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少有过汽车4S店维保经历的车主来说,动辄收费几百上千的工时费可谓是一大谜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4s店工时费怎么那么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4s店工时费怎么那么高(行内人揭秘4S店工时费猫腻)

4s店工时费怎么那么高

对不少有过汽车4S店维保经历的车主来说,动辄收费几百上千的工时费可谓是一大谜团:

短短十几分钟的维保,却收了好多个工时;另一些维保,明明做了很久,也收不了几个工时;维修保养单据往往看不出工时费明细,统统“打闷包”;墙上明示的工时单价不算数,实际结账才知道收多少……

工时究竟是什么?国家质检总局汽车“三包”专家委员会委员、汽车专家陶巍介绍,汽车维修保养的工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时间概念,是生产工时、管理工时、仓储工时等劳动时间的总和,这就意味着一些高技术含量的维保活动,即使操作的时间很短,工时定额也可能很高。

由于汽车行业的专业性高,天然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维修的自由裁量度无限扩大,加上现行法规的宽松规定和厂家与4S店的垄断性优势地位,以及“九龙治水”的监管现状,汽车维修工时费模糊仿佛是个“必然的结局”。

汽车维修本身的性质带来了信息不对称和维修的自由裁量度

同一维修活动,在不同汽车品牌的不同汽车型号上的难易度本身就不同,只有一个特定的汽车型号的特定维修活动才有可比性,跨品牌、跨车型、跨活动就难以比较。“以宝马和奔驰为例,宝马维修指导价只要45元/工时,奔驰却高达580元/工时,品牌间工时单价差距巨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双方对工时定额的计算单位不同:宝马的工时额折算后相当于5分钟人工成本,而奔驰的工时额折算后相当于60分钟的人工成本。”

规定“宽松”导致五花八门

根据现行相关规定,厂家不仅可以自行制定车辆的维修工时定额,也无需向社会公示定额标准。不少厂家都对4S店每年采购的零部件下指标,“完不成明年就不给代理权”,而4S店又对自有品牌的车辆维修保养存在一定的垄断性优势地位,实行捆绑式的售后服务模式后,消费者就只能被动接受维修服务,进一步加剧了工时费的“花样打包”。

“九龙治水”带来监管尴尬

当消费者遇到汽车维修问题时,新车的质量问题和缺陷召回判定归国家质检总局,旧车汽车维修领域的纠纷又涉及交通、工商和消协等多部门,一旦发生纠纷,往往并非一个部门就能解决。

明算账:

“破”垄断“严”监管,缺一不可

终结工时费乱象,不仅需要执行明码标价、给出维修清单,还要统一计量单位,完善监管,加大对价格违法的处罚力度,打破厂家和4S店在维修领域的优势性垄断地位。

专家指出,应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将备案的工时费用和实际工时费用向消费者明示,保障消费者选择权。同时,还应积极履行告知义务,涉及到使用套餐的应明确给出保养套餐内每个项目的工时单价、工时定额和材料费用明细,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