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聪明、成功和极富创造性的人,也就是那些典型的多巴胺丰富的人通常会表达一种奇怪的情绪:他们对人类充满激情,但对个人却没有耐心

我越爱人类,我就越不爱人。在我的梦里,我经常为人类的福祉谋划。……但是我无法和任何人在同一个屋子里住超过两天。……一有人靠近我,我就对他们怀有敌意。——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是一个厌世者,但内心仁慈。我这个人很多方面都不对劲,但作为一个超级理想主义者,我对哲学的理解比对食物更高效。——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我爱人类,但我讨厌人。——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莱

我爱人类,……但我无法忍受人。——查尔斯·舒尔茨(《花生漫画》中莱纳斯的台词)

宁愿做傻子也不做个悲伤的智者(仁慈的厌世者我越爱人类)(1)

陀思妥耶夫斯基纪念碑

这种态度可能不体面,但是有原因的。高多巴胺能的人通常喜欢抽象思维而不是感官体验。对他们来说,爱人类和爱邻居的区别相当于爱一只小狗和照顾它的区别。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爱因斯坦的多巴胺能特征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他的两个儿子中有一个成为国际知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另一个在20岁时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后在精神病院去世。大量研究也发现了多巴胺能特性的遗传成分。冰岛的一项研究对86 000多人的基因进行了评估,发现那些携带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基因的人,大部分都加入过全国性的演员、舞蹈家、音乐家、视觉艺术家或作家协会。

发现微积分和万有引力定律的艾萨克·牛顿,就是一名问题天才。他很难与他人相处,与德国数学家兼哲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的科学争论也不太光彩。他神秘多疑,不会表现出感情,甚至有些冷酷无情。在他担任皇家造币厂厂长时,他不顾同事的反对,把许多造假者处以绞刑。牛顿时不时还会做出荒唐的举动。他花了大量时间试图在《圣经》中找到隐藏的信息,并就宗教和神秘之事写了超过100万字的文字。他追求中世纪的炼金术,痴迷于寻找哲人石,在炼金术士眼中哲人石这种神秘的物质具有魔力,甚至可以帮助人类获得永生。50岁时,牛顿已完全精神错乱,在精神病院待了一年。

分析这些证据,我们发现牛顿应该具有很高的多巴胺水平,这是他才华横溢、难以和人打交道和精神崩溃的原因。有这样特征的并不止他一个,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和商界领袖被认为或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比如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爱德华·蒙克(画《呐喊》的画家)、文森特·凡·高、查尔斯·达尔文、乔治亚·奥基夫、西尔维娅·普拉斯、尼古拉·特斯拉、瓦斯拉夫·尼金斯基(20世纪初最伟大的男舞者,他编舞的一场芭蕾舞曾引起一场骚乱)、安妮·塞克斯顿、弗吉尼亚·伍尔夫、国际象棋大师鲍比·费舍尔,等等。

宁愿做傻子也不做个悲伤的智者(仁慈的厌世者我越爱人类)(2)

艾萨克·牛顿爵士

多巴胺给予我们创造的力量。它让我们想象不真实的事物,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它允许我们建立世界的心理模型,超越单纯的物理描述,超越感官印象,揭示藏在体验之下更深层次的意义。然后,就像孩子推倒一座积木塔一样,多巴胺摧毁了自己的模型,这样我们就可以重新开始,在曾经熟悉的事物中找到新的意义。但这种力量是有代价的。创造性天才的多巴胺系统过度活跃,因此他们患精神疾病的危险就会更高。虚幻的世界有时会突破它的自然界限,让人过度兴奋,产生偏执和妄想,导致狂躁行为。此外,多巴胺能活动的增强可能会压倒当下分子系统,妨碍一个人建立人际关系和驾驭日常现实世界的能力。

但对一些人来说,这无关紧要。在他们看来,创造带来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无论他们是艺术家、科学家、预言家还是企业家。不管他们的职业是什么,他们从不会停止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对创造、发现或启蒙的热情。他们从不放松,从不停下来享受他们拥有的美好事物。相反,他们痴迷于建立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未来。因为当未来变成现在时,就需要激活多愁善感的当下化学物质来享受当下,而这正是高多巴胺能的人不喜欢和避免的。他们为公众做出了许多贡献,但无论他们变得多么富有、出名或成功,他们很少体验到快乐,也从不知道满足。促进物种生存的进化力量产生了这些特殊的人。大自然驱使他们牺牲自己的幸福,把有益于其他人的新思想和创新带入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