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水浒传》和《金瓶梅》中,武大郎都是以卖炊饼为生,不同的是在《水浒传》中,武大郎是自食其力,到了小说《金瓶梅》中,武大郎的炊饼生意则是靠着张大户的救济。很多人都认为武大郎所卖的炊饼类似于我们今天经常吃的烧饼,包括在电视剧中,也将武大郎卖的炊饼拍摄为烧饼的样子,但是在历史上,炊饼还真的和现在的烧饼不是一回事。

武大郎卖的炊饼是馒头还是烧饼(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1)

在《水浒传》中武松曾对武大郎说过:“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可见武大郎做炊饼的时候是要用到笼屉的,这明显不应该是烧饼的做法。那烧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炊饼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在宋朝词人周密所著的《齐东野语》中有记载:“昔仁宗时,宫嫔谓正月为初月,饼之蒸者为炊”。说的就是在宋仁宗的时候,由于仁宗的名字叫做赵祯,祯与正、蒸同音,为了避仁宗的讳,将正月改为了初月,将蒸饼改为了炊饼,可见炊饼的名字就是这个时期开始有的,而它原本的名字应该叫做“蒸饼”。

武大郎卖的炊饼是馒头还是烧饼(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2)

虽然小说《水浒传》成书是在明朝,但是早在宋朝便有了关于《水浒传》中人物的传说故事,水浒传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山东地区,周密又是济南人,所以说炊饼原名为蒸饼应该是真的,那么“蒸饼”又是怎么样的一种食物呢?

其实蒸饼这一食物很早就有了,在汉代刘熙的《释名》中便有关于蒸饼的记载,在《辞源》中对蒸饼的解释是“即馒头,亦曰笼饼”,也就是说蒸饼实际上即使我们常吃的馒头。但有人提出,在小说《水浒传》中有提到过馒头,孙二娘卖的就是人肉馒头,书中原文“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上”、“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武大郎卖的炊饼是馒头还是烧饼(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3)

通过这些描述,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孙二娘卖的人肉馒头,其实与我们现在吃的包子是一样。在宋朝人写的《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汴梁城有一家饭馆,卖的是羊肉小馒头,可见在宋朝的时候,他们所吃的馒头就是现在的包子。

那笼饼又是什么呢?实际上笼饼指的也是类似包子的食物,在陆游的诗句“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后面,有一段注,写的是:“蜀中杂彘肉作巢馒头,佳甚。”也就是说陆游吃的是猪肉馅的馒头。

武大郎卖的炊饼是馒头还是烧饼(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4)

既然在古代炊饼是现代的馒头,馒头是现代的包子,那古代有没有烧饼呢?如果按照现代烧饼的做法来看,古代的胡饼应该是与现代烧饼最为接近的,胡饼最早是从胡人那传过来的,东汉其实便在国内广为流传了。到了后赵皇帝石勒的时候,由于这种胡饼上面有很多芝麻,便将胡饼改名为了麻饼,有人将这种饼称为是胡麻饼。白居易曾有诗《寄胡饼与杨惠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这做法看起来就是现在的烧饼。

武大郎卖的炊饼是馒头还是烧饼(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5)

所以综上来说,在古代,炊饼实际就是现代的馒头,馒头就是现代的包子,而胡饼或胡麻饼指的就是现在的烧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