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入职新希望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新希望服务担任中层干部,2021年被公司新入职的商管总及人力以能力不足和简历作假将我强行开除,从此踏上近500天的维权道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劳动维权真实事件 我与成都新希望500天的劳动维权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劳动维权真实事件 我与成都新希望500天的劳动维权路

劳动维权真实事件 我与成都新希望500天的劳动维权路

2020年我入职新希望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新希望服务担任中层干部,2021年被公司新入职的商管总及人力以能力不足和简历作假将我强行开除,从此踏上近500天的维权道路。

如今的市场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我,任何公司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新希望,原本想写一篇维权分享,告诉大家如何通过司法维权,针对公司的各类手段如何应对,但跳出个人情绪,重新梳理时,才意识到我的案例其实是个反面教材,企业根本不惧怕司法,尤其是大公司,耗时耗力不说,遇到像新希望这样的本地大公司,维权的代价并不是我们普通打工人能承受的,很有可能在违法解除下一个员工时,我就是人力口中的典型案例“你看XX,告了公司又怎样,拿了钱又怎样,到现在都找不到工作”。

所以我并不建议大家为了争口气去选择司法维权,但是如果迫不得已只能走这条路,希望我的分享能让同学们少走一些我走过的弯路,尽可能的少入一些我入过的坑。

内容太多,我把他分成三篇分享,大家根据需要翻看:

第一篇—违法解除:企业在违法解除上使用的手段及注意点

第二篇—司法维权:司法可保障哪些权益及相关法条整理,需要哪些证据及如何取证

第三篇—庭审经验:仲裁/一审/二审的流程及时间,公司的应诉手段及如何防范,庭审总结

第一阶段,公司在违法解除上可能使用的手段及注意点

1. 第一招—职场PUA,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1)不要对工作动感情,客观看待机会,早预防早打算才能掌握主动

我犯的第一个错误是组织调整时有机会却没有选择跳槽,再加上人力一直暗示这个阶段最不希望我也有变动,当初不想落井下石,却导致了情况突变时自己的被动。

第二个错误是轻信了人力的话,因为新领导一来我感觉到了他明显的打压和架空,还询问了人力是否新领导对我的岗位有想法,如果是可以提前沟通,我也好做安排,当时人力回复都挺认可,我就信了,以为是我自己的心态问题。结果第二个月人力就找我说新领导觉得我能力不行但也愿意培养我,只是要对我进行降职,且新的部门负责人已经招聘好了。

2)频繁PUA谈话,制造紧张节奏,挑动情绪,逼你进套

人力基本保持一天三四次的谈话频率,因为一直沉浸在负面的对话中让我没有时间去反应和思考。甚至一开始还会陷入自我否定,在催促下做出冲动决定,事后想想这些谈话都很有策略,分享出来供大家辨别,实际上这些话并不完全是针对某个人,只是他们的标准套话,大家遇到的时候客观看待,不要像我当初那样轻易否定自己,自怨自艾,差点抑郁。

① 先是新领导谈话

l 首先他用自己的地位权威否定以往公司对我的工作认可,说我过去一年毫无产出,他说新服总经理并不懂商业,而原来的商管总既然走了说明公司也不认可他,所以他两对我工作的认可并不具备代表性,也不能说明能力;

l 其次通过贬低我过往的工作经历来否定我的专业能力,因为我曾经在华夏幸福基业北京总部工作过,他曾在后来的南方总部工作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对华夏很了解,华夏就是个忽悠政府圈地的公司,所以“这种”公司出来的人其实没什么专业性;

l 然后再拿自己举例站在道德的最高点,指责我的职业态度,他说他当年入职华润万象城和合景泰富时都是降职入岗的,像我这样只能上不能下的员工是没有发展的

② 然后是人力谈

l 首先从合同上威胁我,说合同写了公司有权对我进行岗位调整,我必须服从。

l 其次打感情牌,表示他们也是迫不得已,目前也没有其他岗位可以让我同级调岗,只有降职方案;

l 最后拿现实催促我,因为新人马上到岗,需要我抓紧时间签字。

那段时间我的状态非常不好,身心都很疲惫冲动下提出如果必须降职那我只能走,这时人力说漏了嘴说其实早就料到我可能不会接受,所以马上安排组织关系同事跟我聊离职,这会我才突然反应过来原来真正的目的是逼我自己走。

因为公司拒绝按照法定标准赔偿,所以我拒绝了自行离职,此外冷静下来后我研究了公司的晋升制度以及劳动法,都注明了如果公司认为员工无法胜任岗位需要重新进行培训并试岗,如果三个月后仍不能满足方可降职调岗,此时公司已经预感到我不会服软,于是公司开始第二招。

2. 第二招—强制调岗,为后面的违法解除找合法借口,坑最多的地方

1)判断调岗后的安全性和调岗的真实性

① 人力曾经暗示过我即使我不主动走,后期公司也可以通过绩效考核让我走,后来我查了公司的绩效考核制度,确实如此,所以调岗时必须了解清楚新岗位的考核要求(可能有同学好奇为什么当时公司不直接通过考核让我走,因为我上半年的KPI是超额完成的,他们给法庭提交的打C的绩效表也是事后自行补的,没有我的签字法院没有采纳);

② 组织架构调整是可以合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所以岗位真实性也要考虑。后来公司给我提供了一个新增部门的负责人岗,因为刚结束的半年会并未提及要新增部门,我要求看组织新增的批文,刚开始说已经在走流程,后来改口说这个等级的部门不需要走批文,商管总决定即可,商管总又改口说这是个临时的组织,有随时取缔的风险;因为是个外拓部门,我询问了预算和编制,被告知没有预算,编制只有我一人。事实上一年后这个部门和岗位也从来没有过。所以在调岗前务必了解清楚岗位的情况,可以的话尽可能在调岗书上明确相关信息。

2)调岗通知书谨慎签字

公司突然给了我一份调岗通知书,上面写着依据合同第X条规定,公司有权根据业务需要对岗位进行调整,员工必须服从,要求我X日到新的岗位报到,否则承担相应后果。并且要求我在通知书上签字。既然公司有权单方面决定为啥还需要我签字呢?因为不管合同怎么约定也是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修改合同内容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公司是无权单方面决定调岗的,拿着通知书让我签字的目的是后期使其变成一份协商决议,这样无理调岗就变得合法化了。

3)注意录音、录像、拍照取证

因为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KPI指标一直不明,我要求公司补充完信息再签字,人力便顺势让我写上拒绝调岗,即使我一再表示我没有拒绝只是需要补充信息,人力还是自行写下了“对方拒绝回复”的字样,而这份证据后来被一审法庭采纳作为了双方无法协商调岗的证据。另外提醒一下这个阶段其实公司也是在录音取证

大部分公司到这步就直接进入强开了,新希望只是做得更绝一些,虽然在前期协商时我明确跟公司表态了我能理解新官上任要搭建自己的团队,我也愿意配合,但是我没办法接受这种往我身上泼脏水的方式,那我以后还怎么找工作。即便如此公司还是选择进一步用企业背书来彻底搞臭我的职业口碑,以此告诫我反抗大公司的后果。于是开始了第三招。

3. 第三招—诬陷诽谤,企业制度是公司违法行为合法化的工具

突然一天公司给我发了一个资料审核通知,说当初他们网上搜到我的简历上写的上段工作经历的时间是“2019年6月-至今”,这个“至今”与我提交的离职证明上的“3月”不符,质疑我简历作假违反公司制度;后来我翻看了员工手册,其实制度还有一条禁止以诬陷诽谤等方式中伤员工,严重者也可以开除。遇到这种手段辩驳没有意义,取证就行了,因为当初面试没有录音,我是截取了OA系统里我的入职信息和简历投递记录作为证据。

4. 第四招—强制开除

公司以上准备工作做完后,就以能力不足且不配合调岗以及简历作假两大违反公司制度的行为将我开除,开除通知书上签不签字都无所谓,签字的话建议写上本人不认可,公司属于违法解除。法庭通常也会以这天作为终止日。

5. 第五招—离职后继续侵犯劳动者权益

并不是被开后企业侵权就结束了,结合我的经历补充下公司还会在哪些地方继续侵害员工权利,及实操可行的解决办法:

1. 故意篡改离职原因,使员工无法正常申领失业金

根据政策由于公司原因被迫离职是可以申领失业金的,但是停保原因是由公司录入,新希望在停保时将停保原因备注成员工自行离职,导致我无法申领失业金,也拒绝配合我按照就业局要求提供书面说明,跑了几次柜台仍然无法解决,最后通过省长信箱反馈问题,由就业局同志给新希望打电话解决手续问题,最终顺利拿到失业金,成都失业金标准是每月1680,根据缴纳年限最多可申领2年。

2. 社保及公积金的补缴

不缴或未足额缴纳都是违反社保及公积金规定的,社保补缴需要到缴纳地的社保稽查科投诉,公积金补缴需要到缴纳地的公积金中心投诉即可,需要携带的资料包括劳动合同和身份证,通常1-2周即可完成补缴,离职后一年之内都可以申请补缴。武侯区的社保稽查办事还是有些推诿,我是因为投诉到了市长热线才引起重视予以解决;青羊区公积金中心非常棒!态度专业,办事效率极高!

3. 不如实申报个税,造成员工个税损失

在岗员工的个税申报是公司替员工填入的信息,在2021年个税的年度汇算中,我发现公司并未如实填报我补缴的社保及公积金金额,导致我少退了近2000的个税,刚开始我是通过个税APP进行的申诉,但被告知信息只能由公司修改,公司拒不配合的情况下,迫不得已我只能再次投诉至省长信箱,由政府部门出面与新希望确认信息,并最终顺利解决问题。

这部分金额可能谈不上多大,公司纯粹就是为了恶心人,本来也是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员工不怕麻烦,是可以通过相关部门投诉就能解决,遇到部门间的推诿和僵局市长热线和省长信箱都是非常好的解决渠道。在这必须给四川的省长信箱点赞!处理问题又快又好!

以上只是新希望在违法解除上对我使用的手段,如果大家还遭遇过其他手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帮助更多的同学避坑防坑。

接下来我会分享在司法维权中的经历,包括司法可保障哪些权益及相关法条整理,需要哪些证据及如何取证,司法的流程及时间,公司会采用哪些应诉手段、如何应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