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实战刺拳的重要性(拳击中的刺拳与直拳)(1)

拳击比赛规则规定:合理的击打部位必须是用“拳峰”部分击打对方的腰带以上的上体正面、前侧面和头部发际以下的面部及面部的两侧部分才是合法的击打。由于规则的一定限制,要想有效地击中目标,就必须运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这种出拳击打的方式和方法我们通常称为基本的拳法,也就是刺拳、直拳、摆拳和闪拳这几种拳法。进攻中所施展的击打技术,所运用的各种打法,都是在这几种基本拳法的基础上单一使用交替、组合运用所形成的。因此,正确、熟练地掌握好这些最基本的拳法技术,对任何一个拳手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拳法技术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比赛技术、战术的运用与发挥,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效果。可以说,正确的拳法技术是拳击技术中的核心与精髓。

这几种拳法按击打的方向分为:由正面击打的拳法――刺拳、直拳;由侧面进行击打的拳法――平勾拳、斜下勾拳和摆拳。由下向上击打的拳法――上勾拳、斜上勾拳。按距离可分为:长距离拳法――直拳和摆拳;短距离或近距离拳法――平勾拳、上勾拳、斜上勾拳和斜下勾拳。

运用这些拳法可以组成进攻中的各种打法,并且根据自己的条件与特点形成带有自己鲜明特点的打法。比如:像泰森以及大卫・图阿,也由于他们自身的身高、臂长、体质、体魂等条件与特点,比赛中更多的是使用左、右摆拳与各种勾拳来进攻对手,并逐渐形成了带有个人特点的打法,其他一些拳手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

刺拳、直拳、摆拳和勾拳是最基本的拳法,也是必须要掌握好的技术,否则将难以进入比赛,下面分别将这几种基本拳法和动作方法做一介绍(均以左手、左脚在前的右势为例)。

拳击实战刺拳的重要性(拳击中的刺拳与直拳)(2)

刺拳:刺拳是前面的手臂使用的拳法。在同对手搏斗中,前臂距对手最近。这种拳法的特点是快速、短促,主要用于击打对方的头部,可以迅速、连续击打。发拳主要依靠快速、短促的伸臂来完成,手臂可以并不完全伸直,多带有试探性的作用。探试对手的意图,扰乱对手进攻与出拳的行动,破坏对手的防守姿态,阻扰对手的近身与战术行动,同时为自己后手出拳击打创造机会。这种拳法是在比赛中使用最多、最频繁的拳法。

击打刺拳时,前臂的肌肉不要紧张,肩部要放松,主要靠手迅速前伸来完成,随着手臂前伸,身体重心略前移、出拳时拳峰与腕关节成一直线,击中目标的一瞬间,突然握紧拳头。击中目标后,臀部肌肉立即放松,使拳沿原出击的路线自然反弹回来,并做好再次击出的准备。在对手被击中时,可视情况连续出拳击打,也可接连使用其他拳法连续进攻,也可为有力的后手拳的重拳击打创造机会。在出拳时后手应随时做好防守和出拳的准备。

掌握与运用的刺拳不仅可以消弱与破坏对手的进攻,并且可以令对手处于焦急和欲罢而又无奈的被动之中,为发挥自己的技术、战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比如刘易斯与泰森的比赛,在面临泰森试图猛冲猛打的情况下,刘易斯成功地运用良好的刺拳技术,破坏与阻止了泰森的进攻,将其迫于欲罢不能的被动无奈之中。正是因为运用了娴熟的刺拳技能,泰森猛兽般的气焰才被蚕食贻尽,也正是因为运用了高超的刺拳战略才为后手重拳“气锤”般的把泰森打翻在地俯首称臣打下胜利的基础。刘易斯与泰森比赛的这番战例足以证明运用好刺拳技术的威力与作用。

直拳:直拳是指从出拳到击中目标,拳头是沿直线运动的一种击打方法。直拳的特点是动作突然,速度快,便于运用身体的力量,是一种具有较大威力的拳法。其简便,运用广泛,是在比赛中使用最多的一项进攻技术,有高度实用价值,掌握与运用好直拳技术,是一个拳手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手段。

在直拳技术中,有左、右直拳两种,左、右直拳都可用来击打对方的面部与腹部、肋部的部位。

左直拳击打面部的方法与左刺拳的打法相似,只是出拳时转体的力量和动作比较大,同时需要适度的挥肩,臂要尽量伸直,加大击打的力量。一般多用于迎击和回击以及配合其他地的连续进攻。

左直拳击腹部、肋部;由于腹部、肋部的位置较低,所以进行击打时,必须降低身体的高度,出拳时,随着手臂的突然前伸,膝关节弯曲,身体重心前移,上体迅速向右前方倾斜,加大向前的冲力和出拳的速度与力量。

如距离较长需要移步时,在出拳和上体前倾时,前脚要急速向前伸踏,重心移至前脚上,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握紧拳头,腕关节紧张用力。在左手进行击打时,右手应放置在下颚或面部的右侧,做好防护的准备,在完成击打后,上体随着脚蹬地后撤抬起,重心迅速后移或根据击打后的态势、状况做出相应的动作与行动。

右直拳:右直拳是一种力量重、威胁大的拳法。由于右直拳是后直拳,距离对手较远,因此动作的难度和技术要求比左直拳要高,右直拳是配合前手直拳或刺拳运用的一种最有力的拳法。能否掌握与有效地运用右直拳,标志着一个拳手的训练水平和技术、技能的水平高低。掌握与使用好右直拳(后手直拳)往往可能获取“一拳定乾坤”的成果。

用右直拳击打时,上体与腰的转动动作大,拳头运行的距离长,加上身体重心的移动与身体大肌肉群的伸缩,因此其击打的力量最大。但是,由于距离目标远,增加了击中的难度,特别是在击空的情况下,由于用力猛,动作幅度大而容易失掉身体平衡,陷入失控的被动位置,有经验的、沉重老练的拳手在没把握的时候不会轻易击出右直拳(后手直拳)。

右直拳可以击打面部,也可以用以击打腰部和肋部,但一般的是更多的用来进攻面部。

右直拳击打面部的动作要领:出拳前握拳不宜过紧,肩部、臂部自然放松。出拳时,后脚应适度用力蹬地,腰部与上体快速有力地向左前方扭转,以增加出拳的速度和力量。在后脚蹬地的同时,右臂借势前伸,同时注意肘关节抬起,前臂内旋,拳心向下方鼓动,使拳峰、前臂、肘关节与肩成一条直线并处在一个水平面上,将力量集中作用在被击打的目标上,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前脚上。在击中目标的同时应将拳握紧,腕关节要紧张,同时应憋气,胸、腹内含,以便加大击打的力量,在击中目标后,手臂迅速放松,并借助前脚的支撑力量将手臂自然回收,在出右手时,左手应置于下颚附近做好保护动作。

右直拳击打腹部、肋部时,由于击打的位置比面部低,所以在出拳击打和完成击打动作时,除包括击打面部的动作要求外,上体应随着出拳和身体重心的前移和转动等动作而稍前倾,降低身体的高度,同时,前腿膝关节弯曲以保持身体平衡,在出拳时除注意手臂的动作外,还应注意另一手臂的回收保护动作并注意收下颚,养成与保持良好的习惯。

拳击实战刺拳的重要性(拳击中的刺拳与直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