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1)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2)

十部南京,也抵不过《鬼子来了》

上次说的禁映的电影反响不错

粉丝蹭蹭的往上涨,看来你们喜欢这样的

那我就再说一部吧

姜文自导自演的电影《鬼子来了》

影片取材于作家尤凤伟 的小说《生存》

这部电影因利益取向价值观念等于国产电影不符所以...

(有在国内上映一段时间,后又被禁)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3)

姜文导演是小编最喜欢的导演之一

他导演的风格与同时期导演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其作品中所折射出的黑色幽默,荒诞主义,潜台词,隐藏剧情,暗喻,隐喻非常之多。姜文导演作品虽少,但口碑很高,质量非常不错。《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一步之遥》皆出自姜文导演之手。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4)

《鬼子来了》是一部黑白电影

上映于2000年5月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5)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6)

豆瓣评分9.2分

莫名想到《天注定》豆瓣都没挂上去

简单说说内容,抗日战争末期,故事发生在河北山海关附近的一座名为挂甲台的偏僻小村。 一天夜里,有人把两个装着俘虏的麻袋押送进了村民马大三(姜文饰)的家里,其中一个是日本兵,另一个是翻译官。本来答应好了八天以后来取人,结果此后再也没有音讯。这两个俘虏在村子里关的时间一久,村民们便商议将二人处死,以避免麻烦。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决意以死殉国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7)

而翻译董汉臣则利用语言上的障碍争取求生的机会。在多次试图处死两人未果之后,村民们认定他们命不该绝,就一直把这两个俘虏秘密关押在村里。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8)

六个月之后,花屋小三郎决定报答马大三和众村民的不杀之恩,提出与村民完成一笔交易: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译送还给宪兵队,而日军方面则以两车粮食作为交换条件。在马大三的主张下,经过一番商议,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条件,并且签字订约。众人一并护送两个俘虏返回宪兵队。到宪兵队后,尽管队长酒冢感到有辱武士道精神,还是同意履行那份约定,并率部队将粮食送往挂甲台。粮食运抵村内,日军召集全村老小饮酒欢庆,共享吃喝。当欢庆进行到一半,酒冢突然向部下宣告天皇已经向盟军投降、日本战败的消息,于是形势出现突变,日军开始杀戮无辜民众,整个村落化成屠场,又纵火将这一山村化为灰烬。在这场灭顶之灾中,马大三幸免于难。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9)

不久,国民党军队接管了日军大部俘虏,花屋所在部队也在其中。一个雨天,马大三假扮成烟贩,手持利斧冲进日军俘虏营,见人就砍,鬼子死伤数人。而他最终被国民党士兵所擒,被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正是那个与他们曾经朝夕相处的花屋小三郎。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10)

说说里面几个人物的性格:

马大三:本分、善良、小聪明、明哲保身、不敢承担责任,代表典型中国老百姓的生存哲学,拉群人下水,责任大家担,也就法不责众,带着困惑的微笑死去。

河北小山村的农民没有正面面对战争,几千年的农民逻辑让他们善待俘虏,但最后去发现他们的意识形态,道德行为准则于现代战争逻辑很不适应。

花屋小三郎:带着日本武士道精神出现,但又害怕死得不壮烈,花屋心理变化过程是导演的功力所在。花屋后来对生命的珍爱,基于村民对他这个俘虏的优待。

翻译:代表着有点文化的中国人,脑子转得很快,中国劣根性代表。挑拨离间,被上司看不起,“支狗”。又看不起花屋这样日本农民出身的下层士兵。最后他受刑的时候笑是对时局的嘲笑,也是对自己翻译生根的嘲笑。

《鬼子来了》是一部寓言

寓言,简单通俗有趣的故事

简单通俗易懂的道理。

没有宏大复杂的叙事,没有夺目的奇观异景,没有炫目新奇的剪辑,但是丰富的留白,高超的技巧,凝练的台词,流畅的情绪,荒诞的故事,充分调动着观众全身的热情。眼睛,精神不自觉地沉浸其中,不像《太阳照常升起》和《一步之遥》晦涩拒别人与千里之外,也不会像《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让子弹飞》鲜艳诱你入陷阱之中,《鬼子来了》在乌合之众的人群中突然举起了一面旗帜,一面被风雨吹打数千年的旗帜,愚昧之下,尽是轮回。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11)

后台

发送《鬼子来了》

会自动推送一条网址

在自带浏览器打开可看

苹果没问题,安卓我没试过

别关注了又取消

想私发给你们都不行

推荐指数:★★★★

《鬼子来了》

不敢说多,就三个字吧

劣根性

关注我们,

提供优质电影 电视剧推荐

扫描下方二维码,就能关注啦

鬼子来了第几分钟高能(鬼子来了)(12)

编辑整理:云飞

图源网络,侵删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