪形式。

过去中国人主要以家族作为单位,不像现在这种三口之家,那都是大家族,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一个家族内,由于是有传承关系的,所以家族中必然有祠堂,里边供奉的是祖宗的牌位,能够进去磕头的,都只能是根正苗红的家族直系成员,所以说磕头本身,就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认同。

中国人,或者说汉人,这么尊崇自己的祖先,怎么来的呢?这一切又是怎么开始的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那就必须要把时间往前翻了。

最开始,中国人,或者说,我们这些汉人的先祖,他们都遵循着一套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他们的礼制,谁定的,周天子。

周天子分封以后,出现了诸侯国,那么,为了规范各国的行为标准,不要没事就打来打去,制定了礼仪标准,以使得诸侯国能够各安其位,可以在各自的地盘上能够生存得下去。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各诸侯国内部都出现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了,就需要更多的粮食,粮食从哪里来,土地。

于是大家就开始打起来了,谁看谁都不顺眼,都觉得对方东西拿多了,自己拿少了,都是周天子分封的地盘,凭啥你的土地粮食产量高,我这边就啥也不长,不行,我要求重新分配,于是天下大乱,礼崩乐坏。

打到后来呢,出现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叫做齐国,齐国本来很穷,在诸侯国里面不算强,眼看自己家里,就要被别的兄弟抢光了。

怎么办呢?这个时候,齐国出现了一个政治天才,叫做管仲,这个管仲就给当时齐国的大王,也就是齐桓公,提了个建议,让他,在一个叫做葵丘的地方,召开了一个联合大会,给天下的诸侯们定了规矩,制定了行为准则,这个规矩,就叫做。

尊王攘夷。

具体来说,就是,所有的国家,奉周天子为正溯,内部有事,以周礼作为依据,不听话的,诸侯联合起来对他讨伐。

只要尊奉周天子,内部施行一套标准,这个标准简单说就是,亲亲,尊尊,贤贤,那么就是华夏人,也就是自己人。

只要能够做到这三条,那就是自己人,就是华夏人,不是蛮夷,那么这三条什么意思呢?

首先是血缘上的亲人,要爱护他们,特别是要尽孝道,对老年人要尊重,晚辈要教育,不能把妾变成妻,要有伦常。

然后把亲亲这个血缘上的概念延伸出去,变成社会意义上的尊尊,也就是尊重社会上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比如齐桓公这样的人。

最后,为了保持社会的流动性,选择有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比如诸葛亮这样的农民,只要德才兼备,就可以拜相。

这个盟约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情,首先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动荡,诸国纷扰的时代,令汉族的先人避免了因为过度的内耗导致民族灭亡,其次为以后的华夷之辨,和王化外夷,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可以这么说,葵丘之盟,是华夷之辨的1.0版本。

1.0版本的华夷之辨,以制度,文化为标准,只要你在制度上,承认周天子这个天下共主的地位,然后呢,在文化上,用亲亲,尊尊,贤贤,来表明自己和禽兽拉开距离,是我华夏一员,那么,你以后被人欺负了,我们来帮你,以周天子的名义,讨伐不臣。

当然所有人都愿意了,有谁想当蛮夷呢,肯定没有。

谁是蛮夷?犬戎,东夷,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蛮夷。

你跟我,都是人,不是蛮夷,蛮夷是禽兽,贪得无厌,不识好歹,圣人们都作了很多解释,可以自己看看。

既然周边这些非人这么讨厌,怎么办呢?联和起来打他们那。你看看他们,天天骚扰我们,自己又不奉天子,还一天到晚乱伦,太恶心了,我们找他们要点东西,居然敢反抗,全都是禽兽,猪狗不如,我们怎么办,当然要讨伐他们。

征夷大将军就这么来的,马超就当过。

管仲为齐桓公解决了最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使得他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孔子对管仲评价也是极高,“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这只是第一阶段的华夷之辨,在这个阶段,主要强调制度和文化,对于民族血缘的强调其实还不是特别突出,也就是说,主要以拉帮结派为主,这个时候正在画圈子。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秦统一天下为止。

秦统一天下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诸侯国,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那么,与之对应的理论依据,也要相应的发生改变。

这也就是2.0版本的华夷之辨,不再是过去那个松散的政治联盟了,不是欧盟了!是秦!!

统一的语言文字,统一的计量单位!

对于所有的汉民族的先祖来说,这是个全新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人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局面,也就是,怎样来处理尊王攘夷这个问题。

政哥你必须知道,当初,我们这些人,是因为一个共同的口号临时凑到一块去的,如果当时没这口号,我们要就打成一锅粥了,还能轮到你?尊王是制度标准,攘夷是行为准则,我们可从来没有说过,让一个像您这样的超级大佬领导我们所有人啊,您这样了,那我们算什么呢?

政哥的回答是,先确定自己的血统,比如把自己称为皇帝,三皇五帝嘛,根红苗正,你不能叫三五,对吧,,那就叫皇帝。

然后呢,再声明自己天赋神权的一面,称天子,地位,是老天爷给的,管你们,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攘夷那部分,简单!打就完了!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威风!

所以我们看到秦不断的扩张,不断的征服,直到最后轰然倒下,这样了,行不行?

还是不行,因为政哥你,忘了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呵呵。

秦三世而斩,接盘的是汉,是刘邦。

他一称帝也面临一个问题,要不要分,如果秦不合法,那好,分了吧,恢复成以周天子为共主,大家联盟,尊王攘夷的1.0状态。

其实这也是当时很多人的想法。

刘邦当然不想分,谁会没事分自己的家产呢?

那怎么做到既认可秦,又认可自己呢?这是个技术活。

如果说秦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称为华夷之辨的2.0版本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汉代的理念称其为华夷之辨的3.0版本。

即天下一国。

首先,汉帝国认为秦的统一是对的,是秉承了天命的,他们给秦统一的这个空间赋予了一个政治意义上的称谓,天下。

天下不是单指六国的地盘,而是所有的一切,汉帝国认为,天下,由秦统一完成了,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了,而汉帝国,则完成大一统。

大是什么意思呢?尊崇之意。

汉帝国是尊崇一统的,注意是一统,而不是统一。

统一已经完成了,六国的顺服,只是一个象征,那只是一个表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东亚是王土,西亚也是王土,欧洲是王土,美洲也是王土,月球是王土,火星还是王土。

夫王土者,上天之地也。

夫天子者,代天行牧也。

这就是汉帝国对于六国余众,关于秦统一的解释,因为王者无外。

秦统一的不是中国,而是天下,我们都是天下的臣民。

我们朝廷是为天下百姓的,何为百姓?有名有姓的人,什么人有姓名?有祖宗的人,才有名有姓,我的姓,是祖宗给的。

赶紧磕头。

为什么汉帝国不能分?因为奉了天命的,董仲舒,你来讲。

董:因为要大一统,此天命也。

六国余孽:那我们是何人?要做何事?

董:尊圣人教诲,行王化之事。

汉武帝:你们是我大汉子民,汉民也。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卯治。

意思就是说,服从大汉帝国的,就是汉人,汉人才是人,其他是蛮夷,汉人只要亲亲,然后就可尊尊,然后就可贤贤,所有人都可以。

天下已经大一统,汉人臣服我大汉,就是王化之人,其他地方叫做化外之地,等待我们去搞王化。

汉民说他们是人,他们就是人,说他们是禽兽,他们就是禽兽,只要没有王化,就都是化外之地,是蛮夷番邦。

秦已经完成了统一,没有统一了,所以我们现在讲收复台湾。

化外之地,等着王化就完了。

政哥说,天下统一了,要传三世,四世,直到万世……

汉民说,那可就去你马的吧,送你一副对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拿好不送。

刘彻说,不忘初心,汉民最牛比,汉民才是自己人,汉民说谁是人,谁就是人,只要你们拜祖宗,汉民永远吃肉,在天下这个架构之下,永远处于支配者的地位,拿最大的份额,享最多的福利,这都是祖宗给你们立的规矩,赶紧磕头。

汉民说,你说的是人话,给你点个赞。

看到没有。所谓华夷之辨,就是利益分配,排座座,分果果。

政哥没有彻底解决好这个问题,前朝遗民,也就是现在这批自称汉人的祖先,不知道自己在政哥搞的这个新玩法里面,究竟算老几?那就对不起啊。

还是刘邦懂事。在1.0的基础上,改进政哥的不成熟的2.0,最终形成可以玩几千年的3.0版本。

所以,中国山东百姓磕头这件事情,本质上就是葵丘之盟的关于亲亲的概念的延续,这一脑袋磕下去,那就是自己人了,可以坐位置,吃果果,不磕,什么都没你的份,没人理你,你就是个外人。

磕头,只是个仪式,是家族概念的强化,国外也这样,真正的权力,都在大家族手里捏着。

由亲亲再到尊尊,给皇帝磕头,本质上,是给规矩磕头,磕了,就不是蛮夷了,因为蛮夷没有礼仪嘛,不会磕的,蛮夷,是化外之民,就等着被王化就行了。

王化,两种方式,一种释以恩德,感化,自动依附,册封以后,慢慢熬,总有一天,就变成人了,就不是禽兽了,脱离低级趣味了。

至于不听话的蛮夷,把我们派过去册封的官员杀死的,那就要讨伐他们了,用刀剑来感化他们了,这不叫侵略,这叫王化,叫做行大义。

所以政哥统一的不是六国,而是天下,我们之所以认可汉制,因为汉制讲的是天下-国-家,这这么个顺序,王化天下,这是历朝历代中国最高统治者的最高诉求,也是唯一的政治正确。

如果没有这个,我们可以解体了,因为我们之所以认同大一统为正确,那是在尊王攘夷的前提之下,达成的共识。

秦,打造了一个地基,搞了个原始股,叫做秦国。

汉,继承秦以后,决定不分家,所有参与原始股的人,也就是葵丘之盟的那批人的后代,统一称为汉人,吃最多的红利,拿最大的份额,大家一起尊王攘夷就完了,不分家了,因为不忘初心嘛,反正都是尊王攘夷,就一起搞。

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可以画一个图形,最里面的,是祖宗牌位,包括孔子,孟子,管仲,刘彻,诸葛亮这些人,这些人赋予汉人特权,王化外夷的权力,替天行大义之权。

然后再画一个圈⭕️,这叫做一环,一环离祖宗牌位最近,一环里面有谁呢,两个东西,汉人,内臣。

汉人就不说了,汉就是水,而且是天上的水,银河!那么内臣是什么呢?就是舟,就是承汉制的历朝历代君王,以及他们所建立的朝廷。

舟的作用是什么呢,永远确保汉民位于这个圈子的最里面,离祖宗牌位最近,至于舟是什么人,不重要,可以是汉民,也可以是胡民,或者小猫小狗,都无所谓,李世民就是一半胡人嘛,有问题吗?

所以没有问题,反而成为展示优越性的范例,就好像奥巴马是黑人一样。工具人而已。

蒙古人曾经短暂做过舟,很多东西也是延续宋制,虽然把汉人暂时逐出一环,可蒙古人时间短那,然后明就取而代之嘛,所以朱元璋第一时间承认元的正统。

反正都已经死翘翘了,承认元正统对自己有好处的。

满人入关,满人不是汉人,但满人搞的还是王化那一套,你打开清代的地图看看,秋海棠嘛,基本上满人把过去几千年中国皇帝想要王化的地方都搞完了。

汉人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面,言论确实受到压制,但是最基本的亲亲,尊尊,贤贤,的礼法没变,汉人的子弟还是可以通过科举做官嘛,贤贤还是有的。

真正让清代垮台的就是慈禧废除科举嘛,没了进身之阶,汉人就有可能被逐出一环,那就对不起了。

所以一环严格说就只有汉民,或者称汉族,其他的都是工具人。

大家是为了尊王攘夷,吃好喝好,才过到一起的,蛮夷番邦多纳贡就好了,想变成人?可以没问题,给你个册封,五百年后就三环呆着。

至于蛮夷们说什么东西,要紧吗?不要紧,都是胡人说的话,叫做一派胡言,胡说八道。有谁理会他们呢?没有人。

所以二环,就是人,各色人等,现在叫少数民族,都是人,都是自己人,王者无外嘛,王化之后的人,汉人承认的人,那就是人,但不是汉人,汉人之间是有盟约的。

三环,胡人,拿了绿卡的,还是胡人,只要是没磕头,就没祖宗,没祖宗,呵呵。

四环,蛮夷,自称人类的,等等。

五环,乱七八糟的,不知道什么东西。

所以汉文化就是圈子文化,一圈一圈的,像个同心圆,你看看北京市的城市布局,你就明白了。

所以有中国的学者去外国,然后外国人问他,你们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东南亚的谁谁谁,怎么不去殖民?

你看看西方人都是坏思想,我们中国人爱好和平啊,不是骗人的,是真的爱好和平。我们怎么可能去打他们嘛,他们脚下的地盘,本来就是我们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政哥打下来的,现在先册封,等到有空了,就王化,这不很好吗?

所以明白中国人尤其是汉人为什么要拜祖先了吗?祖先让我们吃最好的东西,还让我们去感化蛮夷,蛮夷要变成人还要经过我们汉民的批准,那当然要感谢祖先啊。

过年还要给小孩红包,祖宗给你们的,拿好,乖乖给祖宗磕头,以后拿得更多,要永生永世的拿下去。

春节,我们穿着各个时代的服装来唱歌跳舞,夸赞祖先们王化万邦的功绩。

所以,祖先给我们什么?天下。谁统一的?秦始皇。我们要做什么?大一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