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小梵之前和大家分享了前屈的一些问题和体育老师教前屈的练习方法。这些练习当然是可以练的,比如说之前说到的压腿练习和站立,踢腿练习以及立位,双臂下垂练习。

这些程度广泛的练习,能够针对全身共同协调,共同进步。每天如果能够保持练习的频率,过一段时间你的进步也是比较明显的。

前屈突破的一些体式(从易到难攻克前屈)(1)

至于在健身房非常立竿见影的泡沫轴滚动法,小梵建议大家可以把它当作一种保健的模式。赤脚滚足底、滚压小腿后侧、滚压大腿后侧、滚压臀部、滚压腰背部,然后得到一个很好的体前屈成绩。

这些拍拍图炫耀一下也就到此为止吧。我们瑜伽人还是要回到对身心有长久好处的习练上来。

那么瑜伽的习练为什么不像体育老师那样的去进行摆动,震动,压腿、踢腿这样去做呢?原因自然是瑜伽人有自己更好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更加安全、更加持久的进行练习。

在瑜伽人眼里,体育老师教的方法是那么的干,真的是干货不假。但是这样的一个强硬的进取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身体,仿佛这体育就一定是要这样的竞技精神。NONONO,瑜伽人不讲究竞技,而讲究和自己的身体交朋友,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所以,假如我们把勇往直前的锻炼方法称之为把体育让物理老师来教,那么瑜伽人的诀窍就是把体育让语文老师来教。开个玩笑了!是让有着古典瑜伽底蕴的老师来教。

比如说这样的老师带领的方法可能会是这样的,我们双脚并拢、膝关节尽量伸直,也可以保持一个让自己舒适的弧度。腰部、背部放松,双手自然地向前、向远方伸展,同时你会有很温热的快感,由内而外感受到温柔和舒服,一定要让自己的痛感越来越弱。

下面大家跟着我吸气。吸气的同时,让整个的后背部都更加的挺拔、竖直,不要担心我们手臂的回缩,然后深深的呼气,整个上身以跨步为折点,向下对折。随着自然而然的呼吸,我们的身体会不自觉的柔软放松,整个身体会自然地往下折叠得越来越深。

前屈突破的一些体式(从易到难攻克前屈)(2)

亲爱的朋友们,做这样一个略显枯燥的练习,为什么不让我们带上呼吸和意识呢?

你会发现一旦带上了呼吸,我们的身体就像突然听了使唤一样,仿佛解开了中年不知的密码,带上了我们的意识,你会发现所有肌肉和筋膜的细胞都在听从自己的召唤,即使练习完毕这样的效果也可以非常长的持久下去。

瑜伽人最不喜欢的错误练法就是每天都练,疼也忍着,多多练习,却又不停晃动,靠蛮力或者甚至靠野蛮的外部力,比如说练的时候找人压着背绑着腿,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这样的练习法瑜伽人是向来不提倡的。我们一直在讲修。内修内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我们精神意境的提升,而且它还在我们的物理层面的身体上能够获得鲜见的好处。

当然也有朋友听不了这些修内的言论,认为太虚,找不到感觉。那么我们的古典瑜伽老师可以请他移步到我们自己的生理学教室,听一听那边的具体解剖学讲解。

前屈突破的一些体式(从易到难攻克前屈)(3)

比如说真正的瑜伽老师在分析详细的前屈解剖课,会说你的后表链筋膜太紧张了,看一看腰椎、髋关节非常的紧,因为髋关节的紧导致腰椎都开始大量的前驱,后侧突出压迫了腰神经,导致它所支配的区域甚至出现放射性的疼痛,感觉异常。再看一下腘绳肌,就是大腿后侧的机群。当我们排查完腰部和胸椎的问题之后,我们就来重点地解决腘绳肌紧张的问题。

这样听完以后,你脑子里塞了一堆的专业解剖词汇,感觉是不是清楚了很多?可是回到一开始练习的垫面上时,酸痛感又回来了,这时候解剖的词汇也救不了你了。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开始想念那样散文诗般的助眠语言,所以用古典瑜伽的方法去练。

瑜伽的底蕴告诉了你,你自己的觉知,一直在陪伴着那个受到挑战的身体,你会发现最后仍然是那个陪伴你入心,日日听、日日练的存在。开启内在觉知这样的习练,既让你保持了耐心,又让你获得了效率。

小梵在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列举出几个瑜伽习练的方法:比如说单腿坐立前屈,我们可以一条腿、一条腿的完成,也可以坐在瑜伽砖或者叠起来的毯子上,把坐骨垫高,帮助骨盆尽量的保持前倾,帮助髋关节的折叠。或者我们可以在做坐位体前屈的时候,在前面放一把椅子,把前臂搭在椅子上,手臂和头也放在椅子上放松,感受到那种舒适温暖的拉伸,让腘绳肌恢复它的灵活性。

前屈突破的一些体式(从易到难攻克前屈)(4)

同时,腰椎和胸椎都不过分的挤压,让我们注意舒适、放松的呼吸,不要收紧核心,也就是说不要努力的收腹,而是要让小腹部自然松软地去找大腿。膝盖后侧过于紧张的话,屈一点膝也是非常好的办法,不要出现腿部后侧过大的张力引起伤害。背部挺直是非常好的练习姿势,尽量不要含胸,也不要塌腰,不管是进入体式还是退出体式时,头和脊柱都保持在一条线上。

那有朋友问,进入体式以后是把头低下来额头找小腿,还是下巴找小腿?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这是因人而异的,后背部三个区域的紧张也许会影响腰椎的位置,影响到背部的拉伸。

仍然感到很大压力的人是很难下巴去找小腿的,这时候自然而然的额头去找就好,但如果在这个体位中已经没有任何压力,想要进一步拉伸脊柱竖直的同学,是可以尝试用下巴去碰触小腿的。

因此综上所述,本着瑜伽精神去练习,本着觉知自己身体去练习才是最好的方式。

朋友们,我们知道很深的前屈看上去很牛,但是瑜伽的本意是让我们不要去追求体式的外观。让我们把重点放在体位的稳定性和身体整体的平衡性上,获得前屈这项动作的好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