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出身草莽,斩白蛇起义,短短8年时间除暴秦,灭项羽而统一天下,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对中国统一与汉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刘邦一生最得意莫过于自己一介布衣,提三尺剑而安天下,到生命的最后仍不忘记此事。

为什么提三尺剑安天下会成为刘邦最骄傲的事呢?为什么周朝代表勇士最高等级的三尺剑,会出现在一个小小的亭长的手中?刘邦的三尺剑又对汉代佩剑风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要解开其中的秘密,先要从刘邦与三尺剑的历史说起,这其中反映出的历史特质到今天依然适用。

刘邦最后是用的什么手段取胜的?刘邦为何临死都不忘提(1)

刘邦三尺剑的始与末

古代兄弟之间按“伯仲叔季”来排序,刘邦原名刘季,季是最小之意,从其随意的名以及无字就能看出来他出身确属平民。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本是秦朝小小的泗水亭长,负责送徭役去骊山修始皇陵,途中不少人逃脱,按当时秦律犯人逃脱可是死罪,于是刘邦干脆把所有人都放了,只有十几个人愿意跟着他一起逃亡砀山。

行进途中有人来报,说是有条白蛇挡住了去路,甚是恐怖,这时刘邦说道:“我们这些猛士在此,有什么害怕的”?于是抽出了随身携带的三尺宝剑,把蛇砍成了两半。

没走几步刘邦觉得头晕,于是在路边休息,这时又有人来报说路边有个老妇人在哭泣,问其缘由,说是有人杀了他儿子。原来那白蛇就是白帝之子,老妇人说是赤帝杀了自己儿子。

这就等于说刘邦就是赤帝之子,公元前771年秦襄公护驾有功封为诸侯,襄公自认白帝少昊之后,500多年后代表白帝的秦始皇统一。

这很明显是刘邦为了自己的政权合法性,编出来的故事罢了,《评鉴阐要.卷一》曾评论此事乃史官附会兴王的说法,后来朱熹也曾指出这些不过是“撰出”而已,这就是刘邦三尺剑故事开始的地方。

此后刘邦入关灭秦,乌江败项羽而统一中国,最后又因诸侯国制度深入人心,将领势力过大不得已分封“异性”诸侯王,称帝后七年始终致力于消灭这些异姓王。

讨伐淮南王英布的过程中,刘邦中箭受伤,医生医治却被制止了,刘邦说:我普通百姓身份,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这不是天意吗?我的命由上天决定,神医也没有办法。”此后不久,刘邦去世。

从刘邦三尺剑的始末之中可以看出来,其对自己起身布衣,三尺长剑取天下是很得意的,可后世为此却有很多质疑,三尺剑在周代属于上等勇士才能佩戴,一个区区亭长为何可佩呢?这就要从剑文化的演变说起。

刘邦最后是用的什么手段取胜的?刘邦为何临死都不忘提(2)

技术革新,佩剑文化从贵族到大众

剑在中国为“五兵”之一,与民族历史同样悠久,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剑的发展历史也充分印证了高端精英的流行,最终都会普及到大众。

剑的历史比已知的文字历史还要久远,距今6300-4500年的大坟口文化遗址就曾经出土过不少骨质,石质短剑,在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更是出土了一柄21CM的玉石剑,这些都证明了剑在中国源远流长,更为后世剑文化的盛行奠定了基础。

到了商周,青铜器冶炼技术高度发达,上海博物馆就有一柄商代晚期的人头铜纹剑,长25.3CM,到了西周更是大量出土25-45cm的厘米的青铜剑。

刘邦最后是用的什么手段取胜的?刘邦为何临死都不忘提(3)

春秋时整个铸剑工艺更是空前繁荣,历史上那些有名的铸剑师多集中与此时,如:欧冶子,干将莫邪等,其中更以吴越地区最为发达,1965年出土的“越王剑”时隔几千年依旧锋利不锈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时的剑,就已经具有身份的象征,《周官总义》记载:周时佩剑分三个等级,上等剑长3尺(约0.7米),重“ 九锊”(约0.96公斤),只有上等勇士才能佩戴;中等2尺5寸,重“七锊”,中士佩戴;下等2尺“五锊”。

这也是很多人质疑刘邦三尺剑起事的原因,更有人怀疑之所以刘邦会屡次提及三尺剑就是因此,是刘邦对自己草根出身的不认同以及勇武的强调。

其实,这里面存在着不少误会,剑的发展会为我们一一揭开谜底。

春秋时打仗是战车为主,而兵士则使用长武器与弓箭为主,剑的作用就类似于现代指挥官的小手枪,更多是身份的象征,也只有贵族才可以佩剑,所以更多追求的是华美。

庄子曾打趣说:得到吴越之宝剑,盒子装着偷偷藏起来,完全不敢用,因为太宝贵了。

中国历来是士农工商排序,士就是最低层次的贵族,而这时佩剑与否就成了他们区别于普通平民的最大标志,比如孔子是贵族后裔,佩剑始终不离身;哪怕后世韩信胯下之辱时也不曾弃剑,这都是对士身份的认同。

后来到了战国以后,因为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礼乐崩坏,因此士便不是贵族所特有的称谓了,有才之人皆可称为士,之所以能百家争鸣就与士的门槛不存有重大关系。

刘邦最后是用的什么手段取胜的?刘邦为何临死都不忘提(4)

秦简公6年(公元前409),宣布政令,所有官吏都可以带剑,更是促进了“佩剑”文化的兴盛。

此时,佩剑彻底成为文化风气,习武之人佩剑身份尊贵,而文人佩剑则显得高雅,因为佩剑人士的大量增加,斗剑切磋便时常发生,而战国四公子养的门士就是这群人,这是佩剑文化的第一个高峰,首次从公卿过度向下士。

《老子》中:“服文彩,带利剑”就是对这种佩剑文化风气的描写,老子认为这不太符合规律。

那些以此为业的人则被称为“剑士”,他们性情刚烈,重声誉,为知己者死,白虹贯日之荆轲,聂政,弹剑的冯谖都是这种人。

同时因为铁的出现,使剑的工艺有了新的突破,长度可达1.4米,这是青铜剑的三倍,秦统一后收天下兵器造金人,青铜剑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刘邦最后是用的什么手段取胜的?刘邦为何临死都不忘提(5)

从少到多,最终必然造福所有人

佩剑本是精英贵族的象征,可随着发展,慢慢成了整个士阶层的标志,这其实是很多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截止今日依旧如此。

除了佩剑文化,书籍历史同样也是如此,早些年由于传播印刷不易,知识也只能是少数精英所掌握,可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印刷术的成熟,渐渐造福所有大众。

又比如移动电话,曾经90年代的大哥大,那可是只有少数精英有钱人才能拥有,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普及,如今手机成了每个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物件。

再比如整容技术,最初是为了帮助那些在二战中产生的大量组织缺损和畸形病例,后来随着技术的成熟渐渐普及大众,除此之外汽车,飞机等各种高科技事物莫不是如此。

每种文化风气,科技的普及,必然是一个从少到多的过程,这其中既受硬件技术的限制,又受益于文化名人的引导,如刘邦三尺剑取天下,帝王的喜爱就造就了佩剑文化的二次兴盛。

汉朝开始,剑在战场作用就被刀所取代,只保留了“礼”的部分,比如河南出土的“尚万宝剑”就刻有“赐兵部尚书,先斩后奏”的字样,从此与文化的联系更加密切,舞剑成为了一种时尚,并在后世衍生了非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

刘邦称帝以后,允许文武百官带剑入朝,于是自天子至平民,佩剑文化再次鼎盛,并影响了后世的晋,唐宋,明清。

这就是一种循环,贵族佩剑,作为平民的刘邦向往,刘邦作为帝王佩剑,于是造就了整个汉朝的风气,也许作为刘邦而言,三尺剑而安天下,可能本就是强调自己有着士族的情怀,并非只是普通人而已,你认为呢?

END

我是阎行之,期待您的关注,文史之行与您同行。

,