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学过一段《雷雨》的电影赏析,周老爷逼着他的姨太太喝药,姨太太苦苦哀求,说自己没病。老爷完全不为所动,他坚定地说:喝吧,喝了就会完全好了……当时我就想冲进去把周老爷撕了,因为那种压迫太让人窒息了。

你妈觉得你冷是什么心理(孩子妈妈觉得你冷)(1)

图片来自网络

我想,赵女士有时候也是这么看我的吧,比如我逼她穿衣服的时候。

秋冬天是我们斗争的主要季节,她总是不能根据我的建议增减衣物,例如十几度的早晨,她坚持要穿夏天的衣服,露胳膊露腿,还光脚,一想到——寒气,秋咳,感冒,推拿,吃药,发烧,夜不能寐的种种过往,我立马就打起十二分精神,心想,啥事都听你的才怪呢。一番劝告,警告和恐吓后,她终于还是在出门的时候把我强加给她的外套脱了,这一轮我输了。

上学的路上我非常不高兴,让她看看满大街上学上班的人里有没有她这样的打扮,启发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错了,而她在充耳不闻地愉快哼歌。到了学校门口,再不来个下马威就来不及了,于是,冒着迟到的风险,我把她叫住并留了个作业:进班了看看有没有小朋友像你这样穿衣服……语气强硬略带讽刺,她这回垂头丧气了,我满意了。

这是连着两年的秋冬天一直在斗争的事,因为我知道太多了,我不想她因为穿衣不及时引发疾病而麻烦我,知道却没有制止又显得我很不尽责,我想防范于未然,想做个尽职的老母亲,所以也没太有心情考虑她到底在想什么。

她真的冷么?

如果冷她为什么不穿厚衣服呢?

如果不冷,不听我的是被允许的么?

相比之下,我小时候就容易很多,从来不用操心穿什么。天气一变,我妈就会把该穿的衣服拿出来了,有时候她太忙顾不上,我冻得呲牙咧嘴,大人们就会说,你妈真是的,给你穿这么少,不是亲生的?所以我从来不需要为自己穿什么负责。

直到高中开始住校了, 一到换季我就会生病,我总是不知道应该穿什么,屋里屋外,有风没风,运动静息,似乎需求都不一样的,索性后来就算了。反正班里人多,一病都病,穿啥都一样的,我宽慰自己说。

推掉了属于自己的责任,也给了别人控制自己的权利,因为我不会,所以会的人就可以随意指点我,而不用管我到底是怎么感受的。因为,是我不想为这个事负责。

衣服是为人服务的,跟季节有关但不绝对,你一定也见过下雪天穿短袖的。不同材质,款式,厚薄都是有使用场景的,这个确实需要一点经验和实操,甚至是代价,才能真的搞明白,但这件事,我们只能关注自己而非他人。

当然,作为母亲,这个太难了。

"那个熊孩子她懂什么?生病了,不还是我背锅?"我们都是这么想的。

她这么穿一定会生病么?有趣的观点呢。生活的技能是需要教的,学会了他们可以自己调整,而非全然放弃自己穿衣服的权利完全听妈妈的。我当然明白放手不容易,要不我也不会斗争这么多年才刚刚有点反思了。从课题分离的角度说,穿衣服是孩子的课题,妈妈过多的干涉是会有副作用的。

我俩最终协商的结果是:穿什么,她主要负责,我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提供建议,并允许建议不被采纳。作为家长,我还需要提供学习的机会,我准备找时间跟她聊聊穿衣服的事:

了解季节和温度对着装的影响

了解不同身体状态下的着装要求

了解自己身体爱出汗的部位和穿衣喜好

了解服装的设计目的和使用场景

真棒,这已经可以写成一个PBL的课了。

PS:引发我思考的动力,是老师的回复(如图),我突然意识到赵女士是可以感知冷热的,是我低估了她。

你妈觉得你冷是什么心理(孩子妈妈觉得你冷)(2)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