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里,有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角色,他几乎是完美共产党员的代名词,坚持信仰,不畏艰难,名利和荣辱都不能改其志。

他的弟弟、妹妹,都不指望他为周家谋什么私利。几次遇到困难,周蓉、周秉昆去找蔡晓光,也没想麻烦这个有一定位置的大哥。

有人说,他对周家毫无贡献,反而周秉昆因为有他这个哥哥,被朋友求到门上十分为难。

是的,这个人是周秉义,做事有高度,做人有操守。原著里,他得了癌症去世,电视剧改写了结局,让他和郝冬梅相伴余生。

不少评论感慨周秉义是 “好人不长命”,其实,从心理角度来分析的话,他的确有很大的几率会得癌症。

周秉义胃癌晚期被家人知道 周秉义得癌症是好人不长命吗(1)

01、内疚和亏欠都是心理内耗

周秉义是个意志坚定的人,无论在兵团被戴主任打压,还是在哈阳被副市长肖家河举报,包括在仕途与爱情的抉择中,他总是站在道德正义的一方。

他在北大的专业是哲学,胡适先生曾描述哲学是从根本上着眼与着想,寻找根本解决之道的学问。

站在这个高度,周秉义在处理很多问题上有自己的坚持,也有可执行性。

不过,强大的意志力、合宜的做事方式,并不能实现心理上的自洽。

周秉义情商很高,善于察言观色、听话听音。春节期间,他在岳父家帮着接待来客,每次适时的出现,打断和提醒都恰到好处。

同时,这一能力,也让他可以轻易体察到亲人没有说出口的那些情绪,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内耗其实从来都不少。

比如,他知道岳父岳母对于自己家庭的疏离,那些送错的节礼和始终没实现的亲家见面,根源是双方的地位差距的必然结果。

他长期住在岳父岳母家,虽然明白父母内心的失落,那种失去半个儿子的遗憾,但岳父岳母仅余女儿在身边,显然更需陪伴。

理智上的理解,不能消弭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愧疚,对老周家的亏欠感隐藏在不动声色的表象下。

妹妹周蓉是懂他的。

小说里,周蓉和周秉昆说起这个大哥,打了个比方,如果自己犯事了,哥哥来处理,即使心里难过的要命,也首先是完成工作,然后在背后想法子照顾。

周秉义胃癌晚期被家人知道 周秉义得癌症是好人不长命吗(2)

02、压力和情绪统统被压抑

吉春军工厂,他与满身雷管的杜德海冷静对峙,生死边缘徘徊的恐惧他有吗?劫后余生的庆幸他有吗?

一定有,不过不曾流露。回家后他状若轻松地安慰的担忧的妻子。

哈阳市的国企职工打着条幅,让周秉义滚回吉春去。他一心为公,顶住压力搞改革却不为群众理解,而几次做出成绩后,又遭人诬告。

这些来自工作的压力和委屈,不被认同的感觉,周秉义不曾向谁倾诉。而岳母金月姬的指点,也只局限在工作方向上。

始终如一优秀的周秉义,廉洁奉公、作风踏实、有能力,有担当,整部剧里,看不到他的犹豫、脆弱、焦虑和恐惧。

思想上的高度,可以让周秉义不在意前进路线上的坎坷,但理智与情感其实是两码事。如同,即使明知“爱情荷尔蒙”是一种化学物质,但我们依然会为了爱情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所以,在所有人面前,总是冷静、自持的周秉义,在家和单位都从不失态的周秉义,情绪是被压抑在风轻云淡之下的。

周秉义胃癌晚期被家人知道 周秉义得癌症是好人不长命吗(3)

03、情绪会攻击身体

周秉义具有强大超我。弗洛伊德人格三阶段论里,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所以,周秉义的自我和本我很弱小,还没来及从潜意识里浮出来,就被超我压下去了,那些涌动着的感受和情绪统统没有出口。

而心理能量定律之一的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心理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总会流到什么地方去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百分之七十的疾病是和情绪相关的。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对这个数据进行了更新——百分之九十。

最容易被情绪攻击的三个部位,分别是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皮肤系统。

周秉义得的正是胃癌。

所以,他的病‬不是“好人不长命”的谶语,也并非只是饮食和饮酒的问题,还有被转移的心理能量攻击到身体上的原因。

作为一个好人,如果善于倾诉,懂得释放,也能更健康。

您说呢?

周秉义胃癌晚期被家人知道 周秉义得癌症是好人不长命吗(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