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缁衣(诗经国风豳风)(1)

鸱(chī)鸮(xiāo)鸱鸮,

既取我子,

无毁我室(shǐ)。

恩(yīn)斯勤斯,

鬻(yù)子之闵(mǐn)斯。

迨(dài)天之未阴雨,

彻彼桑土,

绸缪牖(yǒu)户(hǔ)。

今女下民,

或敢侮予?

予手拮(jiè·)据,

予所捋(luò)荼(tú)。

予所蓄(xù)租(zū),

予口卒(cuì)瘏(tú),

曰(yuè)予未有室家(gū)。

予羽谯(qiáo)谯,

予尾翛(xiāo)翛,

予室翘(qiáo)翘。

风雨所漂摇,

予维音哓(xiāo)哓!

诗经国风缁衣(诗经国风豳风)(2)

注解:

鸱:(chī吃)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凶残的恶人。《书·吕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诗·大雅·瞻卬》:“懿厥哲妇,为枭为鸱。”《管子·小匡》:“夫凤凰鸾鸟不降,而鹰隼鸱枭丰。”《荀子·赋》:“螭龙为蝘蜒,鸱枭为凤皇。”

2.斯:(sī思)《诗·小雅·何人斯》:“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

《荀子·礼论》:“棺椁,其貌象版、盖、斯、象、拂也。”

《广雅》:“斯,裂也。”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这里用为分开之意。

3.勤:(qín琴)这里用为“连续不断地”之意。

《书·召诰》:“我非敢勤,惟恭奉币。”

《老子·六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楚辞·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兮竟地?”

4.鬻:(yu育)古同“育”。这里用为养育之意。

《管子·轻重甲》:“靡得相鬻而养之,勿使赴于沟浍之中。”

《庄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

5.闵:(min敏)这里用为忧虑之意。

《书·君奭》:“予不惠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

《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6.迨:(dai代)这里用为趁、乘之意。

《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诗·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诗·小雅·伐木》:“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荀子·解蔽》:“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

《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请迨其未毕隐而击之。”

7.彻:(chè撤)

《诗·大雅·公刘》:“彻田为粮。”

《诗·大雅·崧高》:“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

《老子·七十九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论语·颜渊》:“盍彻乎!”

《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贡,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这里用为税田十取一的周朝田税制度之意。

8.绸缪:(chóu愁móu谬)《说文》:“绸,缪也。”《广雅》:“绸,缠也。”本义为紧密缠缚之意。后遂用“未雨绸缪”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之意。这里用为做好准备工作之意。

《诗·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诗·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绸直如发。”

《庄子·则阳》:“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

9.牖:(yǒu有)毛传:“牖,道也。”孔颖达疏:“‘牖’与‘诱’古字通用,故以为道也。”《广雅·释诂三》:“牖,道也。”王念孙疏证:“道谓之牖,故道引亦谓之牖。”此通诱。这里用为“引导”之意。

《易·坎·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熏如篪。”

10.予:(yú于)假借为“余”。这里用为“我”之意。

《诗·魏风·陟岵》:“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诗·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诗·小雅·四月》:“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诗·大雅·大明》:“矢于牧野,维予侯兴。”

《尔雅·释诂下》:“予,我也。”

《论语·卫灵公》:“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礼记·中庸》:“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11.拮:(jiè·入声字)古同“揭”。《集韵》:“揭,举也。或作拮。”这里用为向上举之意。

12.据:(jù巨)这里用为依靠、凭借之意。

《易·困·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

《诗·邶风·柏舟》:“不可以据。”

《管子·侈靡》:“毋数据大臣之家而饮酒,是为使国大消。”

《左传·僖公五年》:“神必据我。”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诚据其势。”

13.捋:(luò古音)这里用为梳理、整理之意。

《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诗·大雅·桑柔》:“捋采其刘,瘼此下民。”

《乐府诗集·陌上桑》:“下担捋髭须。”

14.荼:(tú图)

《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诗·豳风·七月》:“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诗·大雅·緜》:“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尔雅·释草》:“荼,苦菜。”苣菜属和莴苣属植物的一种苦菜。

15.蓄:(xù序)《说文》:“蓄,积也。”《广雅》:“蓄,聚也。”这里用为积聚、储藏之意。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管子·宙合》:“毋访于佞,毋蓄于谄。”

《国语·楚语下》:“积货滋多,蓄怨滋厚。”

《礼记·王制》:“无三年之蓄。”

贾子《无蓄》:“蓄积者,天下之太命也。”

16.租:(zū葅)《广韵·模韵》:“租,积也。”这里用为积聚之意。

17.卒:(cuì古音)这里用为终止、完毕之意。

《书·舜典》:“如五器,卒乃复。”

《诗·邶风·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诗·小雅·楚茨》:“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诗·鲁颂·泮水》:“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

18.瘏:(tu途)《诗·周南·卷耳》:“陟彼砠矣,我马瘏矣。”这里用为疲劳致病之意。

19.羽:(yǔ宇)陈奇猷集释引尹桐阳注:“季羽,谓张季党也。”这里用为朋友、党羽之意。

《易·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立有间,时季羽在侧。”

20.谯:(qiáo乔)古通“诮”。《说文》:“谯娆,譊也。从言,焦声。”《广雅》:“谯,呵也。”这里用为责备之意。

《管子·揆度》:“另足荡游不作,老者谯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而或谯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

《史记·万石张叔传》:“不谯呵。”

21.尾:(wěi委)

《易·履·辞》:“履虎尾,不咥人,亨。”

《易·遁·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列子·汤问》:“箕畚运於渤海之尾。”

《国语·楚语上》:“夫边境者,国之尾也。”这里用指为国家的边际、边界之意。

22.翛(:xiao消)这里用为残破之意。

23.翘:(qiáo乔)这里用为茂盛之意。

《诗·周南·汉广》:“翘翘错薪。”

《管子·形势解》:“常以言翘明其与人也,其爱人也。”

《文选·陆机<叹逝赋>》:“步寒林以凄恻,翫春翘而有思。”

24.哓:(xiāo消)这里用为争辩不止的声音之意。

诗经国风缁衣(诗经国风豳风)(3)

今解:

猫头鹰啊猫头鹰,既然已杀我儿子,不要再毁我家室。恩爱连绵被分开,养育的儿子分开使我们忧。

乘着天还没有阴雨,按田税制定出各家田土,做好准备引导农户。有了这样的民众,谁还敢来欺侮我?

我的手向上举着为依靠,我还要整理那苦菜,我所储藏所积聚,家中人口怎样终止这疾病,说我还没有筑家室。

我的朋友都责备,我的地界残破不全。我的家室草茂盛,风雨中动荡飘摇,我只听见争辩之声缭绕。

诗经国风缁衣(诗经国风豳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