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指南DG歌剧黄页二 听众指南DG歌剧黄页二(1)

CD2:著名的咏叹调

莫扎特(1756-1791)

唐·乔瓦尼,两幕喜歌剧(1787)

莫扎特最伟大的歌剧杰作,唐·乔瓦尼(唐璜)是喜歌剧(这是莫扎特自己描述它的方式)和德拉玛·塞里奥(1787年布拉格剧本将其描述为德拉玛·乔科索)的综合体,它的灵感来源于唐·胡安永恒的神话,这种神话在提索·德莫利纳和莫里哀的戏剧中也有体现。唐·乔瓦尼的仆人在唐娜·安娜的房子外面被发现,主人正试图在里面勾引他最新的肉欲对象。唐娜·安娜离开时,唐娜·安娜的父亲和他搭讪,他轻蔑地杀死了唐娜·安娜。她发誓要报仇,在去新的征服者的路上,乔瓦尼放荡了年轻的农家女孩泽丽娜,就在她和马塞托结婚的那天。在各方的攻击下,包括一名报复性的唐娜·埃尔维拉(Donna Elvira)声称他最近答应嫁给她,乔瓦尼奇迹般地逃脱了追捕者的追捕,因为他们即将在一个越来越依赖他的仆人莱波雷洛(Leporello)服务的蒙面舞会上逮捕他,他无情地利用了莱波雷洛,然而,唐·乔瓦尼无法逃避神圣的正义,他的道路很快就越过了嘉许托尔塑像的道路,他当晚公然邀请嘉许托尔塑像与他共进晚餐。雕像接受并在指定时间到达。但是他冰冷的手抓住了唐·乔瓦尼,把他拉下来,尖叫着,扔进地狱的火焰里。

Highlights高光时刻

第一幕:夫人,请看这名单(咏叹调,莱波雷洛)

第一幕:让我们手挽着手(泽丽娜,唐·乔瓦尼)

第一幕:现在你知道谁的荣誉了(唐娜·安娜)

第一幕:让大家痛饮,让大家狂欢(香槟咏叹调,唐·乔瓦尼)

第二幕:唐璜,你请我来共进晚餐(唐·乔瓦尼,莱波雷洛,嘉年华,合唱团)

普契尼(1858-1924)

波西米亚人,另译艺术家的生涯,四幕歌剧(1896)

托斯科和拉波希米无疑是对普契尼的受欢迎程度贡献最大的两部歌剧,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普契尼是一位无与伦比的编曲家,一位天生热爱人声的旋律家,也是戏剧界的伟人。他的天赋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表达。作品于平安夜在巴黎的一个小阁楼里展开,那里有四个学生——一个诗人(Rodolfo),一个画家(Marcelo),音乐家(夏纳德)和哲学家(柯林)。一笔意外的意外意外之财让他们以不习惯的方式庆祝,于是他们决定在莫莫斯咖啡馆度过一个晚上。但鲁道夫首先要写完一篇文章,所以他推迟了加入他们的时间。他被他们年轻的邻居,女裁缝米米打断了,她正在为她的蜡烛寻找一盏灯。他们两个一见钟情,然后去莫莫斯咖啡馆和其他波希米亚人汇合,在那里,马塞洛古怪的情妇穆塞塔沉溺于她典型的无耻的表露行为。然而,几周后,咪咪已经在考虑离开罗道夫了。她以嫉妒为借口,然后承认了自己的真实原因:她快饿死了,罗道夫无法养活她。这对恋人彼此痛苦地告别了。几个星期过去了,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恢复正常,直到年轻女工穆塞塔带着奄奄一息的咪咪来到这里:她平静地沉入死亡的深渊,罗道夫在她身上崩溃,心急如焚

Highlights高光时刻

第一幕:“冰凉的小手”(鲁道夫)

第一幕:“人们都叫我咪咪”(咪咪)

第一幕:哦,可爱的姑娘(咪咪,罗道夫)

第二幕:漫步街头(穆塞塔的华尔兹之歌和剧终)

第四幕:“噢,咪咪,你不会再回来了”(鲁道夫,马塞洛)

第四幕:“他们都走了吗”(咪咪)

罗西尼(1792-1868)

塞维利亚理发师,两幕喜剧(1816)

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理发师》的情节是以作家博马查斯同名喜剧为基础,围绕着理发师费加罗的功绩展开的,费加罗在其著名的《卡瓦蒂娜》中介绍自己是塞维利亚的总杂役。费加罗向他的前任主人阿尔马维瓦伯爵提供服务,阿尔马维瓦伯爵把他的心放在巴托洛医生年轻的监护人罗西娜身上。巴托洛则对罗西娜有着自己的个人兴趣,并劝阻所有追求者。在一堂充满误解和含沙射影的搞笑音乐课之后,阿尔马维瓦伯爵终于在费加罗的帮助下,在巴托洛召集的公证人的帮助下,在这位好医生回来之前,与罗西娜结婚。巴托洛承认失败,歌剧以简短而欢快的杂耍结束。很难相信现在罗西尼最著名的歌剧在早期的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喜剧背后有着最可怕的最困难的对于花腔的要求,一个真正的歌剧迷一定会喜欢它

Highlights高光时刻

序曲

第一幕:黎明披上霞光(阿马维瓦)

第一幕:快给大忙人让路(费加罗)

第一幕:诽谤(唐·巴西利奥)

第一幕:我听到美妙的歌声(罗西娜)

比才(1838-1875)

卡门,四幕喜歌剧(1875年)

歌剧《卡门》现在是所有歌剧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但1875年3月3日首次在巴黎上演时并不成功,那时的评论是如此的谩骂,观众的反应是如此的敌对,比才在挫折中只活了三个月。

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普洛斯普梅里米(Prosper Merimee)的一个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1820年左右的塞维利亚及其周边地区。士兵们在城市广场闲逛,等待着香烟女孩们午休。其中一个叫卡门的人卷入了一场争吵,龙骑兵下士唐·何塞被命令逮捕她。但她和他调情,他帮她逃走。一个月后,他和她一起去了利拉斯·帕斯蒂亚开的一家酒馆。他对她热情的求婚犹豫不决,但很快就屈服于自己的欲望,投靠了一帮走私犯,卡门就是其中的一员。然而,她的爱并不持久。在塞维利亚郊外的群山中,在那些与她有宾至如归之感的不法分子中,她展现了自己反复无常的天性,很快她就更喜欢斗牛士埃斯卡米洛而不是唐·何塞。尽管被拒绝了,但唐·何塞无法离开她,他嫉妒得发疯,跟着她去了塞维利亚的一场斗牛。在他们最后的对峙中,他哀求并威胁她,但她坚持自己的自由权利,宁愿死也不愿放弃。由于愤怒和绝望而失去理智的唐·何塞扑到她身上,凶狠地捅了她一刀。

Highlights高光时刻

序曲

第一幕:卡门:爱情是一只叛逆的鸟(哈巴涅拉舞曲)

第一幕:卡门:塞维利亚城墙附近(塞吉迪亚舞曲)

第二幕:唐·何塞:你扔给我的那朵花

第二幕:未婚妻米凯埃拉:我说没有什么让我害怕

第四幕:卡门,唐·何塞二重唱:是你

威尔第(1813 -1901)

茶花女,三幕歌剧(1853)

特拉维塔是威尔第三部伟大的中期作品之一,其他两部分别是《弄臣》和《游唱诗人》,首次在威尼斯的拉菲尼丝演出,并以巴黎的"半上流社会"为背景,在那里,维奥莱塔和阿夫雷多第一次相遇。他无可奈何地爱上了她,并提出要把她从她所领导的闲荡奢侈和高级卖淫的生活中解救出来。维奥莱塔显然很感动,给了他一朵花,告诉他花儿凋谢后再回来。阿尔弗雷多的父亲杰蒙特的到来残酷地打断了这对恋人的田园生活。他命令维奥莱塔结束他们的关系:她的前世是一个妓女,这是姓氏上的污点。维奥莱塔心烦意乱,但别无选择,他给阿尔弗雷多写了一封信,说他必须永远离开他。一读到信,他就瘫倒在父亲的怀里。但他不能忘记她,把她带回巴黎,在那里她恢复了以前的生活。他发现她在杜福尔男爵的臂弯上,当众用眼泪羞辱她。她承认了自己牺牲的真实本性,重新找回了爱。第三幕因维奥莉塔的死而黯然失色。她被消耗殆尽,被所有的朋友遗忘,开始了阿尔弗雷多的宽恕,梦想着一种新的、更平静的生活,在他的怀里呼吸着最后的气息,

Highlights高光时刻

第一幕:祝酒歌(布林迪西)

第一幕:真奇妙!永远的自由(维奥莱塔)

第一幕:神赐给我天使般纯洁可爱的女儿(维奥莱塔,杰尔蒙)

第二幕:我们是吉普赛人(吉普赛合唱团)

第三幕:亲爱的,我们将远离巴黎(维奥莱塔,阿弗雷多)

普契尼(1858-1924)

图兰朵,三幕抒情歌剧(1926)

1926年,托斯卡尼尼在普契尼死后的最后一部歌剧的第一场演出中没有完成,这标志着他背离了他在此之前所采用的真实主义风格,表现出明显的戏剧性,同时,一种先进的音乐语言,使他处于先锋派的最前沿。这部歌剧以传奇时代的北京为背景,残酷的图兰朵公主要求所有的潜在追求者在交给他们之前回答三个谜语。所有人都失败了,都被她的警卫杀死了。一个陌生人——乔装打扮的卡拉夫王子——来到这里,被她那傲慢无礼的美貌惊呆了,他决定尝试他的财富——刘、帖木儿和三位帝国大臣,乒乓、乒乓和乒乓,他们都试图尽可能地劝阻他,但都没有成功。卡拉夫敲响了宣布挑战的锣。在铺天盖地的开场白之后,图兰朵出现了,并问了她三个谜语,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图兰朵回答了,允许图兰朵向她求婚。图兰朵吓坏了,要求解除她的誓言。但卡拉夫却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挑战:如果黎明前她发现了他的名字,他就同意去死;否则,她就必须嫁给他。最后,冰凉的公主松口,屈服于卡拉夫的热情,向她的人民宣布了神秘陌生人的名字:这是爱。

Highlights高光时刻

第一幕:主人,请听我说(柳儿)

第二幕:在宫殿里(图兰多)

第二幕:陌生人,听着(谜语场景)(图兰朵,卡拉夫)

第三幕:今夜无人入眠(卡拉夫)

第三幕:你,那颗冰冷的心(柳儿之死)

瓦格纳(1813-1883)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三幕戏剧(1865)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通过其主旨的运用,其无缝贯穿的构图结构和极端的色彩主义,标志着歌剧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然而,无论它的音乐语言和戏剧形式多么新颖,它的主题都是传统的,因为它是以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故事为基础的。在与爱尔兰冠军莫罗德的单战中,特里斯坦受了重伤,只有莫罗德的新娘伊索尔德才能治愈这一伤口。特里斯坦启航前往爱尔兰寻求治疗,但尽管他乔装打扮,他还是被伊索尔德认出来了。她举手要杀他,但他那可怜的眼神夺走了她的决心,她不但没有杀他,反而治愈了他,把他送回了康沃尔。当开幕式的帷幕拉开时,我们发现自己登上了一艘载有伊索尔德的船,去了康沃尔,她将在那里与马克国王结婚。她的羞辱是无止境的,她要求特里斯坦为她所认为的卑鄙的背叛行为赎罪。她命令她的仆人布兰盖尼准备一种药水,打算毒死特里斯坦和她自己,但布兰盖尼代替了一个爱的费城人,增加了他们的暗恋到一个不可抗拒的激情,使他们对每一个危险视而不见。由于无法掩饰他们的爱,他们为了能够相遇而沦为诡计和背叛,而其中一次这样的幽会被马克国王和他的侍从们残忍地打断。特里斯坦不愿为自己辩护,他允许自己受到致命的伤害,从现在起,他只能为死亡而活着,当他从尘世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时,他将在一个神秘的神化中与伊索尔德团聚。

Highlights高光时刻

前奏曲

第一幕:他们怎么笑我唱的歌(伊索尔德的叙述)

第二幕:伊索尔德,亲爱的!(特里斯坦,伊索尔德)

第二幕:你真的这样做吗(国王马克)

第三幕:恬淡而轻柔(伊索尔德的变形,爱之死)

普契尼(1858-1924)

托斯卡,三幕情节剧(1900)

托斯卡有一种可怕的压迫感,这要归功于它结构紧凑的情节和运用强有力的主旋律来保持动作的流畅。因此,这部作品是普契尼的绝对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它于800年6月在罗马,在圣安德烈亚山谷教堂内开幕,在那里政治犯安杰洛蒂寻求庇护,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在那里找到了安杰洛蒂,并为他提供了庇护所。当他几乎没有隐藏安杰洛蒂时,闷闷不乐的警察局长斯卡皮亚男爵冲进教堂寻找逃犯。斯卡皮娅对著名歌剧歌手、卡瓦拉多西的情人托斯卡情有独钟,她确信自己知道安吉洛蒂藏在哪里,于是下令跟随她。搜查证明是徒劳的,因此斯卡皮娅命令卡瓦拉多西被捕并遭受酷刑。托斯卡受不了呻吟的声音,露出了藏身之处。但是,作为对她恩惠承诺的回报,她要求卡瓦拉多西通过一条安全通道,一旦文件写好,就刺穿他的心脏。她跑去告诉卡瓦拉多西这个消息,卡瓦拉多西将在黎明被枪杀。她向他保证,子弹不会是真的,但他必须注意在模拟处决中令人信服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当她发现子弹毕竟是真的时,她对他的表演的喜悦变成了恐惧。她咒骂斯卡皮娅,从圣安杰洛城堡的栏杆上跳了下来

Highlights高光时刻

第一幕:啊,那些眼睛……(托斯卡,卡瓦拉多西)

第一幕:三个便衣(感恩赞)(斯卡皮亚,合唱团)

第二幕:为了艺术,为了爱(托斯卡)

第三幕:今夜星光灿烂(卡瓦拉多西)

第三幕:甜美的双手啊,温柔又纯洁(托斯卡,卡瓦拉多西)

莫扎特(1756-1791)

魔笛,二幕歌剧

对一些人来说,魔笛是一种梦幻的演奏,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共济会的入会仪式。然而,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奇妙的故事,其人道主义信息具有普遍的吸引力。这部作品于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首次演出,仅在莫扎特去世前两个多月。它是由著名共济会成员伊曼纽尔·希卡内德(Emanuel Schikaneder)委托创作的,他不仅创作了剧本,而且还创造了帕帕热诺的角色。他的剧本中充满了最奇怪的人物。夜之女王恳求年轻的塔米诺王子把她的女儿帕米娜从萨拉斯特罗的魔掌中解救出来,在捕鸟人帕帕热诺的陪同下,塔米诺出发寻找帕米娜,帕帕热诺是一个健谈但又是一个懦夫,他和帕米娜已无望地坠入爱河,只靠她的画像。到达萨拉斯特罗的领地后,两人各奔东西,面对等待他们的考验。在魔笛的帮助下,塔米诺轻而易举地战胜了他们,而滑稽的懦夫帕帕热诺却越来越回避他们。在萨拉斯特罗强加的一系列仪式磨难之后,塔米诺和帕米娜在他们的爱和人性的支持下,凯旋地出现了,并最终以水和火的启始而告终。与此同时,帕帕吉诺和他的新娘帕帕吉娜发现了一种不那么崇高的幸福,但对他们来说,同样是一种充实的幸福。夜之女王被吞没在地,工作以庆祝光明战胜黑暗而结束。

Highlights高光时刻

第一幕:我是一个快乐的捕鸟人(帕帕热诺)

第一幕:嗯!嗯!嗯!(五重奏)

第二幕:啊,伊西斯和奥西里斯(萨拉斯特罗)

第二幕:复仇的火焰(夜王后)

第二幕:啊,我感觉到了(帕米娜)

莱昂卡瓦洛(1857 -1919)

丑角,开场白和两幕戏剧

莱昂卡瓦洛的《丑角》可以追溯到普契尼开始在意大利歌剧舞台上留下印记的那一刻,它是现实主义剧场真实主义的一个例子,托尼奥在开场白中宣布:“一部真实的戏剧,带着真实的泪水,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关切。这部戏的背景是1865年至1870年间的一个卡拉布里亚村庄,由一群在当地广场上临时搭建舞台的流动江湖艺人组成。这个剧团的领队,同时也是这个头衔的小丑之一,卡尼奥解释说,在舞台上,他可能扮演戴绿帽的丈夫,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罪行是用鲜血来偿还的。他的妻子内达听了他的话,吓得直发抖,因为她是西尔维奥的情妇,打算在晚上的演出结束后和他一起逃走。但是托尼奥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并向卡尼奥告发了他们。卡尼奥对内达的背叛感到悲痛万分,但他仍不得不在晚间的演出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在自己心碎的时候逗别人笑。随着演出的进行,小说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他不得不扮演内达的科伦拜恩的受骗丈夫,他突然变得不正常,要求知道她情人的名字。在一阵妒忌中,他刺伤了她和她的情人西尔维奥

Highlights高光时刻

开场白:原谅,原谅?(托尼奥)

第一幕:他燃烧的目光(内达)

第一幕:粉墨登场(卡尼奥)

第二幕:我不是小丑(卡尼奥)

柴可夫斯基(1840年)

叶甫盖尼·奥涅金,三幕抒情场景(1879年)

柴可夫斯基在创作《尤金·奥涅金》时,试图表达自己无法表达情感,不管这一说法是否属实,这部歌剧仍然是他最受欢迎的舞台作品,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圣彼得堡及其周边地区,诗人伦斯基拜访了奥尔加和塔蒂亚娜两姐妹,伦斯基爱上了奥尔加,并带来了奥尔加的朋友,愤世嫉俗的奥涅金。塔吉亚娜一见钟情,当天晚上给他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她谈到了自己对他的感情。奥涅金轻蔑地拒绝了她的爱,说他不是那种结婚的人。后来,在纪念塔吉亚娜得名日的舞会上,奥涅金与奥尔加调情,公开表示对塔吉亚娜和伦斯基的蔑视,他终于和他决斗了。令他恐惧和懊悔的是,他用第一枪杀死了伦斯基。几年过去了,奥涅金和塔蒂亚娜又一次偶然相遇。她现在嫁给了格雷敏王子。奥涅金意识到他终究爱着她,但塔蒂亚娜无法回应,虽然她仍然爱着他,但她仍会忠于她的丈夫。

Highlights高光时刻

第一幕:“我会失去你的”(字母场景)(塔蒂亚娜)

第二幕:“你去哪里了”(伦斯基)

第三幕:波兰舞曲

第三幕:“所有骑士都谦卑”(格雷明斯咏叹调)

第三幕:“不可能!”(塔蒂亚娜,奥涅金)

多尼采蒂(1797-1848)

爱的甘醇,两幕诙谐情景剧

虽然多尼泽蒂更为人所知的是《拉美莫尔的露琪亚》这样阴沉的悲剧,但他也是喜剧大师,这一点从唐·帕斯夸尔和艾利西德·阿莫尔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最后一件作品是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意大利村庄里拍摄的,在那里,年轻而头脑简单的农民尼莫里诺爱上了阿迪娜,一个有教养、活泼淘气的当地地主。她对他深情的热情不屑一顾,更喜欢贝尔科中士,一位目前驻扎在村子里的女士。在尼莫里诺的帮助下,杜尔卡马拉,一个老江湖郎中,他声称有治愈每一种疾病的方法,并提出向这位年轻农民出售一瓶爱情药水,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瓶最好的波尔多酒。他太傻了,根本没注意到他身上的把戏,尼莫里诺迫不及待地想试试阿迪娜身上的药水,却沮丧地发现它的效果很小。杜卡马拉催促他重复给药,并卖给他另一瓶,而阿迪娜继续她的计划,以结婚的花花公子中士。突然,有消息传来,尼莫里诺富有的叔叔去世了,这让他成为村里所有女孩的理想伴侣。他的突然走红引起了阿迪娜的嫉妒,她后悔了她早先的严厉,高兴地同意嫁给他。

Highlights高光时刻

第一幕:多么可爱,多么美丽(尼莫里诺)

第一幕:注意啊,农人们(杜尔卡马拉)

第一幕:阿迪娜,相信我(阿迪娜,尼莫里诺)

第二幕:这样的爱(阿迪娜,杜尔卡马拉)

第二幕:偷洒一滴泪(尼莫里诺)

莫扎特(1756-1791)

费加罗的婚姻,四幕喜歌剧(1786)

尽管波马查伊斯的“疯狂的一天”是在约瑟夫二世皇帝的命令下,被禁止进入维也纳舞台,但莫扎特和他的剧本作家洛伦佐·达庞特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其改编成当时最具革命性的歌剧之一,并因此成为未来作曲家的典范。这部作品充满活力的序曲为这“疯狂的一天”定下了基调,在这一天里,事件以惊人的速度展开。费加罗和苏珊娜的卧室拉开了帷幕,他们分别是伯爵和伯爵夫人阿尔玛薇娃的仆人,正在准备他们的婚礼。但家里的其他成员决心不让他们的婚姻继续下去。首先是伯爵夫人的前监护人巴托洛医生,他渴望为费加罗曾经欺骗他的方式向他报仇。还有马尔切利娜,她有一份由费加罗签署的宣誓书,如果他无力偿还债务,他们之间会有一个婚约。最后还有一个放荡的伯爵基路比诺,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让费加罗让开,以便勾引苏珊娜。他那天晚上被引诱到城堡花园去约会,因为他相信他会遇到苏珊娜。但当他发现自己一直试图勾引的是自己的妻子时,他的惊讶变成了懊悔。伯爵夫人宽宏大量地原谅了他,兴高采烈的结局是和解,并承诺费加罗和苏珊娜的婚礼终究会继续下去。

Highlights高光时刻

序曲

第一幕:“不要再拈花惹蝶 ”(费加罗)

第二幕:“爱神垂悯”(伯爵夫人)

第二幕:“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凯鲁比诺)

第二幕:“出来,伙计”(终场)

第二幕:“为何让我如此憔悴”(苏珊娜,伯爵)

第四幕:“我轻轻地轻轻地走近她 ”(终曲)

亨利·普赛尔(1659-1695)

狄多和埃涅阿斯,三幕悲歌剧(1689?)

狄多和埃涅阿斯,英国歌剧的杰出代表之一,是由泰特创作的剧本的背景。这是普赛尔唯一一部被作曲家描述为歌剧的作品。它在Purcell有生之年唯一已知的演出是1689年在切尔西的Josias Prive寄宿学校举行的,但很可能写得更早。这是一部简朴动人但结构微妙的作品是基于维吉尔对迦太基王后迪多的描述,以及她对命运带给她王国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的爱的迟疑。她最终被她的朝臣和她的知己贝琳达所鼓励,承认她的爱并屈服于她的真情。同时,一群女巫密谋毁灭迪多和迦太基,掀起了一场风暴,在风暴中,一个邪恶的灵魂警告埃涅阿斯返回意大利。他命令特洛伊舰队准备出发,并向迪多宣布了这一消息,迪多以一种崇高的哀叹,告别了这个世界,在被遗弃时心碎而死

Highlights高光时刻

第一幕:和平与我背道而驰 (狄多)

第二幕:任性的姐妹(女巫)

第二幕:感谢这远离人烟的山谷(贝琳达,合唱团)

第三幕:当我还归尘土时(狄多之死)

听众指南DG歌剧黄页二 听众指南DG歌剧黄页二(2)

听众指南DG歌剧黄页二 听众指南DG歌剧黄页二(3)

听众指南DG歌剧黄页二 听众指南DG歌剧黄页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