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宝鸡新闻网

“这个人真斯文!”

“斯文”是现代人的常用词汇,形容一个人很有涵养、文质彬彬的意思。可是要探究其本源,这个词发源于宝鸡,一度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言词。

千年文化底蕴 斯文在兹宝鸡贯穿八千年的文化自信(1)

图为曲阜孔庙内光绪帝手书匾额“斯文在兹”

“斯文”的中国士子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途中被匡人围困五日,弟子们都感到恐惧,以为要死在匡地了。但孔子却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段话也被《论语》记载下来并一字不落地流传至今。

孔子说:“周文王已逝,传承周文化的责任不就落在我这里了吗?上天若是打算毁灭这文化,就不会让我继承;若上天不想毁灭这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

显然,孔子赋予了“斯文”极高的地位——与上天之志交相辉映,亦可以看出这从周文王处传来的“斯文”对于孔子的重要性。

千年文化底蕴 斯文在兹宝鸡贯穿八千年的文化自信(2)

走进中国古代的书院,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们都“志在于斯文”。湖南岳麓书院挂有匾额“斯文正脉”,浙江东明书院有“斯文正印,起千年豪杰之思”,浙江仁文书院有“岳峙层霄,海内斯文尊北斗”,江苏东林书院有“德邻广雅,风培百粤振斯文”,安徽还古书院有“继往开来,莫把斯文正脉视属等闲”,海南至公书院有“荡胸生层云,天为斯文开别境”,四川东山书院有“万古斯文开道脉”……继承“斯文”,似乎成了中国士子读书的目标。

《光明日报》曾撰文指出,斯文即道,而礼乐制度是“道”的载体。一旦“礼崩乐坏”,道将不存,斯文不在,国也将不国了。可以想象,“斯文”在先秦时期的士子心中和君王谋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将其视为圣人先贤为人立世、帝王将相治国安邦的最高境界,也反映了一个时代与社会的道德标准与理想追求。

千年文化底蕴 斯文在兹宝鸡贯穿八千年的文化自信(3)

“斯文”诞生于宝鸡周原

如此重要的“斯文”,由何而来呢?这就要从绵绵瓜瓞的宝鸡大地讲起。宝鸡古称陈仓,有八千多年文明及两千七百多年建城史。八千年前,这里是三皇之首伏羲氏所治之地;五千年前,炎帝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黄帝来此求教岐伯。三千年前,古公亶父“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凤鸣岐山,殷之末世临,周之盛德兴。周人一统天下,孕育了光耀千载的周文化,开创周朝八百年煌煌基业。《周易》《周礼》《诗经》等先秦典籍在这里诞生,开启了影响中华文化三千多年的礼乐文明和我国诗歌之先河。宝鸡成为“德政思想之邦,礼乐文明摇篮”。

当代著名哲学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表示,从西周到春秋,周文之德已经构成了周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西周文化将正德放在第一位,预示着以德治国理念的萌芽。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儒家产生的文化土壤,西周思想为孔子和早期儒家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政治哲学、伦理德行基础。

千年文化底蕴 斯文在兹宝鸡贯穿八千年的文化自信(4)

图为赵玲玲教授率众游学周公庙

著名学者、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员赵玲玲指出,中国文化源头、中国哲学之根基就是《周易》,它铸就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革故鼎新”“与时偕行”的民族精神,孕育了“阴阳相济”“物极必反”“保合太和”“穷变通久”的东方智慧,不但能同时成为儒、道两家推崇的古代经典,更是诸子百家思想汇源之所在。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王锷认为,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周公制礼作乐,周代礼制灿然大备,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在不断地“因袭损益”前代礼制的过程中,推陈出新,砥砺前行,创造了无比辉煌的中华文化。

……

“斯文”为宝鸡文化产业打上独有烙印

正因为诞生于宝鸡的周文化有如此强大和优秀的“基因”,才使得孔子发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感慨,他一生积极奔走,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赞《周易》,就是为了传承周之斯文,恢复周之盛德。

千年文化底蕴 斯文在兹宝鸡贯穿八千年的文化自信(5)

逝者如斯,白驹过隙!八千年文脉传承断了又续,三千载周风秦韵生生不息。回首史籍,是“斯文”的代代传承,让文王、武王、周公、燕伋、班固、班昭、马融、张载等大贤大文不绝于此;时至今日,是“斯文”的代代传承,让历史文化成为镌刻在宝鸡名片上最隽永的基因。而“斯文”,也深深融入宝鸡这座城厚重的灵魂和精神里。

千年文化底蕴 斯文在兹宝鸡贯穿八千年的文化自信(6)

11月8日,一场文化盛宴——宝鸡市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即将来袭。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宝鸡,将通过八千年文明和代代传承的“斯文”文化自信,为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注入强大动能。传承文化基因,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实力,我们期待它奏响“诗与远方”“以文兴业”的完美交响曲,凤鸣遍野,一舞飞天。(宝鸡新闻网记者 黄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