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内动力盈利咨询
4年前刚刚进入中国内地的时候,这家网红蛋糕店可谓是抢尽了风头:超过300人的长龙,排队6小时才能进店,还惊动了警方前来维持治安。
这就是曾经被称为“名媛制造机”的美国蛋糕品牌LADY M。
不过,来势汹汹的LADY M却没能赢得打一场漂亮仗,反而是节节败退。从去年开始,LADY M北京首店关闭,其他门店要么缩小经营面积,要么直接把堂食换成外卖窗口。
就在前几天,LADY M对外发表声明:“中国内地所有实体门店将于2022年9月10日终止经营”。
LADY M凭什么能“自视甚高”,又是为什么从一出手就是3层楼独栋门店的国际品牌,走到狼狈退场的呢?
简单一句话,来到中国就好好做产品,别只会忽悠。
买个蛋糕,从美国排队到中国
能够从纽约曼哈顿这个国际品牌林立的地方杀出一条血路来,LADY M也算有点本事。
创始人 Ken Romaniszyn 给LADY M的定位很明确,他曾表示,“我希望 Lady M 成为蒂芙尼早餐里、蒂芙尼之于郝丽 · 格莱特利那样的存在。”
为了凸显自己的“身份”,Lady M把自己的首家门店装饰得像一个珠宝店,纯灰白色系,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一下就出圈了。
为了匹配这个定位,Ken Romaniszyn确实在产品研发上下足了功夫。
一款匠心制作的千层蛋糕,登上美食杂志《BON APPETIT》“美国十大蛋糕”排行榜,当然也赢得了很多美食家赞誉。
尝到甜头后,Lady M如法炮制,接连在美国开出10家门店,每开一家都必定大火。
不过Lady M的门店,有6家开在纽约曼哈顿区。除了这里人流量大,消费高之外,更重要是,这里亚裔消费者众多。
作为一个美日混血,Ken Romaniszyn更懂亚洲人的口味,他深知美国的甜品普遍甜度太高,而亚洲人更喜欢偏淡一点的甜品。为此,Lady M的差异化策略让它迅速赢得了大批忠实粉丝。
由于噱头十足,Lady M来到中国市场后,再次掀起一波抢购热潮。2017年,在上海国金中心开出首店后,由于现场人数太多,为避免混乱Lady M甚至被强制暂停营业。
3天后再次开张,人流量依然爆满,引得黄牛接连抬价。
中国消费者给了这个外来的蛋糕品牌足够的热情,甚至有明星杨千嬅、“千亿媳妇”徐子淇等名媛站台,撑足了场面。
最多的时候,LADY M在中国市场开出了28家门店,抢占一线、新一线市场,甭提有多热闹。
仅4年,从大排长龙到一人包场
谁又曾想到,从大排长龙,到很少有人问津,LADY M只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
现在,偌大的LADY M门店里,消费者不仅不用排队,有时候甚至还一人包场了。在深圳万象湾的LADY M旗舰店,开业时是独栋楼的门店,不到2年就搬到了商场负一层的一个小档口,并且没有提供堂食。
走到今天这一步,只能说是LADY M自食其果——给顾客的消费体验太不友好。
在纽约能够成为网红级品牌,就是因为LADY M明确的定位和独特的风味——简单来说,就是产品做得好。
然而,来到中国之后,LADY M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门店装修和营销上,就是不好好做产品。
在中国市场的四年多时间里,LADY M一直固守原有的产品结构,从来没有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推出新的产品。Lady M的爆品一直都是抹茶千层和焦糖千层,并且价格不菲。
在同样来自美国的山姆会员店,一整个千层蛋糕最低只卖到88元,而一片LADY M的蛋糕,就卖到了68元。
更让消费者接受不了的是,LADY M并没有厨房,所销售的产品都是从位于华北、华南、华东的三个中央厨房制作后运过去的。消费者花费高价却只能买到工厂流水线生产的、奶油即将融化的蛋糕,又怎么能觉得好吃呢?
花费大量心思在门店装修上,留出了大量空间用作摆设,却不愿意建造一个可以做蛋糕的厨房,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很多消费者,进店打卡过之后,就不想再去消费。渐渐地,Lady M人气不再,只能走到关门大吉的地步。
LADY M闭店背后:洋面孔不再是通行证
其实,不止LADY M,很多在“洋网红”在国内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从LADY M到韩国途尚咖啡,从意大利网红冰淇淋GROM到英国简餐品牌PretAManger,曾经打着“洋网红”旗号的品牌,纷纷败走中国市场。
还有那令人一言难尽的冰淇淋“顶流”——哈根达斯,在国内冰淇淋还卖一块钱的时候,就开始论“勺子”卖:一勺几十元的冰淇淋,妥妥的“高端”人设。
即便如此,中国市场还是为哈根达斯贡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销量。
不过,今天国内的冰淇淋品牌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钟薛高之类的高端冰淇淋品牌,哈根达斯之流再也没能在市场上“呼风唤雨”了。
从外部看,本土品牌崛起给市场带来巨大竞争。
就拿LADY M所在的蛋糕赛道来看。2017年,LADY M进入中国后的这几年,正是国产烘焙品牌大量诞生的时候。
从鲍师傅到虎头局,从麻薯很忙到墨茉点心局,大量中式烘焙品牌涌入市场,带来的是中式烘焙产品的新生。
从肉松小贝到冰淇淋麻薯,这些专为中国人定制的中式烘焙产品,不仅颜值高、价格合理,还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国产烘焙品牌不仅清楚地知道中国人喜欢吃什么,还知道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服务。
很多烘焙店,特意在门店临街的位置设置了透明厨房,烘焙师现做现烤,做出来的产品有味道,也有温度。
就算是LADY M引以为傲的千层蛋糕,在中国也不缺对手。在小红书上随便搜索“千层蛋糕”,都能出现数十页的产品,几乎都是打着“高颜值”、“低甜度”的标签。
相较之下,那些仗着自己在国外很火,吆喝着万年不变的产品,倒是很适合打个卡,但复购率极低。
从内部看,洋品牌用错了市场策略。
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洋网红”品牌,都喜欢打着“高端”的幌子。
在中国,LADY M的一块千层蛋糕卖到68元,其实在纽约只需要8美元,早餐卖3美元。怎么换了个地方,差别就这么大了呢?
说到底,只不过是想给自己立一个“高端”的定位,以试图卖个好价钱。选址都在一线城市的地标商圈:北京三里屯、上海国金中心、深圳万象城,把门店装修得高端,每月动辄20万以上的租金,转过头,只能从消费者身上薅羊毛。
然而,与高端门面不匹配的是,产品没有差异性、服务没有竞争力,光靠“洋网红”的身份根本无法带来实质的市场号召力。
这几年退出中国市场的洋品牌,几乎都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只会喊口号、做面子工程,没有实质性的好产品,消费者是不会买单的。
总结
建立在品牌营销、门店位置上的产品溢价,是很不值钱的。
消费者最终要买单的,还是产品、消费体验,拥有产品和服务的稀缺性,才是缔造品牌竞争力的基础。
而那些假装高端、只会忽悠的品牌,最终只会在喧嚣之后,卸下最后的体面,狼狈退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